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回用将解沈阳“口渴”

浏览次数:489  发布日期:2006-10-25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2010年沈阳市中水回用量可达50万吨/天中水回用率达到30%水  华水,成为工业重镇沈阳一个沉甸甸的话题。辽宁省沈阳市水资源总量不足,部分区域水资源短缺矛盾较为突出,水资源的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沈阳每天将城市110万吨污水处理成中水,而              真正利用的中水只有2万吨,利用率不到2%,剩余的百余万吨中水只能空排到河流里,白白地流走了。今年9月1日,《沈阳市城市供水用水管理条例》正式颁布实施,记者也获知了沈阳市中水利用的最新规划:未来5年沈阳市将分期建设1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6万吨/天;通过实施康平坑口及卧龙湖输水工程等中水回用工程,到2010年实现工业冷却、生活杂用、绿地浇灌、景观用水、喷洒路面和洗车等全采用中水,全市的中水回用量达到50万吨/天,中水回用率达到30%。无疑,对于沈阳这样一个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率较低的城市,建立中水系统、实施中水回用工程厂合理利用中水,是真正解决城市缺水难题的有效办法。但是,这个目标单靠一部《条例》能否实现?近段时期,记者走访了沈阳多个部门、单位,以求破解这一疑惑。中水可解城市缺水之困深知沈阳用水现状的机构莫过于水利局了。据水利局一位负责人介绍,由于沈阳地表水拦蓄工程少,大部分雨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工业生产中高耗水企业多,资源循环利用率低,工业综合万元产值耗水量是发达国家的15~20倍;社会生活中的节水设备推广普及滞后。而且.浑南新区、铁西新区、沈北新区、棋盘山风景区等处的产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倍增,水资源承载力明显超出限度。要填堵用水缺口,沈阳必须开发新的水源。较之花巨资从外引水,不如从“自家”闲置、浪费的“水盆子”中挤。恰好,沈阳有7个污水处理厂,每天可生产上百万吨的可用中水。据有关人士粗略估算,城市供水量的80%能转换到城市污水排人管网中,如果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70%可以安全回用。也就是说城市供水量的一半以上可以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市中对水质要求不高的用户上,替换出等量自来水,也就相应增加了城市一半的供水量。另外,工业和农业堪称用水“大户”。在城市供水中,50%-80%是工业用水,而工业用水中的80%是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冷却用水,中水如果能把工业用水顶替出来,老百姓就有更多的可饮用水了。中水回用还可以用于农田灌溉等,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诸如绿地和人争水用、发展都市型农业节水灌溉等问题。今年9月6日,沈阳市大东区莱茵河畔社区主任穆桂荣指着社区内喷涌如注的人工湖兴奋地说:“一看到喷涌的湖水和大面积的绿地,心里别提多敞亮了”。“社区的中水回用系统于两年前建成,供水能力为500吨,为社区内1200多户居民享用。投资近30万元的建设费和每个月近4000元的维护费,没有摊派到住户身上。”穆桂荣介绍说,社区内中水回用装置的投资主体是开发商,投资约为1000多万元。从2003年起,沈阳市开始示范性地在宾馆、大专院校、大型企业、住宅项目等开展中水回用工程。为此,沈阳市环保局还专门制定了《沈阳市中水回用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日抖队量在200吨以上的机关、学校、企业等单位必须采取中水回用措施。3年时间过去了,全市中水回用工程仅有50个,目前的中水日回用能力只有2万吨。消除中水认识误区今年7月份,沈阳市在沈阳北部、仙女河、满堂河3个污水处理厂接上了免费供应中水的管口,以供城市绿化、个体洗车等用。然而,这一举措并没有多少人“捧场”。污水处理厂相关负责人推测其原因主要有:市民对中水认识上存有误区;污水处理厂地点比较偏僻,来回拉中水的交通运输及人力成本较高,算起来并不比使用自来水便宜。可见、中水从管道中输出到进入使用程序,中间仍然存在着堵塞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沈阳目前有中水公司十几家,大多以经营水务为主,中水只  是一个辅助的项目。一家中水公司总经理说:“中水,现在还没利可图。主要原因是自来水价格与中水没有差价。”处理一吨中水的价格近两元,其水质自然比不上自来水,而自来水的价格才1.9元一吨。目前1.9元一吨的自来水价中,0.5元为排污费、0.4元为二次加压费,真正的自来水费只为1元。水环境专家认为,沈阳中水回用速度和普及率较慢,应该是属于过渡时期的必经阶段。沈阳用很短的时间成功,“创模”,一时间具备了近百万吨的污水处理能力,人们这才意识到污水的二次利用价值。“对于中水这一新生事物,‘口渴’的沈阳必须加快认知、接受和回用的步伐,提高紧迫感,才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专家如是建议。在一些地方,人们对中水持有偏见。在辽宁省肿瘤医院就诊的高女士听说大楼内用于冲厕的水是中水时,担心地说:“不会传染细菌和病毒吧?”对此,医院环保工程师迟初解释说,中水冲厕技术目前已非常成熟,国家要求其水质每升5个大肠杆菌就算达标了,可省肿瘤医院冲厕中水可达到每升3个。