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真情诠释科学救灾

浏览次数:550  发布日期:2008-07-07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中国地质科学院发挥专业优势抗震救扫描 张丽华  张  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注定是一个被历史铭记的时刻。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举世震惊。灾情就是命令!作为社会公益类地质科研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他们用最有力的行动忠实践行了“科技救灾”的责任和使命。第一时间做了部署地震发生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立即行动起来。一方面组织专家第一时间赶赴震中进行科学考察;另一方面立即组织专家分析汶川大地震的发震动力学背景和条件。5月13日,经向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请示同意后,中国地质科学院立即组建了以地科院副院长董树文为组长的汶川地震活动断烈调查组,并纳入国土资源部应急办统一指挥。当晚,专家组即完成了汶川地震构造动力学分析,地质力学所地应力观测站完成了震前汶川地应力变化数据的整理。14日,《汶川地震发生的机制及背景》和《震前地形变征兆》两分报告即呈报给国土资源部。15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召开了“汶川8.0级大地震地的构造背景”学术研讨会。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地科院网站设立了“四川汶川地震专题”,及时向社会反映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院系统有关抗震救灾工作的部署和相关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等。深入地震为区提供技术支撑“在灾区的几天,我们处于极度亢奋的状态,每天野外工作13小时以上,白天出去考察,晚间回到驻地第一任务是整理考察资料,每天只睡3小时~4小时的觉。我们不觉得困和饿,特别是发现地震破裂和地表变形时就一下子扑进去,什么似乎都不存在了。全体队员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完成了考察任务。”这是汶川地震活动断列调查组一个成员向记者讲述的。地科院先后组织多个调查组深入灾区一线,过行调查研究。第一批最先进入震中的汶川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共向国土资源部发回4份考察报告,初步研究确定了发震断裂和地震发生机制,为国土资源部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做出应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地科院的20多位专家多次参加地调局召开的灾情分析会议,参加地调局紧急成立的地质灾害遥感信息获取与数据处理工作组,完成了重灾区几十个县的地质灾害解译及评估、专题图的编制工作。5月21日,由温家宝总理直接领导的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立,中国科学院院士许志琴受命担任专家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赵文津、董树文、张岳桥、廖椿庭、吴树仁等5位专家担任委员,分别承担南北带地震、地城机理、次生灾害等调查研究任务,为国家抗震救灾决策服务。水环所组建的应急水工环调查评估专家工作队第一分队不辱使命,共提交给水利部抗震救灾指挥部绵阳堰塞湖前沿指挥部6份堰塞湖调查的文字报告,所提建议均已被采纳,用于堰塞湖的监测、治理工程设计和施工。截至目前,力学所牵头的国土资源部“汶川强震活动断裂调查与灾区重建场址稳定性评价”科学调查工作组,部分小组已完成任务:初步提出了北川县城新址有关调查报告;提出建立地震地质保护点和博物馆的建立地震地质保护点和博物馆的建议;初步提出目前科学钻探的选址建议——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和虹口乡八角庙地区两个地区;建议在对主要发震断裂(映秀—北川断裂)进行科学钻探的同进,考虑补充对灌县(都江堰)—安县断裂实施浅钻的计划。目前,大量调查和监测数据有关地质图件和分析结果提供给有关规划部门,以满足灾后重建规划需要和地震科学研究的需要。发挥专业特长 服务社会公众“我们不能阻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但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调查灾害隐患,提供预防地质灾害的技术指导。这是地质工作者的责任。”在大地震发生后,吴珍汉、张岳乔、吴树仁、彭华、吕古贤、易明初、马秀敏、安美建、冯梅等多位专家分别利用中央电视台、国土资源部震区视频、国土资源部网站、地方电视台等媒体为公众讲解地震机制、次生地质灾害及防灾知识等。赵文津、肖序常、董树文、龙长兴等多位地质专家在第一时间接受记者采访,解答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汶川地震活动断裂调查组在震中调查期间,还应当地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和村民的请求进行了地质灾害调查和北川新县城选址调查工作,及时向有关方面提出了防灾建议和北川新县城选址建议。调查组手把手地向村民传授滑坡等地质灾害的简单监测方法,为地方政府和灾区群众提供专业指导。“只要是抗震救灾需要,我们随进可以顶上去。不管是到灾区一线,还是后方提供支持都可以。”这是一位地质科技人员在院党委组织的“抗震救灾交流大会”上的肺腑之言。地科院水环所、力学所、物探所的所长们身先士卒。深入一线指挥工作,在后方科技人员积极提供的需的专业技持。他们临危受命,承担重任;他们主动请战,深入震中。他们不辱使命,舍小家而为大家,争分压秒地忘我 工作,履行着地质科技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展示着地质科技工作者的动人风采。                                   (2008.6.24,中国矿业报,A1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