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金城”地质安全

浏览次数:506  发布日期:2010-02-24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灵宝市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建设工作纪略    灵宝市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的河南省西部边陲,地形地貌呈现出“南为中低山区,北为黄土丘陵”的特征,境内小秦岭矿区是全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由于地质环境条件复杂,形成了众多的自然地质灾害隐患;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和矿区大规模的黄金矿产开发,引发了较多的人为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影响了当地矿山的生存和经济的发展。 灵宝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有效治理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使灵宝市的地质灾害应急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逐层签订责任书,实施规范化管理 为加强“十有县”建设,灵宝市建立了以主管市长为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灵宝市地质矿产局负责日常工作的组织协调,各乡镇政府、有关成员单位以及重点矿山企业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形成了完整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体系。2009年初,为了准确掌握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确定年度防治工作重点,灵宝市政府组织各乡镇、成员单位和矿山企业,发动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调查。根据调查排查情况,灵宝市地质矿产局会同交通、水利、建设等部门拟定出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报市政府发布实施,确定了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各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责任人和防治工作措施。 为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灵宝市先后制定完善了《地质灾害隐患排查调查制度》等11项制度。在汛期,市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成员单位领导带班值班,组织工作人员,发动基层群众,对灵宝市地质灾害隐患区进行了拉网式调查排查,并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巡回检查,确保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正常运转。    强化多种手段,建立群测群防网络 近年来,灵宝地矿局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共举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18期,培训乡镇、村干部1086人;联合团市委、教体局在中小学校开展“保护地球,保护家园”签名活动两次;会同电视台制作、播放地质灾害防治专题片12次。通过宣传和培训,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群众的忧患意识和警觉性进一步提高,防灾避险意识明显增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从2004年开始,灵宝市先后建立完善了从市到隐患所在组点的群测群防网络,对每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确定了市(县)、乡(镇)、村(矿)、组(点)群测群防责任人。2009年,确定市级监测人员9人,乡(镇)级监测人员13人,村(矿)级监测人员58人,组(点)监测人员58人,将全市所有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纳入监控范围,重要隐患监测面达到了100%。 为了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有效监控,2008年以来,灵宝市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中心,在充分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滑坡体进行了科学论证,投资500余万元,采用高科技手段,对大湖滑坡体实施远程智能监控,该系统准确感应滑坡体内部应力变化,通过无线发射装置把采集到的数据传到室内,通过电脑转换为直观的预警预报曲线,监测人员和北京的专家可以随时对曲线的变化进行会商,提高了滑坡体预警预报技术。 加大资金投入,确保防治效果 自2007年开始,灵宝市政府将地质灾害监测预防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拨付经费80万元,主要用于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群测群防人员培训、基层监测员补助以及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等;2009年给地质灾害点所在乡镇拨付监测经费10余万元,主要用于基层监测员补助、警示牌设置、地质灾害宣传、抢险救灾专用发电机以及高架照明灯等。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灵宝市积极探索拓宽地质灾害治理资金筹集渠道,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压力。督促有关乡镇政府、市直有关部门,多方投入资金累计2100余万元,先后对尹庄镇的槐洼村、寺河中心小学、函谷关镇的王垛小学、阳平镇的大湖峪口等受地质灾害威胁地区实施了整体搬迁,累计搬迁1260余人。 灵宝市实施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办理实施办法》,督促矿山企业自筹3856.1万元,积极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积极申请国家地质环境类计划项目,累计申请资金6040万元,初步改善了矿山地质环境。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