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一部两千年的“史书”

浏览次数:517  发布日期:2007-11-23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胡怡斐 胡红拴古人说:人以地名,地以人名。可广东四会的出名则是以“物”,即砂糖橘、玉器和“地下森林”出名的。四会人说,想当年他们对外交往,人家总是将“四会”当作“新会”,因为巴金先生的一篇“小鸟天堂”早已让“新会”名满天下了。四会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北边缘,始建于秦朝,是岭南最古老的县市之一,当时的岭南四大古县,四会即占其一。“四会”名称的由来,更是得益于“江河”的“恩赐”,因为,珠江最大的水系西江、北江和支流绥江、龙江,在此交汇,“四会”之名也就流传了下来。这“丰盛”的水系,自然为四会的“金屋藏娇”,为“地下森林”的“储藏”,提供了优良的条件。龙甫的位置,在四会城区西北的一片开阔原野中,北江、绥江舒缓的“巨臂”,轻柔地拥抱着这方沃土。低缓的小丘陵,翠珠样的小水塘,碧毯状的稻田,将龙甫的田园牧歌演绎在惬意无限的清风中。而之下的一片低洼湿地,就是“地下森林”的所在地了。眼前首先呈现的是平躺在一片野草丛中的古老巨木,几条屈曲有力的枝桠,支撑着数丈长、人腰般粗细的乌黑树干,那姿态确似被岁月压弯了腰肢的老农抬头奋力一呼……古木旁20余米处的一个数百平方米的浅坑,即为“地下森林”的“原始居住区”了。据说,这最初的发现,来自于当地农民挖鱼塘时的一次偶然所得。如今这一发掘现场,成了古代“佳丽”们展示风采的“T形台”。T形台上最引人注目者,当是几棵直径两米多的古木树桩,蔓延的根茎蜿蜒在泥土的缝隙间,纵横交错,吸吮、喷吐着历史记忆的语言。而那布满皱褶的肌纹,则用无言的词话述说着岁月的沧桑。据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的专家们说,我们见到的龙甫“地下森林”,只是整个四会地底埋藏几千年的古树资源的“冰山一角”,事实上,它的埋藏面积曾达几百平方公里,埋藏树种以水松为最多。在当地随便找一个较为开阔的地方,向下挖几米就会挖出许多水松。说起水松,人们是不会陌生的。这种产于我国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四川等地的落叶大乔木杉科植物,早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喜生于水边湿地或沼泽地,材质轻软、耐腐力强,是我国特有的古老植物。这种树,对于研究杉科植物系统发育、古植物学、古气候学有着十分得要的科学价值,是不折不扣的国宝级树种。目前,真正野生的水松树,基本绝迹,已经很难找到了,而惠州罗浮山九天观前栽种的几棵树龄三四百年,树径约50厘米~60厘米的水松等,当属几处为数不多的国宝级展现。不过,就是这样大小的水松树,在植物学领域,也是相当的珍稀了。而四会出土的水松树干,直径达两米以上的比比皆是,这些“国宝”,不仅见证了岭南水乡的岁枯岁荣,还见证了山河巨变化过程,可以说是难得一见的记述环境与气候变化过程的“史书”。国外学者曾利用埋藏在地下的古木推断出8000年前英国海平面的变化历史,并研究出了当时的气候变化一事,可谓成功的范例。而四会“地下森林”的发现,同样为研究华南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变化,提供了难得和条件。四会一地的地形为三面环山,南面是通向珠江三角洲的流域冲积小平原。古时候的四会更是一个河流纵横,湖泊密布的盆地。广州地理研究所曾做过一项颇有意思的调查,他们发现四市城区、龙甫、贞山、大旺、大沙、石狗等地的地下“地下森林”分布相当丰富。可以说整个四会城区就是“躺在”“绿色的海洋上”,因为其地下的“地下森林”虽“海洋”式的显现,且层次清楚、保存完好,为目前广东发现最大面积的连片“地下森林”。四会发现的“地下森林”至少可分为两层,上层距今约500年,下层距今约2000年左右。有专家认为,四会“地下森林”中水松的两次大面积“全军覆没”,应是气候突然变冷的缘故,这可为华南地区气候与环境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因为,科研人员可以从古木清晰的树木年轮中,精确地计算出树木的年龄,同时,更可从其蕴藏的生长期内每年(甚至每季)的气候与环境信息中,得到科学的数据信息。而通过树轮的宽度,可以对气温、降水量等因素进行科学的重建,通过树轮纤维素碳氢氧同位素也能反映出气候变化的真实情况。面对这些卧居在荒野的“国宝”,我们对它“归宿”的担忧也在自然而然间产生。当地的负责人告诉我们,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对此的保护,四会市政府已与中山大学岭南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签约,将联手开发、保护该市沉睡在地底几千年的古树资源,并以此规划建立一个世界上最大的连片“地下古树公园”。多位专家教授在考察了龙甫这里的“地下森林”(古树群)后,认为利用这些古树将可以重建近数千年来的气候环境变化的历史,为预测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科学依据。他们还说,如此大面积密集分布的古树群是十分罕见的,是非常珍贵的自然遗产,可以早报国家地质公园或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可以想见,四会的这片“地下森林”,将吸引更多人的目光,让人们得以窥见过往的悠长岁月。                 (2007.11.12,中国国土资源报,5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