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的魅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访问记

浏览次数:567  发布日期:2006-07-28  分类:综合
周飞飞参观位于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是源于一次关于地球科学文化的学术研讨。没想到的是,在馆长徐世球的带领和讲解下,短短一个小时的“走马观花”竟让我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进行了一次人与自然的对话。高科技带来了什么?一进门,一面“远古生命足迹”幕墙占据了所有视线。那2亿年前的生命遗痕,以及对应着它、凝固在石壁中壮观的海百合和鱼龙化石,是否昭示着一场关于地球历史的科学画卷正在缓缓展开呢?承载着地质科学、炫彩生命和人类文明的是我们的家园——地球。了解地球奥秘自然是进入这个自然课堂的第一步。在设计成穹形的地球奥秘展厅,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大大的地球仪。地球仪并不稀奇,但这个直径达1.5米的“地球”,却有着超常的本领——以磁悬浮技术飘浮在空中,缓缓转动——真正的地球不就像这样游弋在太空吗?徐世球告诉我们,这可是高科技的产物,以前的磁悬浮技术只能使地球仪的地轴垂直于地面,而这个地球仪则能反映地球绕直径与黄道面呈23.5度夹角倾斜旋转的实态,堪称“世界首创”。在地球仪旁边,还有一个地球内部构造的模型,前面一排红色按钮,让游客可以随意探究地球的奥秘。展厅里还有一小块七八平方米的人造地震平台。跳上平台,按下按钮,八级地震的恐怖感觉立即降临,即便知道毫无危险,还是下意识的紧紧抓着平台前的扶手。而地震平台启动的刹那,张衡研制的古老的地动仪也启动了——龙嘴里的龙珠掉了下来——现代科技和古老文明,就这样统一在一起。抬眼望着头上球形的浩瀚的“宇宙”,一般巨大的神秘的力量侵袭而至。谁能阻止历史的脚步?生命是地球的灵魂。在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我们探索着地球生命的进程。巨大的玻璃柜里,几条怪异的生物在海底游动,那是用声、光、电等综合技术模拟出来的38亿年前的场景。在这里,远古生物不再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成了惟妙惟肖的形体——它们的肢体如此柔软,动作如此灵活,让每个人都会不由自主的仔细读头旁边的说明。走过展厅十几米长的玻璃长廓,游人仿佛穿越了38亿年的地质时空:埃迪卡拉动物群,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上岸……无论是化石实体,还是虚幻的图像无论是仿真模型,还是精美的图表,都呈现出“寓教于乐”的理念。更有意趣的是,连道路都成了科普的阵地——透明的玻璃下,陈列首生物进化各个阶段的生命个体模型。恐龙永远是古生物中最风光的主角。展厅里,十具恐龙骨架张牙舞爪地显示着它们曾经的不可一世。它们中最高的足有三层楼高;距今最近的那只鸭嘴龙化石,距今也有6500万年了。恐龙骨架旁是它们的后代,当然,也已成为坚固的化石了。徐世球指着一窝恐龙蛋说:“这个可相当珍贵!看,它们呈放射状排列,共有3层,这么完整可太难得了!”也许普通游人对能够“生蛋”的机器恐龙、“和恐龙赛跑”等游乐项目更感兴趣,但我,却在一个螺旋式上升的灯箱前驻足很久。那里,标示着地球生命进化的历程。正如徐世球的解说:“生物进化、人类文明的发展,不都呈现螺旋状上升的态势吗?”的确,从整个地球生物历史的角度来看,每次大灭绝后都紧跟着新类型生物的爆发式出现。无论是生命大爆发后的繁荣,还是灾难侵袭后的壮烈,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人类是自然的主宰吗?矿产资源展厅从走近矿产,金属的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以及矿产危机与未来矿产五个方面展开。除了各种珍贵的矿石标本,在这里,我们还看到了用声、光、电技术制作海洋石油钻采平台模型、天然气采气平台模型、湖北大冶铁矿模型等。湖北大冶铁矿,近50年的挖掘,留下了一个深达数百米的巨型深坑,相当壮观;海上石油、天然气钻采,在海面上搭建固定的钻井平台,从几百米深的海底源源不断地采出石油和天然气。这些,不仅展示了人类开发地下宝藏的惊天巨力,更透射出人类改造自然的超能量背后隐匿的种种危机。中国地大(武汉)逸夫博物馆中的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游人观之,常会击掌赞叹。比如,他们把地球46亿年的历史折合成了一天,于是,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有着对应的时刻。于是,人们看到:地球在0:00诞生;0:31:18,月球形成;2:05:13,原始海洋形成;5:13:02,最早的生命出现;21:10:57,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21:57:55,脊椎动物登陆;22:48:00,恐龙出现;23:39:39,恐龙灭绝;23:57:49,古人类出两边;24:59:59.9,人类文明开始……原来,我们灿烂的人类文在整个地球历史中原来就是那么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就像看一部大片,在影片结尾处银幕上闪现出“剧终”、“再见”时,人类才匆匆出现在银幕上。人类又凭什么自诩为大自然的主宰呢?就在这简简单单的一幅画面前,每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人类真的是自然的主宰吗?科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作为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高校博物馆和国内排名第二的地质类博物馆,逸夫博物馆馆藏之丰富早在意料之中,但游览之后,还是被它设计的别具匠心所触动。                        (2006.7.13 地质勘查导报 4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