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浏览次数:578 发布日期:2008-07-21 分类:综合——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纪实 张 晏 叶苑鹃汶川大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大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使广大灾区人民远离地质灾害的梦魇,国土资源部在接到地震灾情后的第一时间,就迅速作出了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的重大部署。这是一场空前艰巨的战役,这是一场不可言败的战役,这是一场使命神圣的战役。它的号角响亮而有力:全面防范次生地质灾害,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战!国土资源部组织了108个地质灾害排查组,上千名地质技术人员和专家,奋战在四川、甘肃、陕西108个县市,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536处,其中崩塌3619处,滑坡5899处,泥石流1054处,其他地质灾害1964处。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指出:“抗震救灾是国家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我们要从抗震救灾需要出发,从业务基础和部门职责出发,从深度和广度上多想一想我们能为灾区做什么,出主意,提建议,想措施,力尽所能,在抗震救灾中充分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在国土资源部有力、有序的组织和指挥下,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人员知难而进,化险为夷,为劫后余生的灾区人民营造出了安全的环境。地灾隐患一触即发 防范任务空前艰巨“范围广、程度深、危害大、持续长”,是专家们对汶川大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特点的描述。汶川大地震发生在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断裂带,重灾面积达 10万平方公里。这个区域是我国地质灾害高发区。国土资源部此前对受灾区域的41个县市进行过普查,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近5000处。这些地灾隐患威胁着数十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许多地质灾害隐患点已经成灾,巨大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许多建筑物倒塌、人员大量伤亡,公路、铁路、桥梁、通信等大量基础设施被摧毁,给灾区带来了巨大损失。随着大地震导致山体稳定性降低,加之余震不断,灾区进入主汛期后,降雨量增加,大量地质灾害隐患点还在继续生成,极易引发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给灾区人民生活安置和救援人员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决不能让地质灾害再给灾区带来新的创伤!在严峻的地灾形势面前,国土资源部在全系统紧急总动员,周密部署做好地灾防治工作。灾难面前临危不乱 指挥调度井然有序尽管没有亲历地震发生时的山崩地裂、地动山摇,但是在获悉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起,国土资源部领导和全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就与灾区人民紧紧连在一起。按照特大地质灾害险情,国土资源部立即启动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由徐绍史部长任组长的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连夜召开会议,部署抢险救灾工作。决定:在四川成立前线指挥部,会同当地国土资源部门,与当地政府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密切配合,协助抗震救灾。重点做好航空遥感影像获取和解译工作,全面掌握和评估灾情,圈定地质灾害隐患区,为防范次生地质灾害和恢复重建服务,为相关部门和地方提供服务。立即派出专家组分赴四川、重庆、甘肃、陕西等地震灾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当然,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做好地震引发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务必做好应对工作,立即派出专家组赶往地震灾区,组织开展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灾民集中搬迁点应急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做好应急抢险工作。在随后的10多天时间里,国土资源部又先后向全国各省(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与地勘单位发出3个明传电报,要求迅速动员起来,发挥优势,心系灾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人员、勘查监测设备等支援工作。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生命大救援中,一场紧锣密鼓的地灾防治之战也巳打响:空中,“天眼”显神威。通过航空遥感拍摄和卫星遥感数据解译,一张张记录着地震灾区公路损毁、房屋损坏、堵江、崩塌流、堰塞湖和潜在地质灾害等信息的航摄影像图、解译报告等资料,不断送往抗震救灾后方指挥部和前沿阵地,为抢险救灾和地灾防治提供了权威决策依据。地面,勇敢的地质队伍在行动。紧急赶赴灾区的专家组与灾区国土资源部门的同志们一起,同心协力,深入灾区开展应急排查和动态巡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协助地方制定应急抢险方案,努力保证人民群众和抢险救灾人员的安全。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推进以及汛期降临,地灾排查避险工作告急告紧。由于地质灾害涉及灾区每一个城镇乡村,点多面广,许多乡村道路、通信不畅,加之余震多、降雨多,排查任务艰巨,困难重重。抗震救灾是一场战斗,决不允许贻误战机。面对严峻的考验,国士资源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当机立断,决定举全系统之力,动员一切力量和手段,采取统筹安排、对口帮扶、地方配合、包县市工作、自备装备给养的办法,从非震省(区、市)迅速抽调技术人员支援地震重点受灾地区。