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环境在恶化

浏览次数:564  发布日期:2007-02-12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成果解读于德福青藏高原,被人类称为地球“第三极”、全球气候变化的“自动机”和“放大器”。古中国地质调查局完成的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利用遥感这一现代化手段,在科学分析30年来的资料后,首次完成了对青藏高原的全面体验。第三极体检:人类的共同需要“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对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进行全面调查,不仅是我国开发西部的需要,也是全人类共同的需要。”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遥感部主任方洪宾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先表明了自己的观点。他说,从我国的现实需要看,青藏高原跨越西藏、新疆、甘肃、四川、云南五省区,地域广大,资源丰富。伴随高原第四纪隆升作用,生态地质环境变化十分强烈,直接影响该地区农、牧业生产,对交通、水利水电等建设工程带来严重危害。同时,该地区经济处于长期欠发达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粗放式的过度农牧业加剧了青藏高原草场资源退化、草场沙漠化和水土流失。这一状况如若继续下去,不但威胁着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而且对我国东部的环境产生相当严重的负面作用,甚至影响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他们利用遥感技术,通过对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研究,探明生态地质环境特点、相互之间的变化与演化规律,将为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青藏高原有关各省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有关研究表明,这里的生态地质环境状况对全球的影响可大致概括成几个方面,青藏高原生态恶化,对高原周边国家水资源产生重大影响,独特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使其成为地球的生态之源和气象哨;生态地质环境退化,会使世界珍奇野生动植物失去繁衍生息领地。因此,对青藏高原的生态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监测,研究其变化规律,是人类共同的需要。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03年启动了《青藏高原生态地质环境遥感调查与监测》项目,历时四年,直接投入经费近1000万元,在5个地质调查队与科学研院的100多名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初步成果。萎缩的冰川雪线:生态环境变化重要控制因素“现代冰川作为固体水库,对青藏高原淡水的储存、高原与周边水资源分布、气候与生态环境等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方洪宾认为,正是大量现代冰川的发育,对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抑制或延缓了荒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灾害的发生。他说,通过30年来冰川变化监测表明,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发生了大规模退缩,对高原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明显不利的影响。“冰川缩小的速度有多大呢?”方洪宾告诉记者,在调查工作中,他们选择了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末、80年代末和2000年前后的航空航天遥感数据,作为现代冰川雪线遥感调查的基础信息源。3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冰川面积减少了3941.68平方公里,现有冰川面积46887.23平方公里。尤其令人担忧的是,这种缩小还存在加速的趋势。方洪宾说:“照这速度发展下去,即使不考虑全球气候加速变暖这一前提条件,预计到2050年冰川面积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72%,到2090年将减少到现有面积的50%。”“冰川雪线退缩,短期内为高原及周边提供了大量水资源,使部分区域河湖湿地面积增加;长期看将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威胁中华水塔的存在,总体上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方洪宾告诉记者,冰川退缩诱发了一系列的生态地质问题,如1982年夏,西藏定结县的金错(冰碛湖)溃决,造成8个村落和大片农田被淹,冲走了近1600头牲畜。目前,金错还存在升温引发冰崩、从而导致再次决堤的可能性。湖泊和湿地变化:“中华水塔”的忧虑湖泊湿地是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因子,其现状和变化直接影响和决定了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方洪宾说,青藏高原区内的湖泊和湿地的分布和变化,受区域环境乃至全球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高原区内特殊的地理环境,其变化又有特殊的规律。另一方面,高原湖泊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对中国西部、三江源乃至全球环境又有明显的反馈作用。