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途径

浏览次数:577  发布日期:2005-11-02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时政
 ——就《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访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主编的《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以下简称“知识读本”)近日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迄今为止我国第一本全面介绍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的领导干部知识读本。该书分析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内涵、发展规律、阐述了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和国内外经验。日前,记者就该书出版背景及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等情况采访了解振华局长。徐 琦记者:有人说,循环经济是2005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它已经跻身于中国主流的经济概念,并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作为国内最早的循环经济倡导者,您如何看待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意义?解振华:在我国,循环经济从一种理论转化为国家战略和政策历时仅有几年时间。江泽民同志2002年10月16日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国大会讲话中指出:“只有走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以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努力建设环境保护松花江城市、生态示范区、生态省。”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正式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坚持科学发展观,提高党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强调:“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弃物利用和社会消费等环节,加快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推行如此之迅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四个目标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但是,中国经济面临着城市化加快、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并由重化工产业主导、就业压力巨大、资源供给短缺、环境污染总量增大等一系列挑战,资源和环境两大“瓶颈”凸显出来。到2020年,只有实现以GDP衡量的单位经济产出污染排放总量降低到2000年水平的1/4以下,生态环境的产出效率提高到2000年水平的4倍以上,才能保证生态环境有所好转。循环经济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主要是通过对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甚至是灵魂,循环经济做好了,新型工业化就入门了。因为新型工业化不仅需要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结构,同时,我们必须用循环经济模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因为高新技术产业也有资源消耗和污染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循环经济是新型工业化的高级形式。这也表明了循环经济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记者: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进展如何?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表现出哪些特点?解振华:1992年以来,国家环保总局一直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1993年第二次全国工业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提出,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转变,开始推行清洁生产。从1994年开始按照经济健康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区试点。1996年,张家港市初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成为国家第一个环境保护模范城市。1999年,海南省按照构建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人居的规划建设生态省。从2000年开始,我们在借鉴德国、日本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大、生产领域环境污染突出的特点,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提升老典型,推广新试点,开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探索。经过努力,初步形成了三个大层次的实践模式:在企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全国化工、轻工、电力、煤炭、机械、建材等行业已有4000家企业通过了清洁生产审核,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有一些企业被命名为环境友好企业。在工业集中地区,把上游的废料作为下游的原料,并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建设生态工业园,全国试点已达14个。在区域层次,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生产和消费、理念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不同范围、不同区域构建循环经济体系,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全国已有10个省按照循环经济理念制定了生态省建设规划并已经实施。有47个城市(城区)获得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城区)称号,166个地区成为国家生态示范区,79个乡镇成为环境优美乡镇。一些社区学校从推广可持续消费和生态文明入手,开展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创建活动,成为区域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细胞工程。这些典型示范,从不同层次、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上实践了循环经济,初步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实践证明,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环保工作由环保部门抓环保向全社会推环保的转变,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政协监督、各部门分工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由被动环保向主动环保转变,把环境保护作为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与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相比,我国的循环经济涵盖范围有所增加。发达国家的循环经济主要集中在静脉产业,而我国的循环经济不仅包括静脉产业,而且包括动脉产业。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投资率高,原材料工业增长速度快,特别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资源浪费大,单位产值的污染物排放量高。必须从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出发,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相应地削减废物的产生量。因此,我国的循环经济是产业生态化与污染治理产业化、动脉产业与静脉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机统一。记者:我国在循环经济的发展中还存在哪些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有哪些应对措施?解振华: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国内的系统实践时间较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探索。在观念认识、制度环境、法律与政策、管理体制、技术支撑和外部推动力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和不足。在观念认识方面;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其根本原因是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力,片面政绩观作怪。另外,一些同志对循环经济内涵的理解存在偏差,要么将循环经济简单化为废弃物综合利用,或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要么将循环经济等同于可持续发展概念,外延无限扩大,任务不明确,实践无抓手。许多消费文化、价值观也带有很强的物质享乐主义和不可持续消费的特征。在制度方面,现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价格体系、税收体系、财政金融规制等基本经济制度和部分宏观产业政策仍服务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制度和政策,成为阻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法律与政策方面,相关的法律和政策严重缺位,管理体制尚没有明确建立,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和内在利益机制没有普遍形成。另外,我国尚处于较低发展阶段,循环经济依赖的先进生产技术和关键链接技术还不能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需要。今后,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快立法,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实施,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对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的企业在经济政策上给予优惠和鼓励,建立环境标志、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积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扩大绿色产品的消费市场需求,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二是深化循环经济试点,加强对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循环经范区创建的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试点和示范单位能够通过持续改进,降低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三是加强环境执法,严格环境准入,促进企业、产品采用环境友好技术,对排污单位实行排污许可制度,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四是建立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逐步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支持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大力发展静脉产业,加强示范园区环境管理,制定再生资源产业环保控制标准和技术规范,推进和规范各类社会废弃物和工业废物的循环利用。五是加强宣传,广泛传播循环经济理念,宣传循环经济的成功实践,形成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记者:国家环保总局基于什么考虑组织编写《知识读本》?解振华:我局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我们感觉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需要加深理解。编写这样一本书就是希望进一步系统推动循环经济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可以帮助广大干部更好了解循环经济,大力推广循环经济。这本书的作者基本囊括了国内循环经济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包括中国社科院、中国科学院、全国人大环资委、环保总局环境规划院、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20多位国内循环经济研究领域的院士和知名专家,历时半年时间完成初稿编写工作,先后修改8次,再邀请包括9位院士在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对该书进行了两次审阅后方才定稿。我们力求以通俗的语言从理论上分析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过程、科学内涵、发展规律,扼要阐述循环经济的实践模式和国内外经验,以期使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循环经济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5-9291-HJ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