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导报》国庆献词:迎接地质工作新的春天

浏览次数:566  发布日期:2005-10-21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时政
金秋十月,全国各族人民迎来了共和国56周年华诞。我们向工作在深山、高原、海洋以及各个领域的百万地质大军致以崇高的敬礼!今年,是我国地质工作管理体制改革的第6个年头,更是地质工作全面振兴的年头。回望新中国地质工作者56年来所走过的路,我们倍感自豪。因为,每当共和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提出需求时,我们的地质队员都会义无返顾地跋山涉水,为祖国寻找出丰富的矿藏。今天,进入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又一次面对矿产资源瓶颈困扰,石油、煤炭等能源资源以及许多重要矿产资源的供应呈现紧张趋势,而与煤荒、油荒、电荒等相伴而来的,是各界发出加大地质勘查投入的强烈呼声。正是在上述背景下,中央政府提出了加强地质工作的新要求,并且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化解资源紧缺矛盾。如:启动了十三大煤炭基地建设,建立煤炭地质勘探周转资金,给予对外资源类合作项目资金扶持,在东北率先探索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支持地勘单位两权作价上市融资,出台鼓励企业搞勘探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等。各省(市、区)也空前关注和重视地质工作。仅今年以来,就有新疆补偿费勘查项目首次成批面向全国招标,内蒙古自治区计划融资20亿勘查资金,青海优惠政策吸引民资勘查开发矿产的大手笔和山西等省相继出台矿业权价款分配新政。同时,许多省份纷纷将地质工作纳入省及“十一五”规划,并在国土资源部指导下开始了省级地质勘查规划的编制工作。社会资本对进入矿产资源勘查领域同样表现出了极大热情。据权威部门统计,在全国每年地勘资金投入中,非国有经济已经占到了57.3%,撑起了半壁江山。这一切变化对属地化的地勘单位来说,既是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更是严峻的现实考验。因为,今天许许多多的勘查项目,不再以计划分配的形式由国家直接下达,而要我们主动出击,到市场上去寻找和争取。事实上,经历了6年属地化风雨考验的中国地勘业,正以自主发展的态势,大步走在市场经济大路上。新疆地勘局为完成“十五”计划制定的“力争发现7~10处矿产地、提交5~7处可供开发的矿产地和提出10处有重要找矿前景的新矿集区”这一目标,开辟了重点勘查项目的“绿色通道”;云南地勘局在“三江”地区发现大型铜矿,远景储量已达300万吨以上,这个局还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使锡都个旧延长了10年寿命,会泽铅锌矿又增加了两个大型矿;山西地勘局发现的金红石矿和江西地勘局发现的铅锌银矿,都达到特大型规模。北京地勘局的地温新技术享誉国内,对开发新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作出了贡献;刚刚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集团签署合作勘探开发油页岩合同的吉林地勘局,将在化解能源之困中扮演重要角色;在许多省区,地勘单位在水工环地质、灾害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等领域大显身手,社会地位和知名度显著提高;许多地质队通过矿业权流转或者勘查开发一体化经营,增强了经济实力,职工过上了富裕小康的日子;而全国地勘经济的“领头羊”浙江地勘局,以总值14%的年增幅,连续第六年站在中国地勘业经济发展潮头。战略性地质工作同样呈现出一派生机:今年大地调经费到位早,而且上半年完成项目经费比上年增两成,在矿产、海洋、农业、环境地调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绩。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部严重缺水地区进行的找水示范工程,使106个县(市)的300万人用了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该项目依据近百万组最新水文基础数据编制的区域规划,将使西部11个省区1400万缺水人口的基本生活饮用水问题通过开发地下水获得解决;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最后5幅填图的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中比例尺区调空白已被填补;投入3亿多元完成的青藏高原区域地质调查,在系统查明该区地质特征、资源背景及地质环境的同时,获得了一大批原创性成果。地球科学研究成果也令人鼓舞。今年,中国地质科学家在南极风雪中度过了一个科学考察的春节,我国5000米大陆科学深钻揭开了许多地球奥秘,红色觇标插上了世界屋脊——珠峰,“业治铮”号,科考船开始了首航——地质科学工作者追寻着人类上天、入地、下海的梦想。中国地制裁工作,正在为实现国家工业现代化提供着强劲物质支撑。中国地质事业,即将迎来新的春天。                             (5-1001-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