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的沧海桑田

浏览次数:458  发布日期:2007-03-19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潘裕生褶皱就是岩层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发生弯曲的现象。喜马拉雅就是典型的褶皱山系。它的褶皱像树轮一样记载着一段逝去的历史、一个沧海桑田的地质故事。地球上所有的8000米级山峰全都集中在一块连续的高原面上,这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本文作者、著名大地构造学家潘裕生认为,现在看来属干“必然”。然而,沧海桑田不仅仅是忧伤的感叹,而是已经、正在而且还将继续发生的地质故事。1亿年、10亿年之后的世界之巅是否依然为珠穆朗玛还不得而知。翻开世界地图,在亚洲中部偏南的位置,可以看到一片独特的深棕色。如果从高空飞过这个区域,只见“深棕色”原来是一片雪峰的海洋,其闪耀的寒光让人热泪盈眶。这就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她向西延续的帕米尔高原。这片高原高大而宽广,南起喜马拉雅山,北到昆仑山,东自横断山脉,西至克什米尔、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地。高原上最为著名的两条山脉是位于最南侧的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它们气势恢宏,好像上帝举起的世界上最高的展示台,把世界上全部的8000米级山峰一一展览。它们为何如此高大?解答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山脉的成因。在地质学早期,曾有“水”、“火”之争:“水成论”认为山脉由水成岩形成;而“火成论”认为山脉由火成岩形成。如此“水火不容”地争论了几百年。1859年,美国学者赫尔提出山脉所处位置可能曾经存在过一个狭长的深槽:地槽。由此而发展的地槽学说认为,山脉的形成与物质在地槽中的不断堆积有关。这结束了水火论争,在地质学上统治了100多年。“任何人观察南大西洋的两对岸,一定会被巴西与非洲间海岸线轮廓的相似性所吸引住,巴西海岸有一个海湾,非洲方面就有一个相应的突出部。”这是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的名著《海陆起源》前言中的段话。1910年秋的一天,魏格纳百无聊赖地端详世界地图时,发现了上述有趣的海岸线吻合现象。他没有放过这一闪而过的思想火花,两年后,就提出了划时代的“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设想,直到3亿年前,全球只有一块陆地,名为泛大陆,周围是一片海洋,名为泛大洋。在2亿年前,泛大陆才开始分裂、漂移,他因此被誉为“地学界的哥白尼”。但当时,他穷尽毕生力量也没能合理地解释动力来源,只能苦恼地喟叹“大陆漂移学说的牛顿尚未诞生”他的理论引起了地质学界的地震,同时遭到宗教势力的反对,所以很快销声匿迹了。上世纪50年代,随着测量等科学技术的发展,魏格纳的名字又被屡屡重提。新的发现证明大陆确实发生过大规模的移动。但和魏格纳的设想不尽相同:大陆是老的,组成大陆的岩石中最老的已有40亿年以上的历史;而海洋是年轻的,组成大洋底的岩石最老不超过2亿年。海洋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通过声呐测量海水深度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海底并不平坦,存在着一条连接各大洋、绵延几万里的海底山脉:大洋中脊。新的物质会不断从大洋中脊下面上升,并把中脊两侧的物质向外推挤,进行“海底扩张”,这为“大陆漂移”找到了动力。当然,地球的表面积并不会因此而膨胀。大陆和大洋之间存在着一条45度倾斜的“岩石圈消亡带”。海底扩张的新物质被推移到这个带时,因比大陆物质重,会插到大陆下面而“消亡”。地球的表面就是这样被大洋中脊和岩石圈消亡带划分成了几个(岩石圈)板块。至此,一个全新的、迄今尚未受到严峻挑战的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正式提出。它的问世是地球科学的又一次大革命。根据板块构造理论,造山作用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大洋岩石圈插向大陆下面,如美洲西海岸,由太平洋板块向东插到美洲板块下面,形成科迪勒拉山系,此类型就叫做科迪勒拉型。另一种则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型,由大陆对大陆的碰撞而形成。喜马拉雅自然就是后者了。先说青藏高原。她由6个小板块在5亿多年里经历多次海洋消亡、大陆碰撞拼接而成。碰撞首先从高原北部开始,逐步向南推进。直至5000万年前,古地中海消亡,印(度)巴(基斯坦)次大陆与亚洲主大陆发生了碰撞,井拼接到后者的南缘,青藏高原才有了雏形。当然,那时她没有现在这么高。其南部海洋刚消亡,北部山脉经风化剥蚀后,仅类似我国现在东南部的低山丘陵。(2007.3.10,中国矿业报,B4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