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铁路线上的地质学家们

浏览次数:557  发布日期:2005-09-22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刘承国在千里青藏铁路线上,这支以20余名博士为骨干的队伍,提前鉴别出114条活动断层,详细调查了铁路两侧364个冰丘、24条构造裂缝带、14个滑坡体、7个泥石流地段和10余处牦牛等大型动物通道,为铁路安全建设提供了翔实的地质科学依据2005年8月24日,全长1142公里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在其最高点也是世界铁路最高点的唐古拉山口接轨,铁路蜿蜒宛若天成,消息传遍世界。人们知道,青藏铁路建设攻克了很多世界性的技术难题,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里,我国的地质学家们也写下了凝重的一笔。青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面临冻土、地震、活动断裂与多种类型地质灾害的威胁。因此,铁路建设这初,有关决策机构就把系统开展铁路沿线活动断裂勘测及地质灾害调查,为铁路设计施工和病害诊治提供地质资料,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查清青藏铁路沿线不同规模活动断层与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工程影响,查明主要隧道的地应力状态,分阶段、及时提交相应的地质勘查报告,供铁路设计部门参考使用。任务落到了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肩上。地质力学研究所是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创立的国家级综合性科研机构,曾经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但在高寒缺氧的青藏高原,自2002年1月开始,要在短短数月内完成千余公里铁路沿线活动断层与地质灾害的大比例尺(1:2000)填图任务,难度很大。重任在肩,他们选拔了以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吴珍汉为首的由20余名博士、博士后和研究员为骨干的勘测队伍,于2002年1月21日,奔赴风雪交加的青藏高原。此前,吴珍汉率领的博士团队,在平均海拔近60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高质量完成了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任务。此次青藏铁路沿线1:2000活动断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任务更为艰巨。比例尺1:2000的地质勘查,了就是说,在完成的青藏铁路沿线地质图上标的一厘米,相当于实地的20米,要求误差在图上不能超过1毫米,反映到地面不能超过2米。否则,就真应了那句老话: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毫厘”,对于一般的工程来说,也许算不得什么。但是对于青藏高原复杂的工程地质条件和脆弱的地质环境来说,勘查误差如果超过实地2米,就有可能使青藏铁路的路基、桥墩、涵洞、隧道落到活动断层、构造裂缝或冰丘上,为以后的安全运营留下灾害隐患。在已建成通车数十年的青藏公路,人们就不时见到被冰丘拱起来的地面及断层活动。不均匀冻胀联合作用造成的路面起伏,影响行车速度和公路交通安全。青藏高原的寒冬,昼夜气温最低降到零下30-35摄氏度。尤其是北部地区,经常是寒风凛冽,大雪纷飞,寒风还夹杂着沙粒,氧气量也只有内地的一半左右。此时此地,就是维持生存也很困难,开展野外地质工作就更困难了。它不仅要求队员们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还需要有丰富的高原野外工作经验。这一切,进藏之前,党委书记、所长杨万来与所领导班子就精细考虑到了,并且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以念青唐古拉山经过野外填图考验的地质博士们为主体,他们过得硬!尽管具有实施当雄幅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可可西里无人区地质考察的成功经验,但在青藏高原寒冬季节开展大规模野外地质施工,国内外都没有先例。吴珍汉详尽分析了工作任务、通行条件和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制定了周密的调查计划、勘探部署和安全保障措施。队员们分成8个野外作业小组,分别展开浅层地震勘探、氡气测量、活动断层勘测与地质灾害调查等十余项勘测工作。他们克服严酷的气候条件和强烈的高原反应,抢时间,赶进度;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赴野外工作现场,天黑才回驻地,工作在12小时以上。队员们差不多是连轴转,白天开展野外勘测、夜晚整理资料。由于过分操劳和极度寒冷,吴珍汉博士不幸感冒,硬撑了两天后发展为支气管炎,被队友送回格尔木救治。他在医院连续打了3天点滴,身体还未完全恢复,又急匆匆奔去了野外工作现场。叶培盛博士与刘琦胜研究员车陷沱沱河,经后勤主管房子玉奋力救援,于凌晨2点在气温零下32摄氏度的深夜连人带车救出,他们在获救后的第二天就投入了野外工作。这样的故事,在项目组里发生的太多了。在青藏高原上,无论是年近古稀的老专家,还是刚刚走出校门的年轻学者,都在舍生忘死地为青藏铁路的地质安全而奋斗着……一份份勘测报告和图件资料按时报送到了青藏铁路的设计部门,设计部门及时组织权威机构和同行专家进行评审验收,并将一批批验收合格的勘测资料及时提供给有关单位,作为优化设计方案和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2002年9月14日,《青藏铁路望昆一拉萨段活动断裂勘测成果报告》评审会在京召开,由6位“两院”院士和5位来自不同部委的同行专家组成的权威评审验收委员会,经过严格审查,给这份勘测报告打出了“优秀”的成绩。相关的成果资料也顺利通过了青藏铁路设计部门的验收。在这份优秀的成绩单里,列出了地质尖兵历经寒冬考验、冒着生命危险鉴别出的114条不同规模的全新世活动断层,并对断层的地质特征、活动时代、运动速度及工程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系统编制了青藏铁路望昆一拉萨段沿线1:2000活动断层分布图,详细调查了铁路两侧各500米范围内活动断层、地震破裂、冰丘、冻胀丘、地裂缝以及滑坡和泥石流的分布。测量了364个冰丘和冻胀丘、24条构造裂缝带和14个滑坡体、7个泥石流多发地段,对断层活动相关地质灾害的工程影响进行了客观评价。发现17个分布于铁路线上、威胁铁路工程安全的冰丘,论述了活动断裂诱发移动冰丘的工程危害。青藏铁路线在一天一天向前延伸,7月27日,记者在那曲还见到了奔驰在青藏铁路线上的运送筑路物资列车。再有不到一年的光景,青藏铁路就可以全线通车了,那时乘坐列车的中外乘客,或许在欣喜之际,能知道一星半点青藏铁路沿线特殊的地质构造知识,但是,他们会知道为了这条铁路胜利建成,而作出过特殊贡献的地质尖兵吗?为青藏铁路建设战天斗地、挑战极限的地质学家们,大地记着你们,青藏铁路记着你们!相关链接青藏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65公里。其中,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长814公里,1984年建成运营。2001年6月29日开工修建的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自青海省格尔木市起,沿青藏公路南行,经纳赤台、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进入拉萨市,全和长1142公里(新建1110公里,格尔木至南山口既有线路改造32公里)。建设工期原定6年,现提前一年于今年底全线铺通。设计年输送能力为客车8对,货流密度500万吨。(5-9061-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