六年找水:中国地调局交上满意答卷

浏览次数:600  发布日期:2005-05-19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赵腊平    在经济全球化步子加快、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局部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人与自然环境局部失衡的条件下,基础性地质工作重点变成了如何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承担了从源头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使命4月21日,“世界地球日”的前一天。在北京市西城区黄寺大街24号中国地质调查局三楼的会议室里,这个刚刚升格为副部级事业单位不久的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的“司令部”,首次独立地召集了一个新闻通报会,通报的主题是“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也许因为是首次光顾,众多媒体的记者找到这个“司令部”颇是费了番周折。结果在通报会开始之后,还有记者匆匆从外面赶来。但这并不影响该局副局长张洪涛介绍这个“司令部”6年来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的辉煌成果的兴致。“自1999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就把推进我国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调查研究工作作为重点之一。6年来,我们完成了全国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重点开展了首都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鄂尔多斯盆地、西北内陆盆地、西南岩溶石山地区、长江三角洲、淮河流域等地区的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和一批新的基础数据。在开展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的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与地下水相关的地质环境调查,包括地下水质、地下水污染、地面沉降与地裂缝、地面塌陷、海水入侵、岩溶石漠化、北方荒漠化等,这些工作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这位副局长最后强调:“这项基础性工作是史无前例的。”“真正的民心工程!”老百姓说在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村,村民朱香思正手握塑料水管,忙着浇灌房前屋后的菜地。看见记者,他感叹道:“多亏了红层找水工程!”一台电水泵、一根水管、一根电线、一个水龙头、一个电闸,就是这“五个一”,加上水井,四川缺水地区的农民就拥有了自己的“家庭自来水”。然而谁能想到,多少年来,“一场大雨到处淹,十天无雨遍地旱”的红层,让四川仪陇的老百姓吃尽了水荒之苦。仪陇县中有23个高山乡镇、156个高山村的26万人口,不得不“早上全家人洗脸后的水,晚上洗完脚后再喂猪。”专家解释,红层指以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沉积层,因呈红色而得名。由于地质成因 ,红层意味着缺水。在四川省东部,17个市、104个县近12万平方千米,普遍分布着白垩系和侏罗系的红色砂、泥岩,处于红层丘陵地带,虽然降雨丰富,但涵养能力较差,导致非降雨季节有近2000万人饮水困难,严重影响着农业生产。西部缺水问题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为此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突出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保证旱区群众基本生活用水”。从1999年开始,在实施“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中国地质调查局将西部缺水地区人畜饮用水勘查与开发示范例为重点工作。从2001年起,组织精兵强将深入红层丘陵地区进行攻关。去年5月28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与四川省省政府合作实施的红层找水工程率先在仪陇等36个县启动。经过反复勘查,水文地质专家找也了红层地下水的形成和富集规律,打破“四川红层丘陵严重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水量贫乏,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历史定论,提出通过小口径管井施工、提供日开采能力。0.2至20立方米地下水资源的办法;遥感解译图片、卫星定位……迄今,这个省部合作计划首批36个县示范工程已胜利完成,直接解决了20余万群众的饮用水困难。无独有偶。位于西北地区北部的鄂尔多斯盆地,是地质历史上著名的大型盆地,地跨陕、甘、宁、晋、内蒙古五省(区),面积36.5万平方千米,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区内目前已发现8大类40多种矿产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盐岩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组合配置条件好,开发前景广阔,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这一。但是,鄂尔多斯盆地降水稀少,蒸发强烈,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和工农业供水紧张,长期靠天吃饭,人畜饮水无法保证。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严重阻碍能源基地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介绍,该局于1999年成立之初,就将鄂尔多斯盆地下水调查评价纳入国家重大专项——“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核心任务之中,将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作为一级重大项目迅速启动。从2004年开始,陕西省人民政府积极出资,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以省部合作形式,推进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地下水勘查及区划研究工作。通过5年的协内攻关,这项工作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重大突破:勘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为98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资源量每年达51亿立方米。在勘查评价的同时,圈定出了80多处具有集中供水意义的远景地下水源地。