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制开采,加强监测,让地下水涌流不息

浏览次数:475  发布日期:2006-09-29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就广东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访梁池生博士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在不少地方,毫无节制地超采地下水,已经产生了地面沉降、塌陷等地质灾害,一些地方因地下水位降低而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广东是一个地下水资源丰富的省份,目前地下水开采程度总体较低,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长,加上地表水被污染加剧,地下水的开采程度必将越来越高。而地下水如果不科学合理开采,不仅会带来地下水资源枯竭,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会引发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广东省一些地方通过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加强水环境监测,实现了地下水这一可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地质专家梁池生博士介绍说,做好地下水资源勘查评价、合理控制地下水开采总量、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等工作,地下水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不断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要。加强高精度地下水资源评价,摸清地下水资源家底据梁池生介绍,上世纪80年代初,广东地质勘查部门的水文地质专业队伍已完成了全省1:20万水文地质普查。但是,近20多年来,由于投入不足,高于1:20万普查精度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开展得很少,特别是对早期发现的一些大型乃至特大型地下水水源地未能开展进一步勘查,地下水资源开采现状不清,潜力不明,影响了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的科学制定。梁池生认为,要做到科学合理开发地下水,广东首先要摸清地下水资源家底,查明可开采资源量及开采现状。目前,深圳地下水的开采量已经占可开采量的16%,成为广东地下水开采程度最高的城市。但深圳市政府依然把目光紧盯地下水,寻找战略后备水源。因“地”制宜,合理开采,防止环境地质问题梁池生说,地下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开采量控制在可采范围内,它将不息流淌,造福人类。但如果在脆弱的地质环境下过量开采时,则会引发地面沉降、地面塌陷、海水入侵等环境地质问题。他认为,蕴藏在不同地质构造中的地下水,其开发利用方式也不尽相同,要因“地”制宜,合理开采。研究显示,广东地下水依含水介质通常可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以松散岩类孔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火山岩孔洞裂隙水最具集中供水意义。梁池生表示,要防止出现环境地质问题,就必须区别对待不同地区地下水的开发利用。其中,石灰岩地区和滨海松软含水层地区的地下水开发须谨慎,其他地区只要不过量开采一般不会有问题。他举例说,雷州半岛是广东省地下水分布面积最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含水层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沉积而成,加上雷州半岛在距今十多万年前有多次大面积火山活动,形成多层坚硬的火山岩穿插于含水层中,内部这种“钢筋混凝土”式骨架,使地层保持极高的强度,地面不容易发生沉降。资料显示,雷州半岛地下水补给量每年达75.7亿立方米;可开采资源量每年达49亿立方来,超过全省地下水可开采资源总量的10%。从目前雷州半岛地下水开采情况看,总体秩序良好,整个雷州半岛尚未发现由于开采地下水而导致的地下水咸化现象。即使是开采程度最高的湛江市城区至今也未出现水质变坏、水源枯竭、地面明显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据广东省地质勘查局水文工程地质一大队监测,自上世纪50年代至上世纪末,湛江市城区最大累计地面沉降量仅为178毫米,对湛江的建筑设施和人民的生活没有明显影响。开采地下水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地面塌陷。在石灰岩地区,尤其是隐伏石灰岩地区,超采岩溶地下水容易导致地面塌陷。上世纪70年代,在广花盆地集中大量开采岩溶地下水,就曾经引发过地面塌陷问题;阳春石录铜矿、凡口铅锌矿等矿区由于抽干地下水而引发了地面塌陷。因此,地处石灰岩地区的城市,开采地下水时,要严格控制开采量,并做好监测工作。考虑到广花盆地地下岩溶水资源十分丰富,经进一步勘查论证后,可以作为战略性应急后备水源地。长期动态监测,确保地下水资源的安全地下水的长期动态监测是实现科学管理地下水开发利用、有效保护地质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建立严密的监测网络,对地下水动态实行长期监测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据介绍,目前广东省地质勘查局下属单位管辖的5个地下水动态监测站分布在湛江、茂名、肇庆、佛山、深圳,加上由广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负责的广州监测站,全省范围内已有6个城市开展地下水动态监测工作,连续监测时间最长的已有50多年,获得的监测资料为当地制定和调整地下水开采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湛江迄今没有出现海水入侵、地面明显沉降等现象,正是湛江监测站长期监测的结果。然而,由于资金投入不足,老监测井多已年久失修,监测功能衰退,加上人为破坏,新监测井无法建立,导致地下水开采范围日益扩大与监测点日益减少的矛盾更加突出。此外,已有监测点多为手工操作,技术手段非常落后。因此,梁池生呼吁政府加大对建设和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方面的投入,尽早实现地下水动态长期监测自动化,从而确保地下水安全。(记者 刘如春  通讯员 汤 璇)                                                                  中国国土资源报  2006.8.16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