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河灰岩中发现冰臼群

浏览次数:624  发布日期:2005-12-19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河南省鹤壁市在淇河床中发现的大片岩石洞穴日前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确认为冰臼,这是距今200万年至300万年前的第四纪早期冰川作用形成的冰川遗迹。专家称,这是中国首次在灰岩中发现的冰臼群。据介绍,11月18日,工作人员在淇河白龙庙段河床中发现大片多种形状的岩石洞穴,有圆形、近圆形、椭圆形、花瓣形,大小不一,深浅不异,有的臼中连臼,造型奇特。经工作人员勘查,这些冰臼直径在1米以上的有41处,1米以下的有千余处,深度从半米到5米不等,分布面积达6400余平方米。中国冰臼研究权威专家、地科院地质研究所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教授韩同林认为,目前发现的冰臼群,因形成过程特殊,大多发育在不耐侵蚀的灰岩基岩岩石之中,在中国是首次发现。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研究这一地区古环境、古气候变迁和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材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学术价值。         (程红根)链 接 冰臼是指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质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而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所形成的石坑,因其形态很像古代春米的石臼而得名“冰臼”。                                 (5-12064-GTZY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