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村”的拯救与希望浏览次数:507 发布日期:2006-01-11 分类:专业领域/农业地质稀释了1万倍的河水,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到24小时。广东翁源县上坝村,是这条毒河流过的村庄,1987年以来已有250余人因癌症丧生。在广东韶关翁源县的上坝村,有3000多名村民。而从1987年至今,该村已有250余人因癌症丧生。上坝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广东省科学界的关注,目前已有包括华农大、广东土壤研究所在内的两个科研团体在此立项,致力于土壤修复和矿山水土保持功能。其中的一个项目,已经成为广东省科技厅的重大专项,并获得了政府40万元的科技支持。是什么引起了政府和学界的如此关注?上坝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是怎样的图景?记者日前到访上坝,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横石水稀释1万倍后,水生物在里面存活不到24小时横石水本是从韶关大宝山流出的山泉水,它冲出了凉桥、上坝等村落肥沃的土壤。20多年前,横石河清澈见底的水流淌过石子一路欢唱;20多年后,横石水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河”。11月26日,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条河水,河滩上的石子已被染成深棕色,就像劣质茶泡出的厚厚茶垢,河岸上深淀出一条黑色金属带,这景色没有任何生物作陪村。村里人说,这河里的鱼虾1980年后就绝迹了。横石究竟有多毒?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林初夏带着他的学生,取了一些水样,稀释了1万倍,结果发现,水生物还是不能在里面存活到24小时。就是这样毒的一条河,上坝村村民在它边上住了30余年。至今已有250人死于癌症,最年轻的才26岁“村民对饮水的异常重视,是在最近的几年,这些年上坝因为癌症死亡的人实在太多了。”上坝村村委会主任何寿明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皱巴巴的软皮本,上面一排排记录着近年死亡人员名单,旁注上有出生日期,死亡年龄和死因。据何寿明介绍,从1987年至今,上坝村因为癌症死亡的人数已经达到250人,他们中最年轻的不过26岁,最年老的60多岁。中壮年的逝者们,给上坝人留下的是对癌症的更深入恐慌。据上坝村干部介绍,一般村民检查出癌症,都已是晚期了。因为去正规医院检查需要很多费用,村民拿不出来,所以一般者是实在熬不住了才去。“治疗癌症的费用,还是得村民自己出。而这一笔笔钱对于村民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村民生存在一个重金属污染到处存在的环境中在澳大利亚有13年土壤治理经验恢复生态学专家林初夏和他的团队在大宝山做了3年调查试验,对于上坝村的生态环境评估,他给出了这样的数据:大宝山外排酸性矿水对粮食和果蔬匀已造成了严重污染。其中,以镉污染最为突出,甘蔗、香蕉、莴苣、苦瓜、茄子、辣椒、通菜、红薯叶和稻谷中镉含量分别是标准值的149、187、7.7-29、6.6-10.5、15-24、7、15-59、33和2-5.7倍。受酸性矿水影响,横石河所含铅、锰、铁、铜、锡、镉分别是不受矿水影响支流水的11倍、12倍、224倍、6.6倍、3.7倍和10倍。饮用被矿水污染的井水,和进食量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的大米、蔬菜,是上坝村民癌症高发的两个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近几年上坝很多村民不种稻谷,改种甘蔗,卖出去,再买回粮食。也有种稻谷的村民自己不吃,而是拿到街上去卖,但都不敢说是上坝的,不然没人要。污染下游村落的矿水,是矿山剥采造成的水土流失被上坝人称为“毒水”的矿水,是从何处来的呢?记者乘车沿京珠高速路走,看到一个个村庄——上坝、阳河、塘心、凉桥,然后是大宝山。大宝山的海拔超过1000米,因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这座山已经被削去了一半。沿路红铜色的铁锈水、顺山流下。在山上,近百辆大卡车来回在采点和洗矿点之间不停搬运矿石。同一批矿石,有两个洗矿点,一个在半山腰,一个在山脚。这两个洗矿点,被林初夏教授评定为“基本零排放”的优质工程。而大宝山矿安全环保处环保科科长李中平提到它,言语中也颇为得意;洗矿水是循环使用的。在半山腰,还有一个巨大的尾矿坝,专供沉淀洗矿水中的杂质。