调查结果显示,总体上看高原内部湖泊新生和扩张,而高原周边则呈萎缩甚至消亡的趋势,湖泊总面积呈增加趋势。近30年来,湖泊总面积增加1610平方公里。湖泊面积和数量增加主要集中在羌塘高原及其北部昆仑山等高原内部地区,萎缩甚至消亡的湖泊主要集中在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黄河流域、雅鲁藏布江流域等高原周边地区。从青藏高原湿地情况看,表现为高原周边明显减少而高原内部略有增加,但增加的面积远远小于减少的面积,因而总面积呈减少趋势。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近10多年来,高原区内湿地总面积减少8731.6平方公里,其中仅柴达木盆地内湿地面积就减少7058.5平方公里。“青藏高原湖泊和湿地的变化,与冰川的萎缩有直接的关系。”方洪宾认为,冰川的萎缩为高原内部提供了大量的水源,从而导致了高原内部湖泊和湿地数量的增加,短期内为“中华水塔”补充了大量的水资源,但长期看却让“中华水塔”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地质灾害发育:开发建设前要做好详查“青藏高原上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非常发育,在开发建设前一定要做好详查工作,并将其作为开发建设的前置条件,即国家有关部门要将地质灾害的有关调查进行与否,作为开发建设项目的审批要件。”方洪宾说,从地质地貌看,青藏高原海拔高、高差变化大,山高坡陡、谷深水急,各种成因类型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分布广泛;地质构造错综复杂,断裂褶皱发育,岩层破碎,新构造运动十分活跃,地震剧烈,外营力风化剥蚀作用强烈,地表岩体破碎。从气候条件看,高原内部现代冰川积雪融水,其他山地有大气降水,且降水集中,暴雨强度大。这些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气候条件,使青藏高原时常发生许多破坏性地质灾害,开发建设前如不将这些情况弄清楚,就会埋下重大的灾害隐患,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据他介绍,这一项目调查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泥石流。项目通过遥感图像详细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和参考前人资料,青藏高原全区完成地质灾害解译点3259个,其中引用前人灾害点成果511个,新解译灾害点2700个,野外调查灾害点48个。项目组还根据区内地质灾害的类型、规模、危害程度和分布规律,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新构造、地震、气候资料、前人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和GIS技术空间叠加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全区进行地质灾害发育程度的综合分区。根据灾害发育程度,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4级。全区共划分出3个高易发区、7个中易发区、6个低易发区和4个不易发区。“我们所做的地质灾害分区,只是一个初步结果,要把这些区的地质灾害彻底查清,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工作。”方洪宾对记者说,国家已经确定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在青藏高原这类地质灾害易发区,有关地质灾害的调查一定要提前做深做透,为开发建设提供科学的依据。荒漠化程度加重,必须科学发展农牧业“青藏高原荒漠化是中国荒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30年以来,荒漠化的总体面积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对荒漠化程度加重的趋势要引起高度重视。”方洪宾介绍说,调查显示,青藏高原荒漠化主要包括由砂砾石裸地、沙漠、重度沙漠化土地、中度沙漠化土地、轻度沙漠化土地组成的砂砾质荒漠化土地和由盐漠、重度盐碱化土地、中度盐碱化土地、轻度盐碱化土地组成的盐碱质荒漠化土地两种类型。遥感调查显示,到21世纪初,荒漠化土地共59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其中砂砾质荒漠化土地51万平方公里,盐碱质荒漠化土地8万平方公里。他说,这一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荒漠化土地以砂砾质成分为主,其分布现状反映了青藏高原荒漠化仍然以自然因素形成为主,而人为因素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占次要地位。他强调说,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土地荒漠化演变的总体趋势程度明显加重。调查结果表明,重度沙漠化土地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0.8万平方公里,发展到了21世纪初的3.2万平方公里;重度盐碱化土地则由1.3万平方公里,发展到1.7万平方公里。项目组在分析后认为,草地退化成荒漠化土地是土地荒漠化演变的重要原因。遥感调查监测的统计结果显示,近30年来,青藏高原草地和林地共减少了1.4万平方公里。针对这一结果,方洪宾认为,国家在西部省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还要加强现有草场、林地保护的措施,高寒地区种树种草的措施,以扼制荒漠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                       (2007.2.3,地质勘查导报,3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