沈阳市环保局一位负责人解释说:“我们拥有中水可达到饮用标准的技术,但这一技术投入非常大。在沈阳,现阶段的中水除了不能饮用和直接接触皮肤外,均可以广泛应用。”“中水走进沈阳,让老百姓真正接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要用正确的舆论宣传,改变人们固有的偏见。”一位沈阳市人大代表如是说。中水回用造就雾淞美景鹅卵石铺就的林阴路,加上清水中游动的鱼儿,这样一幅美丽的场景竟然出现在污水处理厂厂区中。沈阳北部污水处理厂每天的回用水形成了卫工明渠两岸的雾淞美景。还是这个污水处理厂,明年还会每天为康平电厂输送生产用水,为卧龙湖补充给养。近日,记者走进北部污水处理厂,亲眼见证了污水变清的全过程。沈阳市现有7座污水处理厂:北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6万吨;仙女河污水处理厂经过扩建后,日处理能力为36万吨,这两个污水处理厂为目前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满堂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作为东北第一个人工湿地污水示范工程,目前国家准备在东北地区推广其先进经验。沈水湾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3万吨;西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12万吨;辉山污水排放量约为150万吨,7个污水处理厂的总处理量达到110万吨/天,城市生活污水水集中处理率达到了70%以上。拿北部污水处理厂来说,每天来自沈城北部的36万吨污水经过处理,原来发黑发臭的生活污水变得清清如许,厂区内利用这些处理后的回用水养鱼、栽树、造景。而处理后的污水也没有浪费。记者了解到,北部污水处理厂每天有18万吨回用水通过丁香湖用于农田灌溉。到了冬季,这18万吨回用水则通过灌渠引入团结水库,作为水库补充用水,待农业生产需要时再用。而每天还有18万吨水则通过管道输送到卫工明渠,作为丁香湖及明渠等城市景观用水的补充水。由于回用水的水温常年保持在1213℃度,这使得卫工明渠成为全市唯一的一条不冻河,也造就了明渠两岸显现并不多见的奇观—雾淞。5年再建9个“净水器”除了污水回用外,污水处理厂的其他废物也都是“宝贝”。处理生活污水后产生的淤泥经过浓缩、消化后,将其中50%的有机物去除后,制成“泥饼”。这样的“泥饼”是绿化果树的好肥料。目前,沈阳市的一些公园及苗圃都使用泥饼。北部污水处理厂计划在明年建设一个年生产能力达5万吨的肥料生产基础,大规模地使用淤泥制作肥料。另外,污水在处理过程中还能产生大量的沼气,可以作为燃料供汽车及家庭使用,每年均可产生200万~300万元的经济效益。不过,和中水回用相比,上述的利用只能算是“小打小闹”。沈阳市环保局水环境管理处处长回春玲介绍,沈阳市目前已示范性地在宾馆、大中专院校、大型企业、住宅等项目中开展中水回用工程。全市新建、改建、扩建建筑面积在5万平方米以上,或日排水量在200吨以上的党政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校、宾馆、饭店、商业楼、集中住宅区、综合性文化场所、园区等,者附须采用中水回用措施。目前,全市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的单位有50个,形成了日回用水量2万吨的能力。根据生态城市建设要求及“十一五”规划要求,沈阳市计划在未来5年再分期建设9座污水处理,新增污水处理能力66吨/天。主要实施的工程为:南部凌空地区每天直接排入浑河的45万吨污水,将通过新建的南部污水处理工程加以解决,工程计划日处理污水达50万吨。同时,到2010年,沈阳市还将分别在道义(大学城)、虎石台、新城子、苏家屯、新民、法库、康平、西部工业真诚廓等地,建设8处小型的污水厂,处理后的水可全部实现就地回用。预计9个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全市城镇污水处理率将达到85%以上,浑河城市段将再也没有直接排入浑河的污水。中水项目方兴未艾近期,沈阳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中水回用项目主要有:康平坑口及卧龙湖输水工程。工程计划于明年启动,一期工程每天要过铺就的106公里管道向康平电厂运送10万吨中水。其中9万吨用于电厂发电,1万吨用于补充卧龙湖水源。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工程最大的难度在于二次提升工程,同时106公里的管道还要穿过7条河流,其中包括辽河,工程难度可想而知。二期工程计划每天输水7万吨,目前,工程已通过试验。北部污水处理厂50000吨回用工程。除了康平电厂输水工程外,北部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完成了5000吨中水回用工程。其中1000吨中水用于厂内喷泉、养鱼及景观建设,另外4000吨目前免费向市政及洗车点提供。但记者了解到,由于运输费用相对较高,因此目前取水单位并不是很多。沈水湾污水处理厂回用工程。工程计划在3年内每天向浑南热电厂输送15万吨中水,一期工程为5万吨。目前项目正在审批之中。仙女河污水处理厂及仙女河污水处理厂2000吨回用工程。此外,沈水湾及仙女河2个污水处理厂,也计划面向社会每天提供免费1000吨中水。在更远的将来,沈阳市还计划建立一个“大中水”工程,即通过管道,将北部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运送到城区中,用于市内大小公园河流、湖泊水源补给、市政用水及洗车业等。                   (2006.10.12,中国环境报,5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