沿小岔路走,记者发现了好几个私采矿点,规模都不大,矿主们在土坡上搭了好多临时工棚。私采矿的洗矿水,几乎没有经过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溪流中。“私采的问题,确实比较严重。但主要的污染还是大宝山国营矿,他们是剥采,整个山头都剥开。私采一般是挖洞钻进去采,和国营矿山造成的污染相比,算是小打小闹。”饱受污染之苦的何来富如是说。而这也正是林初夏等专家的看法。林初夏指出,如果光看洗矿,大宝山矿和采点相比,确实比较规范,但矿山剥采造成的水土流失非常严重,这是主要的污染源。“你看那些从山上流下来的水,其实比洗矿水毒上好多倍!”林初夏告诉记者,一些还原性很强的矿石,如硫铁矿,被岩石覆盖是稳定的,但在剥采中,和空气一接触,就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硫酸。“露天开采,就是天然的硫酸生产工厂!”据林初夏统计,一吨矿土最多可以形成100~200千克浓硫酸,加上大量重金属,如镉、铅的溶解,从大宝山上流下来的“山水”是“既酸又毒”。村民盼望多年的水库,明年就能派上用场了去年,在翁源中学做校长的广东省人大代表沈演泉提了一个议案,要帮上坝解决饮水问题。议案得到了批复,但资金迟迟难以到位。几经周折后,省里拔了429万元,韶关市拔了500万元,大宝山矿出了500万元,有了钱,工程进展很快。11月26日下午,记者看到了这个让上坝村民盼望多年的水库,它的基本框架已经挖成。据负责施工的翁源县水利局刘局长介绍,这座水库可以储存从山上流下来的山泉水,再用修好的三面混凝土结构的明渠接到上坝。那时,村民就能喝上干净的水了。科研部门致力于生态修复据了解,目前已有华农大、广东土壤研究所两个团队在上坝扎根。以华农大教授林初夏为首的团队,致力于大宝山整体生态修复,包括矿山植被水土保持、尝试种植能源作物等。而以广东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陈能场为代表的团队,则致力于建立以轮作为核心的生产和修复并举的植物修复综合技术。两个团队,在上坝都培养了一个实验基地。获得环境生物学博士学位的陈能场目前在大宝山有一片试验田,在水稻等作物生产期间,他们通过水分管理和使用石灰、硅肥等土壤添加剂的方法,抑制水稻对镉等重金属的吸收。种植季节过后,则种植对重金属有高吸收特性的香根草、芥菜、油菜等作物来去除土壤中的重金属。陈能场认为,这种修复综合技术是建立在国情基础上,不耽误种植,同时也可修复土壤。另一种治理思路,则来自于华南农大林初夏教授的团队,这是一个更注重技术和整体生态解决的方案。从大宝山污染源治理、横石河的生态系统恢复、上坝等村落土壤修复三个大的方向,对大宝山和周边地区进行全面治理。在上坝,记者看到了林初夏种下的10来亩实验田,试验的作物有3种:甘蔗、象草和相思树,每一种都长得很繁茂。三种都是林初夏认定的能源作物,林认为,从大方向看,把开发生物质能和治理污染结合在一起,应该是个非常合理的途径。林初夏指出,上坝的污染深,挖到1米以下,土壤仍然有毒,所以这样的治理,不是10年、20年就能见成效,很可能需要非常漫长的一段时间。先污染,后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这种模式并不鲜见。但对于大宝山下的几个癌症村,却成了难解之痛。据何来富介绍,他从1998年开始做书记已经上访了无数次。多次上访换来了大宝山矿给上坝村每年3.3万元的经济补偿。大宝山矿环保科科长李中平介绍,自从实施排污染收费后,大宝山矿每年上交给翁源县环保局几十万元的排污费。今年,根据实测流量,这个金额被定为30万元。翁源县环保局局长涂韶安曾表示,大宝山矿是横石河的主要污染源。关于大宝山每年上交的排污费的流向,涂指出,作为县环保局,根本没有权力处置。这笔钱有15%上交,还有85%用于公共性的排污治理项目,需要项目立项,专家论证可行后,报省环保局批准,专门用于流域或公共环境的污染治理。按照法律规定,排了污就要交费,那是不是交了费就可以热电厂污?省人大代表、翁源中学校长沈演泉认为,这样的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他指出,对于大宝山这样对周边生态引起巨大破坏的排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至于大宝山的污染,不仅仅是上坝等村,还是一个流域污染的问题。日前,在广东一个绿色经济高层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指出,在当今社会,资源消耗的价格治理机制对企业不能完全起到约束作用,但如果要找一个完全彻底的解决方案是不可能的,排污费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污染排放了,政府收一笔钱,如果用在公共排污治理上,则也比较合理。(5-12206-KY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