同时,通过探采结合的形式,成井80多眼,累计出水量每日达30万立方米,直接解决区内部分厂矿、10多个城镇和20多个村庄近50万人的生活饮水难题。对此,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张洪涛用了一句很专业的话:“在地表水严重缺乏的鄂尔多斯盆地地区,地下水完全可以部分接应和替代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淡水资源,完全可以科学、合理地列入淡水资源宏观调控的规划之中”。言外之意,通过多年的勘查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的地下水,可以基本上保障这个能源基地的用水。六年之功:以数据为证4月21日,在中国地质调查局召开的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通报会上,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部主任殷跃平博士向新闻媒体详细通报了近6年来我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并回答了包括本报在内的记者的提问。殷跃平透露,近6年来的勘查结果表明,我国地下水资源天然补给量约为每年884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总量的1/3。地下淡水可开采资源量每年为3530亿立方米,目前我国地下水开采量每年超过1000亿立方米,地下淡水资源分布面积约810万立方米,地下微咸水分布面积54万平方千米,地下半咸水、咸水分布面积84万平方千米。为保障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前京、津、冀主要城市的供水安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有关方面在开展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评价的基础上,圈定了23处应急供水地下水源地,应急供水潜力每年为10亿立方米。围绕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基地的建设需要,系统开展了全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为我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水资源保障。在推进西南岩溶石漠化综合整治方面,已查明西南岩溶地区分布有地下河流3066条,岩溶地下水天然资源量每年620亿立方米,目前每年仅开发利用92亿立方米,占总量的15%,尚有500多亿立方米的岩溶水可供开发利用。石漠化现状面积10.5万平方千米,占调查区面积的14.2%;石漠化面积年均增长1650平方千米,年增长率为2%。为缓解西部严重缺水地区的人畜饮用水困难,在西部13个省(市、区)90余个县(市、旗)严重缺水的村庄、城镇,完成探采结合示范井340眼,红层浅井6万余眼,累计供水量每天超过70万立方米,直接解决了30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并为解决近1000万人饮用水难题作出了示范。殷跃平同时透露,调查表明,我国已有5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出现了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灾害,沉降面积扩展到9.4万平方千米,出现地下水降落漏斗180多个,总面积约19万平方千米。发生岩溶塌陷1400多起,海水入侵面积逐年扩大,北方土地荒漠化面积有所增加。地下水污染调查与监测显示,全国185个城市的253个主要地下水开采地段中,污染趋势加重的占25%,污染趋势减轻的占18%,保持基本稳定的占57%。淮河流域浅层地下水面污染有所加重,在地下水的检测中发现一定程度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基础支撑”找到了“结合点”当记者问及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的经费来源进,张洪涛介绍,这是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专项拨款。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是经中央批准从1999年正式开始启动的,主要内容是“一项计划、五项工程”。“一项计划”是基础调查计划,也就是国家填图计划。“五项工程”是土地资源监测调查工程、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工程、地质灾害预警工程、数字国土工程和资源调查与利用技术发展工程。为此,国家每年投入10亿元。张洪涛说,在经济全球化步子加快、全球气候变化显著、局部地质灾在频繁发生、人与自然环境局部失衡的条件下,基础性地质工作重点变成了如何应对自然界的挑战,承担了从源头推进可持续发展的特殊使命。世界多数后工业化国家已纷纷把地质工作重点转移到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防治上来。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对全球自然环境的保护也同样负有责任。我国鲜明地提出了“资源和环境并重”的方针,把地质工作服务于社会发展列为重大目标。为此,去年7月,中央正式明确将中国地质调查局升格为国土资源部领导下的副级事业单位,赋予中国地调局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全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工作和战略性矿产勘查工作职能,强化了对地质调查、科学研究和信息服务的基本功能,定位为国家基础地质资料等公益性产品的生产者和提供者,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支撑。在全国部署地下水资源与环境网格化式、多元化目标的系统调查研究,同时在人口密集区、地质灾害频发区和重要经济地区开展了地下水质调查、重大地质灾害监测防治等试点或示范工程。实践证明,通过试点或示范工程这个“结合点”,实现了基础地质工作向社会效益乃至向生产力的有效转化,也使中央领导一再要求的关于“使地质工作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指示精神得到了贯彻与落实。张洪涛最后坦言,选择在4·22“世界地球日”前夕正式公布一批国家基础性、公益性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成果 ,一方面是为了让各级政府和社会能尽快了解和利用这些成果 ;另一方面也是进行国土资源的基本知识、基本国情、自然环境保护、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普及宣传,希望能更好地得到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他表示,这次成果通报会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升格后的第一次,今后会更多、更及时地向社会推介地质大调查成果,更多、更及时地从社会各界反馈对地质工作的需求和意见。                                     (5-4264-K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