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一方净土 促生态安全

浏览次数:410  发布日期:2006-08-25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李海英        2006年7月18日,国家环保总局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宣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正式启动。为使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背景、目标以及国家环保总局对此项工作的具体部署等方面的内容,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吴晓青。    记者: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已全面展开,为做好这项工作,国家将投入10亿元专项资金,耗时3年半时间,调查范围覆盖除台湾省和港澳地区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辖全部陆地国土。如此大规模的土壤“家底”清查行动,其现实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吴晓青: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的迫切需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了两次全国性土壤普查,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末,另一次是70年代末。这两次土壤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土壤肥力,针对农业生产而进行的。而近20年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正如周生贤局长在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视频会议上所指出的,我国一些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一是土壤污染程度加剧。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合计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10以上。二是土壤污染危害巨大。据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三是土壤污染防治基础薄弱。目前,全国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和程度不清,导致防治措施缺乏针对性。防治土壤污染的法律还是空白,土壤环境标准体系也未形成。资金投入有限,土壤科学研究难以深入进行。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2005年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把防治土壤污染提上重要议程”。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上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环境保护工作时,明确要求“积极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综合治理土壤污染”。《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明确提出,“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并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抓紧拟定有关土壤污染方面的法律法规草案”。    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摸清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掌握土壤污染情况,是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基本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次调查的总体目标,就是要全面、系统、准确掌握全国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状况,查明重点地区土壤污染类型、程度和原因,评估土壤污染风险,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及标准体系,提升土壤环境监管能力。    记者:目前进行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有哪些有利条件?此次调查将重点开展哪些方面的工作?    吴晓青:目前,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具有许多有利因素: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曾培炎副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此做出过重要指示。二是土壤污染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心和“两会”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要求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呼声很高,针对土壤污染防治的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逐年增加。三是具备开展全国性调查的成功经验。国家环保总局先后组织开展了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全国生态现状调查、全国典型地区土壤环境质量探查、菜篮子种植基地、污灌区和有机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监测调查等大型调查项目。去年,在沈阳、南京、广州3市进行了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试点工作,为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四是具备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人员和设备条件。环保系统拥有覆盖全国的环境监测网络,自前全国共有2289个环境监测站、46984名环境监测技术人员,拥有相当数量的大型仪器设备,加工一大批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力量,完全能够满足调查工作的实际需要。    此次调查将重点开展以下5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与评价。在全国范围内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通过分析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含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类型,开展基于土壤环境风险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二是开展全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调查与对比分析。在“七五”全国土壤环境背景值调查的基础上,采集可对比的土壤样品,进行相同项目的测试分析,对比相关的监测结果,分析20年来我国土壤背景点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同时,完善和充实全国土壤环境背景点样品库。    三是开展重点区域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与安全等级划分。把重污染企业周边、工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固体废物集中处理处置场地、油田、采矿区、主要蔬菜基地、污灌区、大型交通干线两侧以及社会关注的环境热点区域作为调查重点,按照统一的技术要求,采集土壤、农产品和地下水等样品进行系统测试分析,查明土壤污染的类型、范围、程度以及土壤重污染区的空间分布情况,分析污染成因。在此基础上开展污染土壤风险评估,确定土壤环境安全等级,建立污染土壤档案。    四是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通过自主研发、引进吸收和技术创新,筛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编制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指南;选择重金属污染类、农药类、石油类等典型污染场地,开展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的试点示范。    五是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污染防治战略,提出国家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框架;完善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在上述各项工作中,将紧紧围绕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重点区域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及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这3个主要方面进行。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基本农田保护区和粮食主产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重点区域是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成都平原、渭河平原以及主要矿产资源型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形成土壤环境监测能力,拟定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记者: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国务院确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此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国家环保总局对各级环保部门提出了哪些要求?    