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浏览次数:564  发布日期:2005-07-27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中国国土资源报》评论员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强音。在今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强高,要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又强调,要全面做好能源资源工作,优先抓好节约能源资源。6月末,温家宝总理在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深入开展资源节约活动,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7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全文公开发表。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通过制定政策、健全机制、提供科技支持、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手段,动员全社会节约资源,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现代化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面临的大课题。从一些发达国家完成工业化的经验来看,有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消耗型社会模式,以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消费为特征,同时建立了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体系,如美国;另一种是节约型社会模式,高度节约资源、集约利用资源,同时也建立了发达的经济社会体系,如日本、以色列。我们的国情决定,我们应选择后者。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发展中大国。资源短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至少。无论近些年国内出现的“煤荒”、“电荒”和“水荒”,还是近期国际上的高油价风潮、铁矿石大幅涨价等,都说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极端重要性和迫切性。因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解决发展所需的资源问题,基点只能立足于自身。资源只有节约和循环使用,才能得以永续利用;只有通过全社会节约资源,才可增加资源供给、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从而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保障中国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举措。历史经济表明,节约型社会不会自然建成,需要政府强力推动。政府利用政策、法律、规划、标准等,发挥调控作用,引导企业、社会节约资源,是大有可为的。科学的规划是对长远利益的谋划,政府通过规划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在各类专项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突出节水、节能、节地、节材,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先进的技术标准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引导作用,通过先进的技术标准,将可限制淘汰高能耗、高物耗的设备和产品,提高资源节约水平。节约型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以最小的消耗获得最大的效益。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关键是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科技进步是解决资源节约的动力和创新。科技进步是解决资源节约的动力与希望所在。例如,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后,日本着手建设节约型社会,制定实施综合开发新能源技术计划——“日光计划”,目前日本在节能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仅以垃圾发电为例,其技术已作到能将40%以上的垃圾再利用,垃圾发电的成本基本接近火力发电。这大大地促进了能源的节约,还减轻了对环境的压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必须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和政策体系,形成有效的机制。一些地方之所以争上高能耗、高物耗的重工业项目,原因在于工业产值大,在不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指导下,一些官员产生了GDP盲目崇拜情结。因此,必须改变干部考核机制、奖惩机制,才能扭转一些地区、行业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换取GDP增长的错误做法,形成有益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机制。同进,要强化监督管理,加大资源保护和节约的执法力度,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13亿中国人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广泛基础。必须在全社会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资源节约活动,积极创建节约型城市、节约型政府、节约型企业、节约型社区,使我国真正成为一个节约型社会。                                 (5-7091-GTZ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