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防御天灾 还需消除人祸

浏览次数:517  发布日期:2006-09-0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上半年发生地质灾害7839起,其中成功避让300多起记者徐琦报道,今年以来,中国地质灾害形势异常严峻,但由于群测群防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与往年同期基本持平。前7个月,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300多起,保住了6000多人的生命,避免经济损失1亿多元。强台风强降雨造成灾害频繁发生据国土资源部统计数据表明,今年1~6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7839起(处),其中危害较大的372起(处);因灾造成199人死亡,失踪22人,受伤214人,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引起如此严重地质灾害的原因,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柳源给出如下解释,他说,往年西北太平洋生成的热带气旋约有1/4左右在中国登陆,今年则不同,迄今出现的5个热带气旋中已有4个在中国登陆。强台风影响和持续时间长的强降雨天气,造成了极为严峻的地质灾害防灾形势。此前,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异常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强度偏强。例如暴雨、大暴雨出现的频率比以往增加。台风强度增强、登陆台风的破坏性增强、移动路径异常,加之与其他天气系统配合,容易导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强降雨,引发严重的洪涝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群测群防减轻灾害损失面对频繁发生的地质灾害,我国政府加强了对地质灾害的预防。柳源说,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领导都把防治地质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了突出地位。福建、浙江等台风影响地区,采取高密度监测网络体系,只要降雨达到一定程度就组织群众撤离。作为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较为复杂的南京市也积极预防。据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张孝科介绍,南京市加大对部分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综合治理,全市市级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已从62个减少到42个。与此同时,南京市还先后完成了全市露天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和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基本查明了调查区地质灾害现状、致灾背景、形成机制、分布规律,划分了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系统,编制完成了市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事实上,我国各地在群测群防的技术方法上也日臻成熟,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很多地区充分利用手机、网络等先进通信工具预警预报;福建等地由基层干部担任的乡镇国土协管员,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一线发挥了巨大作用;云南楚雄等地把标明地质灾害监测联系人、预报信号、避险路线、地点等内容的明白卡印制成日历,让家家户户挂在墙上。由于群测群防体系作用发挥明显,在今年的地质灾害中,人员财产损失与地质灾害形势不算严峻的去年基本持平。柳源认为,这说明我国的群测群防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力戒人祸引发天灾以上措施虽然达到了一定效果,但这些都是被动的应会。秦大河指出,关键是要积极防御,必须坚持走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事实证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建设活动加重了自然灾害。据南京市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工作会议近日透露,南京市人为旨发的地质灾害,已占地质灾害总数的90%以上。以今年发生的312国道栖霞段大山口滑坡、江宁三龙水泥有限公司山体滑坡为例,均是不合理的工程活动造成的。有鉴于此,南京市国资源部门责令42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在地,进一步强化防范意识,力戒因“人祸”而引发“天灾”。除此之外,由于污染物的排放,特别是上世纪中叶以来,化石涌源燃烧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在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灾害逐渐增多,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淡水资源日益匮乏,大气和水污染日益严重,生物多样性锐减,海平面上升,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因此,秦大河强调,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上,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生态建设,节约资源能源。要尊重自然规律,调整工业特别是对自然环境具有较大影响的工程建设布局。(2006.8.4,中国环境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