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让规划铺在坚实大地上浏览次数:404 发布日期:2009-01-05 分类:专业领域/城市地质 高慧丽 何中发 袁炯熙上海,正在向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目标迈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这里实现梦想。但是,这片土地能否担起这日益沉重的负荷?为此,上海地调院完成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并开始建设动态监测网络。今日上海,已经是繁华的代名词。无论是人民广场的林立楼群,淮海路上的香车宝马,南京路上的熙来攘往,抑或是正在逐渐成型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都让越来越多的人将梦想投放在这里。然而,当城市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的时候,我们开始担心脚下的大地是否能承担起日益沉重的负荷,全市6878平方公里的土地生态环境状况到底如何,这座让世界瞩目的城市,到底扎根干一片怎样的土地?2004年4月,国土资源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和安排了《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作为其下一个重要子项目,《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也在2004年下半年正式启动。检测海量样品——为系统完整地研究环境地球化学问题做好数据储备《上海市三维城市地质调查》项目正式签署以后,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小组随即展开了艰苦的野外采样工作。为了严格遵守1:25万调查规范,在近7000平方公里的工作区内,项目组必须做到每平方公里采集1个样品,在中心城区还加密到每平方公里2个样品,浅层地下水样品与地表水样品以每16平方公里采集一件为标准。野外工作项目组共采集包括土壤、湖泊沉积物及近岸滩涂在内的1万多件样品,测试指标达到54项,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样品近1000件,测试指标达到35项。对上海进行如此全覆盖、多目标的地球化学调查,这还是第一次。其目的是对上海市水土体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评价,并针对某些地球化学异常区进行异常查证与评价研究。为了更好地了解申城土地的生态状况,项目组还对上海一些特定城市功能区进行了系统采样调查,包括典型工业区、生态住宅规划区、垃圾处置场等,采样的密度最高达到每平方公里400件,而测试指标最高达到260余项。针对上海市城市发展的特点,另外还开展了重工业区土壤及地下水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生态住宅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与地球化学关系、农用地分等定级及标准样地评价中地球化学指标选择、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评价、垃圾处置场环境地球化学异常剖析、后备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评价、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生态风险评价等专项研究。初步获得了上海市土壤、地下水、湖积物、滩涂等环境介质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所获得的原始资料及成果已经进入信息系统。解决了上海市没有系统完整地球化学资料的难题。今后,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问题的研究拥有了海量的数据储备,而政府作决策的时候,也有了一个坚实的信息服务平台。给出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确保城市规划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土壤环境的全面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股作为老工业基地,城区及城郊部分地区土壤的调查结果还是呈现出多项指标的富集。就目前而言,土壤生态环境改良仍然是世界性难题,眼下尚不可能对土壤修复采取专门的治理措施。但是,通过对土地进行分类使用,增加地球化学评价指标,可以间接达到改良土壤环境的目的。例如,中心城区要建生态小区,可以规定住宅用地必须达到一定的地球化学质量等级,实现治理该地块的目的。这次环境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上海住宅小区大量的土壤现状基础数据信息,包括土壤重金属类、有机化合物类、放射性等指标的含量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项目组初步拟定并且筛选出上海市生态住宅建设地质环境指标,制定初步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如何与土地利用规划进行有效的衔接一直是该领域需重点思索的问题之一,项目组在这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相关成果已应用到农用地的分等定级及标准样地建设当中。地球化学与农用地分等的衔接主要难点在于评价单元的对接和评价指标的选择,在评价单元上前者为规则的网格状,后者则为不规则多边形状;在评价指标上前者主要为地球化学系列指标,后者目前暂为考虑土壤生态环境指标。通过一定的方法技术将区域性土地生态环境参数赋予每个不规则的农用地评价单元,可以较好解决评价单元的对接问题。将地球化学综合评价指数作为一个增加的独立指标并给予一定的权重参与农用地分等计算中,可初步优化评价指标的选择难题。该项研究成果对于进一步完善农用地质量评价方法,提高农用地质量等级划分的科学性具有一定意义。垃圾填埋场的水土环境状况是这次调查的另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填埋的处理方式,本次调查主要从地球化学角度对垃圾填埋场及其对周围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状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元素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初步研究了填埋场不同功能区部分重金属元素及有机化合物指标的富集、转化、迁移规律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合评价垃圾填埋场对周围土地及地下水的环境风险,并对处置措施等提供地球化学方面的技术支持。为今后开展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与评价提供了宝贵经验,其成果针对性强,并已得到了应用。此外,项目组还根据上海土壤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将上海的土壤环境质量分为四大类,对各类区内的土地利用规划及土地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具体的对策措施和建议。本次调查的绝大部分成果,可为今后土地利用规划及城市规划的适宜性和有效性提供了地球化学方面的技术保障。构架土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网——让土地资源由数量管理转向数量与质量管理并重成为可能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上海曾经开展过多次土壤调查,但是大都集中在农用地地区,而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及近郊新城区的土壤环境状况缺乏了解。同以往的调查研究相比,这次开展的环境地球化学调查的系统性强、应用面广,充分体现了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的特点。2008年3月9日,《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成果通过专家评审。评审组专家认为,该成果系统地获得了上海表层土壤、深层土壤、浅层地下水的高精度测试数据,研究了土壤元素含量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建立了上海市众多元素及指标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背景值、有效态的平均值,编制了上海市土壤地球化学图集等系列图件,开展了针对典型工业区、生态住宅等领域的应用研究,为上海市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污染土地修复和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全新的基础地球化学资料,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故被评为“优秀”级。目前覆盖全市所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地环境质量动态监测网正在构架当中,并已在相关区县进行试点研究,上海市环境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项目所获得的全新的成果为土地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与质量管理并重方面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12.23,地质勘查导报,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