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神秘鱼龙(续)

浏览次数:263  发布日期:2005-07-0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遗迹/地质遗迹和化石
 承上启下正常鱼龙的非正常死亡,让陈孝红决定对关岭山区做地毯式的搜索与调研,也许,这才是找到关岭生物群死亡原因的正确思路。陈孝红在对鱼龙详细研究时发现,关岭鱼龙虽然数量众多,但看来看去始终是那三四个属种,与之相似的是,双壳、菊石都只有一种两种,海百合有两个属种,这是典型的个数很高,属种很少的特殊生物群,证明当时关岭的环境是比较封闭的特殊环境。然而,根据曾庆銮教授早先的研究,几亿年前的关岭海域属于浅海区域,如今陈孝红又推测它是一个封闭的海域,如果这两个结论都成立,那么,深海动物鱼龙又为什么会集中生活并死亡在关岭这个封闭的浅海区域呢?汪啸风研究百合化石时,看到蕴含化石的岩层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黑色。经过对黑色岩石进行碳氧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其中有机碳含量极高,这是缺氧的特殊环境条件造成的结果。而缺氧,也恰好能够解释海百合保存之谜——因为,缺氧的环境是保存娇嫩生物的最佳场所。到处都是黑色页岩地质小组在关岭到处都发现了黑色页岩。看来,几亿年前的关岭,似乎曾经面临整体缺氧的威胁。新的问题随之产生,关岭地区为什么会缺氧?是当时的地球大气出现了问题?野外考察似乎只能找到缺氧的证据,而就在此时,正做着室内研究的古植物专家孟繁松有了新发现。孟繁松从大量关岭化石中发现了木贼叶片化石,属于苏铁类植物。这类植物生在来热带地区,说明当时这个地方属于亚热带气候。这个结论对陈孝红来说,简直是一个绝妙的消息,因为,亚热带气候是一种能够促使各种生物大量繁殖的气候条件,而生物大量繁殖,将直接导致一个恶劣的结果——氧缺乏。当缺氧的证据和原因都已经找到,陈孝红大胆地作出一个结论:几亿年前的关岭,的确曾经因为各种生物的过度繁殖而导致缺氧,并且,缺氧的规模和范围十分庞大,竟然在经过了几亿年这后,仍然反映在遍及关岭的地层里。化学实验证明的确不是封闭环境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内,对关岭地层岩石所做的地球化学分析也已经告一段落。经过对多个岩石样本进行微量元素测定证实,关岭地层岩石中各种微量元素值相对稳定,说明当时的关岭海域处于相对平稳状态。如此看来,陈孝红先前关于封闭海域的推测似乎已经完美地解释了关岭生物群集体灭亡、并被完好保存的神奇现象。然而陈孝红仍然觉得心有不甘,他决定继续寻找与思考,那绝不是一个毫无破绽的结论。很快,研究海百合的汪啸风发现了一块形迹模糊的海百合化石,化石上并没有完整的海百合形象,甚至连一个花冠也看不见,只有一些不太清晰的根茎部分和一片微微凹陷的物质,整块化石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汪啸风却如获至宝。原来,这片微策凹陷的物质是一块树干化石,海百合根茎与树干的组合证实了汪啸风长久以来对海百合生存方式的猜想——海百合是附着在树干上,在海里漂浮生长的。破绽出现了。水体缺氧并不能完美地解释关岭生物群的整体灭亡!如果说不体缺氧能够使生活在海底和水体下部的生物丧失性命,那么,像海百合这样始终漂浮在海水表层的生物又怎么可能因为缺氧而致命呢?况且,还有类似鱼龙这样的游泳动物,它们全都能在海水中自由活动,要想办法获取足够的氧气对它们来说并不困难。看来,单纯的缺氧决不是最终答案,关岭生物群死亡之谜的背后,必定还有更为复杂的原因。发现海退证据陈孝红想起了上次来到关岭的时候曾经拉过的一个剖面。当时,他注意民到距离剖面200多米外的山壁上,有一处形状特殊的地层构造。如果没有经历过特殊事件,普通的地层与地层往往相互平行,而且这个地方的地层却出现了倾斜状,经过仔细观察与讨论,陈孝红和汪啸风都认为,这是比较典型的海退现象在地层上的反映。三叠纪晚期曾经现现全球性大海退。看来,当时的关岭,在全球性大海退的影响下,海岸线不断往下退去,这个埋藏的地层出现倾斜,留下永恒的证据。发现全球性大海退的证据,使地质小组不得不开始思考,原有的思路也许还是太局限,联系当时的整个地球大环境进行思索,也许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根据板块运动学说,从晚古生代到三叠纪,滇黔桂三省区和越南北部有南盘江海长期发育。关岭,正处于南盘江海的北部。经过几亿年的板块运动,进入晚三叠世时期,越北地块与扬子地块会聚,南盘江海闭合。陈孝红认为,关岭在这个时期成为局限海域。板块学说和全球性大海退理论形成了一个完美的搭配:板块运动使关岭海域被逐渐封闭,而全球性大海退又促使关岭海域的海水与大洋海水相互隔断,两相作用之下,这里终于成为一个局限盆地,直接昭示着关岭生物群最终的厄运。板块运动必然带来地质事件一系列联想与发现使小组成员越来越兴奋,他们甚至因此把探寻范围扩大到了一些以前从未想过的地方。因为,板块运动学说的介入,使他们顺理成章地又联想起,板块运动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地质事件。在毫不起眼的路边石壁上,也许就隐藏着古地质事件的痕迹,如果能有所发现,也许又能因此引发新的猜想:有没有可能,正是因为强烈地质事件带来的灾难性的毁坏,使关岭生物群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全体灭亡呢?在搜索中,陈孝红在路边无意发现一块巨石,在它身上细细的斑斑断纹正是几亿年前的地震留下的痕迹,弯曲的纹路,则记录了地震发生时特有的喷水现象。也许,强烈的地震仍然不足以灭亡所有的关岭生物群的全体灭亡,而类似地震这样的地质事件也会使缺氧变得极为严重,最终决定了整个生物群的灭亡。几亿年前那个发生在关岭的灭绝故事终于真相大白。(续完)      (摘自《探索·发现》)(5-6044-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