5月20日,国土资源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的紧急通知》,各地热烈响应,纷纷请战。次日,就有25个省(区、市)800多人报名请战。按照部的统一安排,重庆、湖北、湖南、河北、云南、广西、江西等7个省(市)国土资源厅(局)和中国地调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324名专家技术人员,赴四川21个县(市)对口开展援助排查工作。随后,又从福建、内蒙古和北京抽调82名专家,到甘肃文县、武都、舟曲三县(区)开展援助排查工作。陕西也发动省内地勘队伍按统一要求开展工作。灾情如战事,军令如山倒。在保卫灾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战斗中,担负着应急排查任务的地质工作者,被业内尊称为“壮士”。他们的任务很重——要对威胁县城、乡镇和村庄、灾民临时安置点和救援人员集中区、重要流域、交通干线和重大设施等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要开展危险性评估,提出除险措施,指导地方组织群众避让;要协助恢复和健全群测群防体系,加强监测和预警;要制定灾区次生地质灾害防治方案;要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选址依据。他们的时间很紧——要在6月15日前完成重点灾区地灾隐患应急排查任务,指导地方做好应急避险,同时为灾后重建服务。而对他们的要求却不低:必须向每个受灾县市提交“一张图一张表一份报告”的应急排查成果。这也是国土资源部在这项工作中的统一技术规范。随着汛期降临,地灾防治任务更为艰巨。国土资源部又分别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山区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省(区、市)和地震灾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做好监测预警工作。5月30日,国土资源部又召开了全国主汛期与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临危受命不畏艰险 成功避险捷报频传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人们难以忘怀那些在灾难中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身影:解放军官兵,人民教师,医务工作者,志愿者……然而,人们或许忽略了,在抢险救灾的紧要关头还活跃着另一支临危受命不畏艰险的队伍,那就是以地质灾害排查为己任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和地质工作者。5月14日、15日,专家组在四川省青山县红光乡发现了一个特大型岩质滑坡。滑坡在地震作用下下滑,冲人前缘的清水河,形成滑坡堆积坝,并堵断清水河形成库容量约500万~700万立方米的堰塞湖,存在局部甚至整体演坝的可能。当时下游的关庄镇是青川县清水河流域地震灾区的主要临时安置区,安置灾民以及抢险救援部队官兵、医护人员3000余人。工作组紧急建议,迅速疏散避险,并加强溃坝可能性及抢险方案的论证。5月17日,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组织的地质灾害调查巡查组,发现青川县城后山狮子梁乔庄断裂带上的松散土体出现变形裂缝。初步判断,该变形体一旦发生崩塌、滑坡,将对斜坡以下灾民安置点300余人以及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当地政府划定了危险区,设立了警示标志,5月18日晚将受威胁的所有人员全部撤离。5月19日发生余震,该变形体发生部分崩塌、滑坡,无人员伤亡。在唐家山堰塞湖的排查避险中,国土资源部门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据部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同志介绍,在5月16日凌晨,国土资源部就接到四川前线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紧急报告:“经对台湾福卫二号卫星5月14日图像资料初步解译,距北川县城上游3.23公里河道南侧唐家山段,因地震形成宽500米、纵向750米的巨型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估计滑坡体厚15米~25米,滑坡方量600万~1000万立方米。堰塞湖坝底高程710米,回水尾水高程750米,最大水深40米,长9公里,宽200米~250米,估算库容3000万~4000万立方米。此堰塞湖对北川县城及其下游构成巨大威胁。”这一宝贵信息,迅即被告知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以及水利部,对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抢险工程的及时实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提及的是,在这次地质灾害排查的紧急动员中,国土资源部提出了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恢复和健全灾区的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实践证明,让人民群众具备一定的防灾意识和技能,是从根本上减少地灾危害的有效办法:四川省石棉县。暴雨来临时,专门看守泥石流沟的村民发现泥石流前兆,立即发出警告,一个小型水电站职工及时撤离。5月24日午夜,泥石流发生,摧毁数间民房及电站,无人员伤亡。四川省芦山县中国地调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的应急调查队在太平镇发现一处2200方危岩体,威胁约145名居民安全,立即通知当地政府,于5月27日采用爆破方式成功清除了危岩体。四川省广元市。5月16日下午,发现利州区宝轮镇苍溪村斜坡后缘出现裂缝,并在不断加宽。区国土资源局立即通报险情。疏散村民。18日凌晨,400多万立方米体积的大面积滑坡发生,摧毁50多间房屋,掩埋了大量农田。然而,无人员伤亡。与此同时,由国土资源部制作、印刷的200万份《地质灾害预防指南》宣传折历和20万册《地质灾害预防32问》,陆续送到地震灾区,发放到灾区群众手中。l万套地质灾害无线报警器也送到了灾区一个个地灾隐患点。虽然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业已结束,各路地质人员陆续返回了原单位,但他们所付出的种种艰辛,党和政府不会忘记,灾区人民将永远铭记。(2008.7.1,中国国土资源报,1-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