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北方城市加快雨水资源化进程

浏览次数:567  发布日期:2005-11-24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建立雨水收集贮存系统,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取代釉面砖目前我国北方城市一方面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宝贵的雨水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城市化进程中新增的大片不透水地面大大曾加了城市的排涝压力,各个城市不得不耗费巨资扩建管网,把大量雨水排走。针对这种状况,水利专家指出,近年来国内外的实践证明,雨水在城市中完全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即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把雨水蓄集起来或就地入渗,这对缓解城市供水危机、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专家建议,应首先在我国北方城市及时转入较大范围的雨水利用推广实施阶段。河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郭永晨专家认为,必须转变不少北方城市只重视增加排涝能力,想不到把钱投在增加雨水蓄积利用设施上面这一观念误区,就利用雨水这一“第二水源”排出时间表。从工程技术的角度看,现阶段城市雨水利用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城区雨水收集及地下贮存系线,加大雨水的贮留量;二是推广应用透水性铺装材料,加大雨水就地入渗量。推广雨水渗透设施,目的是在降雨区就地截留雨水并渗透入地。在城区内,可将有些不透水地面改换成透水地面,例如,在人行道上铺设透水砖,步道以下设置填砂石、砾料的渗沟、渗井等,可增加入渗量,同时可减低暴雨径流的流速,延长过流时间。如果将硬化区域与绿化区域设计为无阻碍衔接,并将绿化区改造得低于路面,可以加大居民区、道路上的雨水渗入。水利专家建议,国家应着手建章立制,倡导、鼓励城镇机关和企业单位在办公建筑及附属用地范围内建设集水设施,鼓励单位和居民在屋顶及庭院中建设雨水利用设施和渗水井;出台法规,强制性要求工程建设计单位、开发商今后如新建项目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雨水利用设施,初期可考虑实行一些奖励补助政策,并借鉴国外经验,对达不到要求的收取排放费;增加建设领域透水性材料的研制投入,加大强制推广使用的力度,建设部应制订出台技术规范,杜绝城市新建项目使用釉面砖等透水性差的材料。             (陈玉)(5-11015-HJ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