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喀斯特”魅力无限浏览次数:482 发布日期:2006-07-26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完整地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为世界罕见“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项目申报专家组组长、贵州师范大学教授熊康宁近日表示,“中国南方喀斯特”为研究现代区域水文网及长江三峡的形成等都提供了宝贵的地貌证据,可称为展示大陆喀斯特发育地质地貌作用的“教科书”。受青藏高原隆起等影响,演化至今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完整地形成了一个热带、亚热带喀斯特上升发育区的结构系统和演化序列,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由云南石林、贵州荔波、重庆武隆共同组成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的初审,并将作为我国2007年惟一的世界自然遗产申报项目参加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熊康宁说,“中国南方喀斯特”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水平距离约为800千米,地形高差近2000米,跨越从云贵高原到长江峡谷的多种地貌部位。在这一区域内,连续分布的石灰岩、白云岩在地质构造抬升和地表地下水溶蚀的共同作用下,发育了极为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同时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形成了与喀斯特地貌相适应的植被类型和生态系统。提名地综合展示了这个喀斯特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植被、生态等方面的特征,因而具有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提名地保存和展示了丰富多样的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态。云南石林成片分布在海拔约2000米、和缓起伏的高原面上,各片石林形态各异,除了典型的剑状,还有宝塔状、蘑菇状、柱状、针状等。较之世界其他类似地貌,石林的林状形态最丰富。贵州荔波锥状喀斯特地貌分布在海拔385米至1109米范围内,金字塔般的锥形山丘蔚为壮观,不仅是世界喀斯特地貌中的典型代表,也是大陆地貌的杰出类型。重庆武隆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包括规模巨大的天生桥群和大型崩塌漏斗(天坑)群、深切的喀斯特峡谷和沿河谷两侧分布的多级洞穴层等,它们不仅规模壮观,形态独特,而且具有特殊的组合,很好地反映了新构造运动的特点。熊康宁说,提名地还包含了各种地表、地下喀斯特地貌形态,如峰丛、峰林、溶丘、石芽、洼地、漏斗、天生桥等以及众多溶洞和丰富的洞穴堆积物。这些地貌形态相互联系,以不同的空间位置、不同的发育阶段、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序列,例证了其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也例证着正在进行的喀斯特地质作用。(刘文国)(2006.7.13 中国矿业报 B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