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矿山披上绿装浏览次数:442 发布日期:2006-07-31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新疆恢复和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纪略李 萍取缔风景名胜区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的非法采矿,完成砂场土地复垦100余公顷;实施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平整土地面积9万多平方米……昔日由地面塌陷、露天采坑和废矿渣石堆放而形成的荒坡,今日已成满眼翠绿有农田、草场和林地,这就是新疆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新疆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拉动了新疆经济的发展。然而,资源的开发造成的地面塌陷,废矿渣石随处堆放,许多曾经绿色的山体变成了满目疮痍的荒坡。为了恢复治理矿山环境,新疆国土资源部门近年来下大力气对矿山企业进行督察和整治,打了一场“创建绿色矿山”的硬仗。“百日清山”,取缔风景名胜区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内的非法采砂,完成砂场复垦面积100余公顷2005年,新疆阿勒泰地区34个禁采区内的金砂区乱采滥挖仍然是热点和难点问题。为了搞好风景名胜区、公路沿线附近和河道采砂专项治理整顿工作,1月,阿勒泰地区行署在报纸上刊登了《阿勒泰地区风景名胜区、公路沿线附近采矿活动和河道采砂禁采区、限采区公告》,明确了禁采区、限采区范围。3月,阿勒泰地区国土资源局、公安、边防和交通等部门100余人,进驻阿勒泰后山和河道采砂区,进行了第二次“清山”活动,“清山”活动为时百日,沉重打击了破坏环境的非法采砂行为。乌鲁木齐市乌拉泊、东山区等周边环境由于长期开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污染问题突出,严重危及周边他人正常生产和生活,影响城市发展建设规划。从2005年4月开始,乌鲁木齐市政府把专项整治的重点区域圈定在东山区、乌拉泊区域、乌鲁木齐河道、高速公路及通往南山风景区公路两侧和达坂城区等长期开采形成的采空区。对乌拉泊水库周边的挖砂取土活动全部取缔,彻底关闭了乌鲁木齐河道内和附近开采的砂场。同时,关闭了一批破坏环境巧亏染严重、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企业。对严重污染环境、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矿山企业,有关部门依法责令限期整改或停产整顿,对拒不停产和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及时予以关闭。自2004年起,乌鲁木齐市国土资源局每年组织现有砂场进行回填治理,与砂场签订治理协议,对按期完成的办理延续手续,未完成的进行处罚。目前,全市砂场共完成复垦面积100余公顷,环境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实施8个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完成矿山治理42.58公顷 自国家安排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起,新疆自治区就积极申请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目前申请到8个,累计申请资金1950万元。为了规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2004年,新疆厅与自治区财政厅联合下发了《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对自治区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实行招标,并聘请区内外水利、灾害等方面的专家介入。从2003年底至2005年,新疆分别启动了乌鲁木齐市西山永丰乡老君庙煤矿塌隐区地质环境治理工程、新疆哈密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昌吉硫磺沟分公司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和新疆哈巴河县赛都金矿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项目等8个国家和自治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这8个矿山环境治理项目,共完成矿山治理恢复面积42.58公顷,平整土地面积97197平方米,清理土方量3万多立方米,覆土面积44811平方米,播撒草籽面积175248平方米,利用恢复土地造田118亩。另外,设置围栏防护760米,废石回填体积50多万立方米,废石堆危险边坡治理区面积约19200平方米,修筑浆砌卵石基础防洪堤910米、泥石流挡砂坝11座225米、滑坡挡墙2座280米、导流渠3200米。通过这8个项目的实施,矿区周边的人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巴州石棉矿5.2万吨左右被尾矿压覆的石锦资源得到了有效开采;老君庙煤矿地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土地得以利用;伊犁能煤矿尾矿以有效利用,增加了可使用土地,保护了伊宁县喀拉亚尕奇乡镇居民点、1万亩农田、四级公路及110兆输电线路等的安全;硫磺沟煤矿因地面塌陷给人类活动带来的不便以及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的安全隐患得以消除,地表的恶劣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乔夏哈拉金铜矿、赛都金矿露天开采形成的采坑、废渣堆得以回填、平整,破坏的草场得以恢复,采坑崩塌地质灾害得以消除;西沟煤矿治理区危岩体得以清除,保护了行人车辆通行安全;五宫煤矿主采区遭受滑坡、泥石流的危害程度大大降低,正常的生产得以保证。保证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项目资金有效使用新疆在恢复治理环境的过程中,发现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如越界采矿、过量开采诱发地质灾害隐患;部分矿山企业未做环境评估,造成周边环境破坏无法恢复等。针对这些问题,新疆国土资源厅及时采取了相关措施:一是加大对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力度,对历年拖欠补偿费的矿山企业予以追缴;二是开展矿产资源补偿费保护项目监理工作,保证项目资金的有效使用;三是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治理。通过对矿山环境的恢复治理,昔日由地面塌陷、露天采坑和废矿渣石的堆放而造成的疮痍满目的荒坡,变成了今日满目翠绿的农田、草场和林地。恢复治理后的矿山地形地貌与周围环境协调效果良好,矿区地质环境大为改观,并减少了因地面塌陷、露天采坑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06.7.19 中国国土资源报 4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