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民喝上安全水远离地方病

浏览次数:549  发布日期:2008-01-23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中国地质调查局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助力通过开展示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勘查方法、开发利用模式和新技术应用等研究,为地方病严重区勘查开发地下水,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记者范宏喜报道,“再也不喝那含氟较高的浅层水了,也告别那令人笑话的一口大黄牙了。”说起优质水,黑龙江省肇源县革志村农民张义喜上眉梢。这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助力的一个缩影。在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日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召开的“东北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及供水安全示范项目”2007年工作总结会上,大庆市国土资源局局长曲殿玉对记者说:“我市肇源县、肇州县、大同区等地的浅层地下水中含氟、砷较高,当地百姓长期饮用,引发很多疾病,其中‘大黄牙’、‘大骨节’是主要症状。通过实施地下水安全示范工程,我市近期将有9个村的38000名村民像张义一样能喝上甜滋滋的优质地下水。”承担项目实施的黑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站长冯军告诉记者:“整个示范项目结束后,将有效控制示范区的氟中毒现象,惠及百姓近10万人。”从2006年开始,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黑、吉、晋、陕、甘、宁、青、新8个省(区)选择典型地区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供水安全示范工程论证,并从中选择一些地区作为地下水勘查示范。2006年,通过在吉林省通榆县、青海省贵德县和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实施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山西省应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开展专项调查及供水安全示范可行性论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高砷地区临河区、陕西省大荔县高氟水区开展专题研究等,共完成示范井和探采结合井28眼,直接解决了1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2007年通过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山西省山阴-应县、河北省唐县,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宿县实施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在黑龙江省肇州县、吉林省乾安县、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山西省永济县、甘肃省民勤县、青海省贵南县、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勒县开展专项调查和供水安全示范可行性论证;在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平原高砷地区杭锦后旗、陕西省大荔县高氟水区开展专题研究等,完成示范井和探采结合井34眼,直接解决了1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据《全国地方病严重区地下水勘查与供水安全示范》项目实施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有关专家介绍,目前,该项目不但解决了几十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开展示范区地下水赋存规律、勘查方法与开发利用模式和地下水勘查新技术应用等研究,为地方病严重区勘查开发地下水,解决人畜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一是查清了示范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了取水的目的层,编制的示范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为地方政府进一步实施地质工程,全面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提供了水文地质依据和技术支持。二是对高砷、高氟、高碘地下水的分布与形成机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防病改水提供了理论依据。三是根据地方病区水文地质条件和经济与技术可行性,探索出了就地供水模式、异地输水供水模式和水质改良供水模式等三种不同的地下水开发与供水模式,为进一步解决饮水安全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闻链接:我国饮水性地方病涉及陕、甘、宁、青、新、晋、蒙、冀、黑、吉、辽、鲁、豫、皖14个省(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人口2588万,占全国的62%;全国已发现饮水型地方病砷中毒的省(区)11个。饮水型氟中毒一般表现为氟斑牙和氟骨症,轻则牙齿着色、缺损,重则引起脊柱、四肢、胸廓和骨盆变形,弯腰驼背,丧失劳动能力。砷中毒表现为机体皮肤色素沉着、脱色,掌跖部皮肤增厚、角化过度、溃烂、癌症等,重者导致死亡。病区群众因此生活水平低下,忍受着精神和肉体双方面的折磨。  地方病的流行不仅严重危害了病区广大群众的基本生存、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而且成为病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病区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尽快解决病区饮水安全问题已刻不容缓。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