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入地工程 科学防灾减灾

浏览次数:591  发布日期:2009-05-27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汶川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国家重点工程——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公布了一系列重大发现,揭示出发生在北川—映秀断裂带的那场空前剧烈的地壳运动的初步模型。实践证明,推进我国入地工程,对科学防灾减灾,特别是对我国这样地震多发国家的防灾减灾极其重要。 地质学家认为,预测地震的主要困难之一,是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深部探测水平落后,是我国地学研究水平不高、资源探测技术落后、灾害预报能力较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久,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专家适时提出了进行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的建议。对此,党中央、国务院迅速批准实施。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地震发生后,通过科学钻探研究地震断裂和地震机理,也是世界上最快回应大地震的科学钻探工程。 预测地震的另一大困难,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大地震是一种稀少现象,限制了作为观测科学的地震学的发展。因此,罕见的大地震是地震科学取得突破的重大契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最新数据表明,截至5月10日,科学钻探一号孔已钻进孔深741.5米,实物样品初步揭示出北川—映秀断裂带的规模,585米深处厚20米的断层泥,是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隆升的最好记录。 我国推动地震科学研究,不仅要重建汶川大地震模型,而且要探索这一举世闻名的地震断裂带的周期规律性。数据显示,通过钻探,在720米深度内的相关岩层上,发现了20余条形状不同、规模不等的古地震断裂带,为地震活动周期提供了科学证据;项目实施以来,通过对3000多次余震的监测以及钻探流体监测,初步发现氦、甲烷和氡流体异常,与余震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研究地震与流体异常关系提供了有效依据。 汶川大地震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从地震学角度认真总结、研究,也可以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有助于地震科研工作者在地震预报、震害防御、工程地震、组织管理、地震基础研究等方面实现突破。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地球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是从今年世界地球日才开始启动的,已经落后欧美国家很多年。美国1970年实施的计划已进入第二轮地壳探测,已制作出美洲大陆6万公里地壳反射地震剖面。而我国目前完成的剖面只有4500公里,是美国的1/15,英国的1/8,俄罗斯的1/5。显然,我国的地球深部探测需要加快步伐。                                          转自国土资源网 2009年5月26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