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安危系心头浏览次数:122 发布日期:2007-08-2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安徽省国土资源部门抗灾救灾工作纪实赵黎明 刘振国 田春华滂沱大雨,淮河泛滥,这一切都注定2007年的夏天是不寻常的。在抗洪一线,在防治地灾一线,在赶赴灾区的路上,在深夜灯火通明的值班室里,都有我们国土人的身影。“他们是我们的主心骨。”这句实实在在的夸奖,是灾区群众对国土人最高的褒奖。奔波忙碌的国土人,感动了我们,感动了百姓。今年的夏天,国土人不仅仅作为国土资源管理者存在,而且作为灾难的抵抗者、大坝的守护者、群众的贴心人存在着。抗洪也是分内的事提起淮河抗洪抢险,也许有人会问:这与国土资源部门有多少直接直关系?而到了淮河,你就会发现,政府每个职能部门都是抗洪抢险的力量,国土资源部门更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有的县局直接参与了抗洪抢险。在阜南县淮河重要支流——洪河大堤上,根据县政府的安排,县国土资源局“承包”了6.5公里的保堤任务。县局50多位同志每4人一轮,24小时坚守在大堤上,巡查监测,时刻警惕堤坝出现的险情。阜南县局还成立了20人组成的抗洪抢险突击队,应急随时可能发生的抢险工作,尤其在王家坝泄洪后,随时服从调配。在行蓄洪区,记者亲历了凤台县花家湖堤坝滑塌抢险现场和险情认定。堤坝与采煤区相距几百米,是不是采煤毁坏堤坝?当地时常由于地下水过度抽取导致塌陷,是不是岩溶塌陷造成堤坝破损?还有,是不是堤坝本身不牢固引发?迅速查清原因,提供给防汛决策部门,是地灾防治专家们必须马上完成的任务。省厅地灾专家、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市地质环境监测站有关专家临时组成专家组,迅速论证了这是由堤坝本身不牢固造成的滑塌。这一结果的断定,一是为采煤企业洗脱了嫌疑,二是为防汛指挥部根据险情调抢救措施提供了依据。据资料显示,今年的洪水虽大,但“大水小灾”,其中一个重要原涸是“治淮工程见效了”。而这些工程从提出、论证到批地上马,都有国土资源部门的参与,最突出的要属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该工程位于淮河中游,跨安徽霍邱、颍上、阜南三县,加上移民迁建,共占地1.8万亩左右,使下游600多万人口不再遭受洪水威胁。按说这样的工程即使快点也要半年以上获批,而在当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努力下,该工程从报批到批复只用了3个多月时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今年淮河“大水小灾”与一系列治淮工程分不开,也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分不开。让地灾不再与百姓为伴淮南市局一位领导说:“淮河抗洪的是一线,我们离淮河远,主要工作是防治地灾,好像是在二线,但干的还是一线的活。”在大雨洪灾中,安徽整个国土资源系统的最主要任务是防治地灾,杜绝直接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发生。截至7月12日,今年全省发生地质灾害23起,比往年大大下降,很多过去的地灾隐患点已经威胁不到群众。2005年11月,安徽省办公厅出台重点地质灾害危险点治理方案,对2003年列入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86个重点危险点实施避让搬迁或工程治理。省财政专门安排7500万元用于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实际已安排9000多万元。”省地质环境处处长夏炎说。除了巨额资金投入,在建立各级地灾防治网络、地灾信息快速处理等方面,安徽也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在省厅的办公大楼门口,一台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着最新的地灾发生和防治情况,根据不同的地灾级别,所有地灾点被划分为4种不同的颜色。省地质环境处一位同志说:“全省国土资源系统都能共享这个数据库,得到最新的地灾信息。”地灾防治工作如此大规模、大投入,给群众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所有86个地质灾害点涉及的2985户10655人大部分已撤出,整体搬迁将在今年下半年全部完成。正如绩溪县华阳镇副镇长所说:“原来村民安土重迁,都不愿意搬,我们做了大量工作。现在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不用动员,都很配合。”记者在绩溪县、歙县、黄山市等一些地区看到,很多群众已经搬进了新规划村子。统一设计建设的新房延续徽派风格——粉墙黛瓦马头墙,在青山绿水间非常醒目。在黄山市黄山区三合村三门滩,村民的小楼里都有几间客房。村民告诉记者:“这里正在开发旅游项目,客房是为旅游的人准备的。”地灾防治工作的直接效果是避免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06年,安徽地质灾害次数降至361起,成功预测地质灾害26起,经济损失降至3714万元,死亡人数3人。“经过我们调查,这3人也是由于个人撤离不及时造成的,本来可以避免。”省地质环境处的同志说。今年的受灾人数和损的失更是大大降低。大灾中彰显国土人风采7月以业,安徽很多地区雨水不断,洪灾、地灾不断。但无论是淮河抗洪,还是地灾防治都少不了国土资源系统的干部职工。在很多地方,除了监测河道主堤,保护主堤内侧的一道内堤,也成了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任务。内堤里往往是当地村民自发围起来的“围子”,是大片的耕地。在阜南县洪河桥镇于沃村的“围子”里,有七八百亩耕地。虽然主些耕地是村民自己开出来的,没有计入地籍档案,但已经成了村民的口粮田。为了保住这些耕地,县国土资源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当暴雨袭击洪河,内堤危急时,由于当地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县局的4位同志就发动附近小学的教师和能劳动的中老年人到堤上帮助抢险,保住耕地。抗洪期间,环境的艰苦,反而衬托了国土人的优良作风。在阜南县洪河桥镇于沃村的临时指挥所里,县国土资源局的同志24小时值班。而屋里只有一张床,不够用就睡桌子、搭地铺。“更难受的是,夜里常常热得睡不着。”一位同志说。当然,蚊虫叮咬就更不堪其苦了。7月10日,曹集镇王老村发生提管渗水,阜南县局的同志配合武警官兵堵塞排险,一直奋战到深夜1点多,受到了县防汛指挥部尤其是当地群众的称赞。此外,阜南县局还另外组成20人的便民服务队,帮助发放救灾物品等工作。对于安徽人民来说,汛期才刚刚开始,对于安徽省国土资源部门来说,抗灾救灾仍有很多工作要做。省厅正加紧与有关部门协商,计划拿出2000万元资金用于水毁耕地复垦,并安排300万元资金补助受灾严重的群众。这无异于雪中送炭。我们期待着,安徽省国土资源部门在抗击洪水、地灾的工作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7.8.7,中国国土资源报,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