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地质灾害防治实现“六到位”

浏览次数:601  发布日期:2009-07-31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近年来,山东省莱芜市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认真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强化工作措施,累计投入治理资金5亿多元,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率达66%,土地复垦率达57.5%,有效保护了地质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实现了“六到位”,取得了初步成效。据介绍,莱芜市是一个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比较悠久的城市,全市共有矿山145家,矿业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与此同时,矿山生产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截至目前,该市共发生岩溶塌陷坑320余个,受影响居民800户,房屋开裂4000多间,搬迁近300多户,经济损失近3000余万元;采空塌陷约38.84平方千米,造成房屋开裂约8000间,直接经济损失近2400万元;发生崩塌10处、泥石流17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400多万元。针对上述情况,该市采取了多项措施。——组织到位。2008年莱芜市政府印发了《莱芜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成立了地质灾害应急防治指挥部,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总指挥。莱芜市每年都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调整充实,确保地质环境管理常抓不懈,应急预案规定的各项任务措施与时俱进。工作中,该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地质环境管理工作,在历次有关会议上都重点部署,遇有复杂问题则召开协调会议研究解决。——责任到位。莱芜市政府与各区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对区政府年度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明确提出对未完成治理任务的将追究主要负责人及相关领导的责任。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该市将防治责任具体落实到区、乡镇(办事处)一把手身上。针对汛期易发地质灾害的实际,该市于今年6月17日召开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座谈会,并下发了《关于开展2009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成立了应急指挥部和应急分队。同时,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坚持地质灾害防治局领导包点责任制,将《莱芜市2009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确定的8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逐一分解,由8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包点负责。——措施到位。一是积极对损毁山体和河道进行修复治理。该市对汶河河道进行修复治理,杜绝了乱挖河砂行为;筹措资金对雅鹿山进行治理,动用土石方90多万立方米,种植草坪2万平方米,植树12万棵,建成了环山云溪、二洞云连等景点10余处,将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铁矿坑建成山清水秀的游园;投资850万元对损毁山体进行治理,复垦土地8.7万平方米。二是加大持证矿山企业地质环境监管力度。该市要求,矿山企业一律在办理采矿许可证或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时提交经过审查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做到开发与治理同时进行。三是积极推进生产矿山的恢复治理工作。莱钢集团莱芜矿业有限公司提出建设“无公害矿山”,投资4000多万元建设了充填站,对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防止了因采矿造成的地面塌陷,实现了尾矿、废石的零排放。——监管到位。一是加强群测群防网络体系的建设和地质灾害监测及预警预报工作。该市健全和完善了市、区、乡、村四级涉及群测群防网络,对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实行“一点一案”,即每个灾害点都确定详细的责任人、监测人、避灾信号、疏散路线等。二是加强应急预案和防治方案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该市重新修订并下发了《莱芜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今年6月5日,莱城区方下镇孟公清村东河道内发生岩溶塌陷,塌陷坑南北长15米、东西宽10.5米,坑底低于河床4米深。接到地质灾害发生的报告后,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在半个小时之内赶到现场,及时进行了调查,并督促莱城区政府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了有效的防灾避险措施,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制度到位。一是建立汛期巡查制度。进入汛期后,该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加强重点区域巡查,所有巡查情况都记录在案。今年,该市国土资源系统共开展巡查达200人次以上,补充填制“工作明白卡”15份、“避险明白卡”108份。二是建立汛期值班制度。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将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列为周末、节假日值班内容之一,在上述时间内,市局都有一名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带队值班,随时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并公布3部汛期地质灾害24小时值班电话。三是落实日调度、月报和灾情速报制度。——治理到位。莱芜市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开展对滑坡、崩塌、泥石流及岩溶塌陷等类型地质灾害点的治理工作。2007年,该市政府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开展了谭家楼村滑坡灾害治理;2008年,拨付专项资金100万元,对莱城区牛泉镇绿凡崖村崩塌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茶业口镇累计投资150万元对船厂村地质灾害点进行治理,垒砌拦碴坝7处,溢洪道120米,排水沟3200米,整个工程总投工3.7万个,动用运输车460台次,大型机械3台,动用土石方7600立方米,有效遏制了地质灾害的发生。转自中国矿业网2009年07月30日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