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矿区农民住上安全的房

浏览次数:487  发布日期:2007-04-24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山西开展农村地质灾害治理纪事薄云山  邢云鹏采矿主体灭失,但造成的地质灾害仍然威胁着当地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山西是我国的一个矿业大省,其中煤炭资源储量十分丰富,被称为“煤都”。建国以来,山西已经产出90多亿吨煤,并且仍以每年6亿~7亿吨的强度开采。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全省近1万多个煤矿的无序开采,致使山西采空区面积不断加大。近年来,山西省加大对煤矿开采秩序整顿力度,共关闭各类小煤矿包括非法小煤窑6000多个。这些矿的采矿主体虽然灭失了,但造成的地质灾害仍然存在。2002年3月,晋城城区西上庄办事处夏匠村村民赵晋青,在开车去地里施肥途中,遭遇地面塌陷,幸运的是,赵晋青得以从陷进坑中的车内脱身。随后,几十个村民费了好大力气才把下陷的车子拉了上来,至今提起此事赵晋青还心有余悸。赵晋青的遭遇并非特例。据山西省政府的统计,全省采空区面积已达5000多平方公里,在采矿权主体灭失地有676个村庄受到地面塌陷、滑坡、浅层地下水疏干等地质灾害的威胁,其中201个村、4.8万户、17万农民受地质灾害威胁最大,甚至有的已经严重危及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长期以来,山西在煤炭开发、加工、转换、利用的过程中,由于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基本上是只采矿不治理、或很少治理。煤炭企业堆放的煤矸石,排放的废气、废水,对矿区周围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据有关部门调查,全省采出的54.2亿吨煤,可造成地下采空容积55000立方米,采空区面积约1300平方公里,塌陷区面积约为520平方公里,一个重点煤矿每年废气的排放量高达358亿立方米,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3.07万吨/日,烟尘排放量1万吨/日。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特别是地下采空区的大面积出现,再加上地表塌陷,大大降低了地下水位,导致重点矿区大面积水井干涸,水利设施报废和破坏,水浇地变成干旱田,粮食严重减产,人畜吃水困难,给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带来危害。中科院在对山西的调查中发现,每挖一吨煤,将导致2.48吨水资源受损,如果按每年生产原煤7亿吨计算,山西水资源的破坏总量在17.36亿吨左右。山西每年因采煤塌陷造成的危害,引发矿区周围群众不满,严重影响了农村稳定与和谐,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力争到2009年全面完成对676个地质灾害村的集中治理2007年,山西省委、省政府将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作为改善民生、促进民和、确保民安、解决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和谐山西建设进程的重要任务来抓。1月29日,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省长于幼军代表省政府向全省人民承诺要办好的十二件实事中,第八件便是实施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对采矿主体灭失地因采矿造成的村庄塌陷、房屋损坏严重的201个地质灾害村进行集中治理,让4.8万户、17万农民住上安全的房。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牵头,财政、建设部门共同组织实施。4月3日,山西省政府在太原召开了全省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动员大会,就全面启动这项工程进行了安排部署。山西省将从今年开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即到2009年,全面完成采矿权灭失地因采矿造成的村庄塌陷、房屋损坏和地下水疏干等严重地质灾害的676个村庄的集中治理任务。2007年,在资金安排上,省、市、县三级财政按5:3:2的比例将投入11.9525亿元,其中省级负担6亿元,市级负担3.5亿元,县级负担2.4亿元。对采矿权主体灭失地的201个村进行治理,搬迁193个村、31503户,修缮住房8个村、3181户,复垦旧村土地2.5万亩,打井199眼,实施灾害治理工程35项,确保4.8万户、17万农民住上安全的房,喝上干净的水。在资金补助上,避让搬迁每人补助5000元,危房修缮每人补助1200元,打井每米以平均造价补助2000元,造地每亩补助5000元。会议上,山西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薛延忠要求各市县,一要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根据不同村庄地质灾害类型和危害程度,因地制宜采取加固、修缮、避让搬迁等不同治理方式,以确保工程方案的科学性。二要抓紧推进工程实施。各市县要以年底全面完成任务为目标,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严把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各个环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要确保资金落实。农村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费主要由政府承担,受益群众适当分担。各地要确保资金及时到位,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四要抓紧建立防范地质灾害的长效机制。要根据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试点工作要求,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山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快建立防范农村地质灾害的长效机制。                                 (2007.4.11,中国国土资源报,4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