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千年古镇的地质安全

浏览次数:488  发布日期:2008-12-22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重庆南江工勘院洛碛镇迁建勘察纪实□  白文起  刘兰宁  赵海燕“告别千年古镇,拥抱美丽家园”,悬挂在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的这条标语如今变成了现实——洛碛镇居民从地灾频发的洛碛古镇搬进1公里外的廖石塔新镇。搬进新家的洛碛镇居民脸上笑开了花,而和他们一样高兴、欣慰的是重庆市地勘局南江工勘院的技术人员们。因为,他们为古镇地质安全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三峡蓄水,千年古镇面临一系列地质环境问题位于三峡水库库尾段的洛碛镇,具有1700多年的历史,镇区面积0.4平方公里,人口1.3万余人,沿江有码头、泊位10余处,是长江重庆段的重要港口和集镇之一。这个镇建在长江I级阶地和高漫滩上,地表高程170~182.6米。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深挖洞,广积粮”,镇上挖了很多人防硐室,地面塌陷日益凸显。1994年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上马,按设计确定的正常蓄水水位175米方案,洛碛将三面环水,淹没面积为0.17平方公里,属于三峡工程浸没区。三峡水库蓄水,人防硐室塌陷将会更严重,再加上地下水浸没还会引起低洼地带沼泽化以及地基土变形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三峡工程建设进入倒计时,洛碛古镇浸没区的工程治理必须抢在三峡水库蓄水175米之前。然而,要不要治理、能不能治理、怎样治理,都需要工程勘察提供依据。南江工勘院受重庆市移民局委托,承担了洛碛镇浸没区治理详细勘察。详细勘察,人防工程调查列为重点该院抽调了最强的技术力量,最好的仪器设备,组成阵容强大的技术队伍,进驻勘察现场。经调查,技术人员发现洛碛镇地质环境比较复杂。西侧山体存在小型基岩滑坡;水库水位上涨,地下水浸没,又引起地面低洼地带沼泽化、地基土变形等。但更棘手的是地下硐室。这些地下硐室年久失修,导致地面不断出现塌陷,形成严重地质灾害。南江工勘院把人防工程调查列为勘察重点。地下室没有分布图,垮塌严重,用常规方法测量地下室的分布及对地面影响程度,难度极大。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实行多专业联合作战,采用地震映像法和浅层地震面波法,根据频散曲线的变化规律与地质条件、岩土介质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了地下硐室及塌陷区的空间分布。资料表明,洛碛人防硐室的顶底板均为粉质黏土,主硐长800米,高2.7米,宽2米,近于水平,洞顶及两壁为条石衬砌。支洞长短不一,多为自然裸硐,硐高2.1米,宽1米,共46个,总长1415米。项目组除了重点调查人防工程破坏产生地面塌陷外,还对坍岸破坏、滑坡以及地下水浸没引起的低洼地带沼泽化、地基土变形等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进行系统调查。攻克难题,提出洛碛镇整体搬迁方案洛碛的地质环境问题多,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给工程勘察带来很多技术难题。洛碛镇漫滩和I级阶地上部主要为粉质黏土和粉砂土,下部为砂、卵石层。在这样的地层中采用常规方法钻探,钻头转,卵石跟着转,一提钻,孔壁又坍塌了,耗时费力,钻探效率极低。后来,技术人员自己研制了偏心潜孔锤跟管钻进新工艺,工效一下提高40倍,材料消耗降70%。三峡水库蓄水,洛碛地下水位抬升。为了对地下水位与长江水位变化引起浸没问题进行研究,技术人员布置了18个钻孔,分别抽取上层、砂、卵石层和基岩地下水,作稳定流和非稳定流抽水试验。科学评价地下水的浸没危害,计算地下水壅高是关键。为计算准确、可靠,技术人员不仅运用解析法、回归分析法两种常规计算方法,还采用数值法计算机模拟及综合分析法,相互比较、验证。几种计算方法的结果均表明,水库蓄水达175.5米时,洛碛地下人防硐室都将遭受地下水淹没,而且三峡库区蓄水后,地下水位抬高,地基上极限承载力将大大降低,降幅达32%,严重威胁建筑物稳固及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勘察,南江工勘院对洛碛镇作出了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提出了从人防硐室的工程技术处理到库岸防护、围堰、沟谷拦挡坝、大面积填土、地基改良等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方案。在勘察的基础上,他们还开展了洛碛镇浸没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与搬迁的可行性研究,从工程的风险性、工程的难易程度、投资估算、社会经济效益以及民情等进行评估,提出了洛碛整体搬迁的推荐方案。重庆市政府通过比选,采纳了南江工勘院的推荐方案,作出了洛碛镇整体搬迁的决策。(2008.12.11,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