吴晓青:国家环保总局高度重视此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周生贤局长强调,各级环保部门要把这次调查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集中力量,抓好落实,务求实效。概括起来说,对此次调查工作的总体要求,就是要明确一个责任,抓好两个环节,做到3个统一,强化4项工作,处理好5个关系。明确一个责任就是要明确各级环保部门和有关单位在此次全国土壤污染现状调查中的责任。国家环保总局的主要任务是负责总体方案设计与成果集成、落实调查经费、制定技术规范、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指导,日常工作由国家环保总局土壤调查办公室具体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局的责任主要包括省级调查为.案的制定和组织实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数据上报与报告编制、配套资金的落实等。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调查的技术指导、质量检查与培训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南京环科所华南环科所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共同负责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的技术指导工作。同时,这次调查还要尽量依靠中科院、有关高校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抓好两个环节指的是在调查中布点采样和成果集成这两个关键环节。布点的方式、点位的疏密、采样点位的确定都直接影响着样品的代表性,关系着反映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样品采集的技术性要求非常高,采集的方法,采集的深度和部位,采样的工具,样品的包装、登记、运输和交换等环节都非常重要,稍不细心,就会出现差错,使样品失真。成果集成是调查水平的集中体现。要在各专题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论的思想总结、概括、抽象出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为制定土壤防治对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必须抓紧抓好这两个关键环节。    所谓3个统一,一是要统一调查的技术要求,就是要按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调查,保证调查的科学性;二是要统一调查的时间进度,按照统一部署的时段和时间,及时开展调查工作,做到上下协调,步调一致,保证按时完成调查任务;三是要统一调查成果发布,保证调查成果的权威性和对外口径的一致性,严禁违反有关性和对外口径的一致性,严禁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发布敏感地区的土壤污染信息。国家环保总局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报经国务院批准后统一发布阶段性调查成果和调查结论。    要强化的4项工作包括:一要加强统一领导,注重沟通协调。为加强对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家环保总局成立了调查领导小组,并设立了调查办公室,挂靠在生态司。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也要成立相应的调查机构和工作班子,负责统一部署和组织协调辖区内的调查工作。二要加强技术创新,注重形成能力。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无论是布点、采样,还是分析测试、数据处理都涉及一些技术问题。各地要在调查过程中,联合当地土壤领域的研究院所和高校,开展技术攻关,力争解决一批技术问题,并最终形成环保系统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和污染土壤修复的能力。三是要加强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注重全过程管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是决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成败的关键,必须本着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科学精神,高标准要求,抓好全过程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都要按照统一要求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设立专门小组,抽调技术过硬、认真负责的技术人员,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搞好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国家环保总局将组织质量保证巡查组,对各地调查的质量进行检查。各省也要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监督检查。四是要加强经费管理,注重绩效考核。无论是中央财政资金还是地方配套资金,都要按照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的要求,管好、用好调查资金,做到专款专用,绝不允许截留、挪用。承担调查任务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控制开支范围,自觉接受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国家环保总局将按照财政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进行绩效考核。凡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将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此外,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投入大、技术要求高,涉及部门广、参与人员多,各种问题和关系比较复杂。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工作进度,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甚至导致整个调查的失败。环保部门必须牵好头,主动处理好5个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全面展开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从面上摸清全国土壤环境质量状况,又要紧紧抓住土壤污染这个重点;二是要处理好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既要按照国家统一要求按时完成调查任务,又要确保调查的质量;三是要处理好依靠自身力量与调动社会力量的关系。既要立足于环保系统现有力量和工作基础,又要利用中科院、高校等土壤学界的技术力量和人力资源;四是要处理好完成国家任务与满足地方需求的关系。既要不折不扣地按质保量完成国家要求的调查任务,又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满足地方土壤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五是要处理好主要依靠中央财政资金与争取地方资金配套的关系。既要用好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又要尽量争取地方资金配套,多做工作、多出成果。    记者:今年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启动年,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在调查工作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全国各级环保部门今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吴晓青:这次土壤污染专项调查,计划用3年半左右的时间完成,分3个阶段进行。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4月到今年6月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包括调查方案的拟定与论证,总结试点调查经验,制定调查技术规范,落实调查经费等。第二个阶段是今年7月到2007年底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完成调查工作的野外采样和室内的数据分析工作。第三个阶段是2008年的总结阶段,主要任务是编制调查总报告和各专题报告,全面总结和集成调查成果。    今年是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的启动年,我们一定要开好头,起好步。今年的工作任务主要有4项:    一是调查的室外布点采样工作全面启动。各省要根据国家的工作方案和技术要求,制定完成各省的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二是有关省要按照统一部署,组织有关地市和科研单位完成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城市群3个典型区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主要包括典型区土壤污染调查方案制定、布点采样、分析测试、数据汇总,并完成初步调查报告。    三是在典型地区启动污染土壤修复与综合治理试点。各有关单位要完成选点、方案制定与论证,并启动修复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基于风险评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调研,完成《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    国家环保总局近期将印发《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方案》、《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规定》,并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有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协调安排今年的调查经费。                (2006.8.2,中国环境报,4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