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盐碱地整理新模式达国际先进水平

浏览次数:520  发布日期:2008-10-31  分类:专业领域/环境地质/勘查
改排为蓄  水地共处  和谐生态成果通过专家验收,对我国干旱缺水地区盐碱地治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编者按 土壤盐碱化是世界旱地农业面临的四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盐碱地蕴藏着巨大的生产经济能力。治理和开发利用盐碱地,对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用巨大,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在完成耕地占补平衡、土地整理任务的同时,不忘科技创新,采取产、学、研相结合的新机制,在卤泊滩地区历经10年实践,探索出“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盐碱地整理新模式,将传统盐碱地治理模式的以“排”为核心改为以“蓄”为核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我国约有5.2亿亩盐碱地。当前盐碱地综合治理普遍采用的模式是“淡水压盐、灌溉洗盐、排走盐碱水”,黄淮海平原盐碱地改造工程就是这方面的范例。然而,在我国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这一传统模式因为水资源和资金成本而很难推行。陕西创造的盐碱地整理新模式,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适合当地资源禀赋的好办法。这一成果是土地整理科技创新之树上结出的硕果,是创建科技创新新机制的成功实践,为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地区盐碱地整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意义重大。(记者  吴  晔  张亚莉)10月7日,由陕西省科技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会上,《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综合治理的和谐生态模式研究与实践》成果通过了专家鉴定。鉴定委员会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仑等组成。鉴定意见称“成果总体达到了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此成果是由陕西地产开发服务总公司和西安理工大学共同完成的。卤泊滩土地整理项目是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国土资源部耕地占补平衡异地开发的第一批土地整理项目。在近十年的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新增了10200亩耕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为盐碱地整理探索出一条“改排为蓄、水地共处、和谐生态”的新模式。金秋十月,专家们站在陕西省富平县卤泊滩土地开发造田工程现场,成片成片的玉米长势喜人,棉田里,农民正忙着摘棉花,有的已在地里为冬小麦播种作准备;不远处忽然传来孩子们的欢呼声,原来,一条鱼又上钩了……看着眼前的场景,谁也想象不到,1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冬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种树树不活,种草草不长”的荒滩。在对治理现场进行考察并听取了有关成果汇报后,鉴定委员会专家对这一新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一致认为该成果治理模式有突破,理论研究有创新,工程实践有成效,对干旱缺水地区盐碱地治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意义重大。成果在以下方面有创新:其一,新模式将盐碱地治理的核心由“徘”改为“蓄”,视盐碱水为宝贵资源,根据蓄水沟水位高低和水中盐碱浓度高低,依靠小范围内微循环加速水盐交换,改变土壤中盐分分布,逐步向下压盐改良耕地;随着降雨、灌溉退水、地下水上等的自然变化,逐步修复生态。其二,新模式揭示了重度盐碱地治理中蓄水沟在蓄水条件下的循环加速压盐机理,重点研究了蓄水条件下,土壤—水体界面之间盐分运移规律。从空间水地分布上,分析了水地比例、水量和盐量的变化;从时间跨度上,分析了年际丰枯、年内季节变化规律。对非饱和层,建立水盐运移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饱和层,进行室内实验和数学模拟,以揭示卤泊滩区域水盐分布和平衡机理。其三,新模式建立了工程优化设计换型,提出了工程实施框架和措施体系,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置,蓄排结合、工程调控,水地共处、动态平衡,综合治理、和谐生态”的理念,通过建立工程蓄排优化设计模型,合理规划布置工程;提出了“模式—工程—措施—技术”四位一体的实施框架和“工程—生物—农业”的措施体系。将工程措施与生物增施结合实现综合治理,通过“人工—自然”二元措施把重度盐碱地改造成为正常农耕地。卤泊滩盐碱地治理工程得到国土资源部,陕西省委、省政府、省人大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自项目立项起,就将该项目确定为省级示范项目,在组织领导、技术指导和资金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保证并促进了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行关负责人士表示,今后,该省还将在这一模式的深度、广度,以及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方面作进—步的研究和探索,为全省乃至全国盐碱地治理提供成功的借鉴。(2008.10.15,中国国土资源报,1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