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三峡工程156米安全蓄水

浏览次数:553  发布日期:2006-06-16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李烈荣谈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进展情况范宏喜2006年汛期后,三峡工程要实现156米蓄水目标,这是国务院对三峡工程建设作出的重大决策。近日,记者是就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工程的进展和预期效果,采访了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烈荣。李烈荣说,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工作从2003年7月编制规划至今,已历时两年半时间。经历了规划编制,项目评估和再论证三个阶段,现在开始进入了施工期。在此期间,温家宝总理曾作过7次重要指示,曾培炎副总理做过28次批示,国务院办公厅组织过5次以上的工作协调。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精神,积级发挥协调、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先后召开4次领导小组会议、7次联络员会议和5次协调会议,研究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作为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的牵头单位,国土资源部领导高度重视三峡库区三期地灾防治工作。2005年贠小苏副部长两次深入三峡库区,调研二期地灾防治工程成效和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三期地灾治理项目前期工作安排和土地集约利用情况。今年4月初,4处地质治理工程,并与重庆市、湖北省及有关区、县负责同志座谈,向项目业主、勘查设计和施工单位了解情况,以确保156米蓄水目标实现。谈到三期地灾防治工作的总体进展,李烈荣介绍说,2003年12月,根据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关于“尽快制定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意见,由国土资源和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牵头组织,编制了《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规划》。按照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十四次全会精神和国家发改委协调意见,对《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治理规划》中确定的崩滑体、塌岸和高切坡等4000多个项目,由湖北省和重庆市分别组织专家初步审查,经国家级专家组审核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评估后,扫国务院审批。为确保三峡库区地灾不影响三峡工程如期蓄水至156米,使受三期蓄水后稳定性恶化的崩塌、滑坡和塌岸威胁的移民安全及时得到保护,避免蓄水后水下工程难以施工或增长投资,三峡库区地灾防治工作指挥部提出了一批受三期蓄水影响的崩塌滑坡治理项目、塌岸防护项目和搬迁避让项目等纳入应急治理项目,在经过专家充分论证后决定先期实施。今年二三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三期地灾应急治理项目302个,其中重庆市237个,湖北省65个。同时,国家发改委还下达了重庆市三期地灾防治工程的15个后续项目投资计划。此后,财政部按照项目概算的60%比例,向重庆市和湖北省拨付了应急治理项目资金。目前,重庆市、湖北省已开工治理项目149个。其余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图的设计等工作,已经批复资金计划的工程治理项目将陆续开工。要确保汛后实现三峡工程156米蓄水目标,还有哪些艰巨的工作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李烈荣说,当前首先要抓紧论证批复部分项目的治理方案,尽快完成项目设计变更和经费调整。要尽快组织审核搬迁避让项目和解决搬迁群众的补偿标准问题,抓紧启动三期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建设。一要解决突出问题,促进项目全面开工建设。部分项目由于涉及征地和施工方案调整须经重新评估等因素,开标时间较晚。对于这些项目,要以最快的速度做好征地拆迁以及其他配套工作,确保按计划5月底前开工。二要突出重点,力保受洪水和蓄水影响工程。重点保证汛期丰水位线下和156米水位线下工程按时完工,要综合分析洪水影响程度、水下工程量、人员设备情况等,确保按计划按时间完工。三要加强指导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实施。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挥部以及重庆市、湖北省有关部门要加强项目的监督检查,及时了解项目实施情况,帮助解决问题和困难。要检查施工单位人员、设备、材料的到位情况和监理工作情况,督办项目的质量、进度和安全等。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工程项目实施后将产生巨大的综合效益,其体都有哪些方面?李烈荣说,一是地质灾害应急项目完成后将确保三峡工程156米安全蓄水,保证国务院重大决策的实现。二是使三峡库区133个涉水移民城镇和众多农村移民集中的居民点的地质安全程度得到提高。保护近百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和重要复建设施,三是减轻社会民众尤其是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的心理负担,减轻或消除移民安置工作中因地持灾害而产生的一些不良社会影响,有利于促进库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可以保护和改善地质环境,保护三峡库区青山绿水的良好环境。总之,三峡库区三湖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的实施,将获得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李烈荣最后说,现在距三峡工程156米蓄水只有短短的5个月时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严峻形势,积极采取特殊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制约开工的多种因素,倒计时安排治理工期,按时完成三峡库区三期地灾应急防治项目,确保三峡库区工程156米安全蓄水目标的顺利实现。              (6-05231-DKDB)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