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浏览次数:563  发布日期:2010-08-27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按语:随着近年来气候异常变化和工程经济活动的加剧,地质灾害处于高发态势,防灾形势十分严峻。进入8月以来,陆续发生了舟曲、陇南、汶川地震灾区和贡山等地的泥石流灾害等等,人们深刻感受到地质灾害的杀伤力之大。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正在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进行全面救灾,地灾防治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高度关注的焦点。无论自然因素还是人为活动引发地质灾害,资源环境承重的背后,有多少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我们该怎样切实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本期约请有关研究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掌握地灾特征 研究成灾模式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司长 关凤峻 今年以来,我国气候极端异常,部分地区前旱后雨,瞬时暴雨,持续强降雨,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1至7月,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26009起,造成843人死亡失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3倍和1.7倍。特别是贵州关岭特大滑坡灾害、陕南群发性地质灾害及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之多、损失之惨重为历史罕见。今年地质灾害主要由降雨或山洪诱发,灾害多发生在地形陡峻、沟谷纵横、坡降大、岩石风化破碎强烈的区域,有的属高速远程滑坡,纵向距离甚至超过2000米,灾害多发生在非监测点。这些地质灾害概括起来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的明显特点。 地质灾害特征: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 造成地质灾害有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和极端气候两个方面,人为因素包括人为工程活动不当和人类生产生活场所选择不当两个方面。自然和人为两个因素都使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破坏性强的特点,这也是地质灾害的普遍特点。 从自然因素看,我国南方山区往往植被发达、覆盖地表。西南山体多数沟壑纵横、解理交错,山体多为倾角很大的顺向或逆向坡,中间往往有一层或多层滑动系数较大的软弱夹层,就像三明治一样。西北地区长期干旱,岩土开裂,没有强降雨,一般不成灾,一遇强降雨,随时可能成灾。地震造成山体松动、岩体破碎,处于临滑状态的部分在地震发生当时已经滑下,还有一些处于亚稳定状态的,遇有暴雨山洪极易失稳形成滑坡、泥石流。    今年极端气候异常,不仅导致西部地质灾害多发、频发、群发,有向中东部蔓延之势,东北地区以往很少发生地质灾害,今年也因洪水等出现多起,造成人员伤亡。进入7月下旬和8月,随着雨线北移,陕甘川地质灾害明显多发。对我国这样特殊的地质地貌特点,有些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是强降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的伴生灾害或后续次生灾害,在这些灾害发生的过程中及其之后,往往导致原本不是地质灾害隐患的变成了地质灾害,有很多是在瞬间转变的,这些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猝不及防。近年还有些地质灾害具有高位、远程、快速的特点,滑坡往往发生在高差数百米的山顶、山腰,而滑动的距离有一两千米之远,在高速滑、铲过程中给原本没有划入威胁区的地方造成巨大灾害。这类地质灾害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突发性,也极具破坏性。 从人为因素看,我国人口众多是最基本的国情,在深山峡谷,几乎到处都有人在居住,还有很多已建和在建工程。很多县城、乡镇就坐落在古河道、冲击扇或断裂带上,也有很多坐落在山洪泥石流沟口冲击形成的小台地上。这些人员集中的小城镇,往往都是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人口增加,原来的主城区逐步向周边扩延,其实我国很多较大的城市也是这样自然扩张发展起来的。这些地区很难简单说就不适于人类居住,因为这些地区往往景色优美,风光宜人,有一些在历史上还出现过很多名门望族,有的家族有数百年历史。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了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人们会说这个地方不适宜于人类居住,其实准确的说应该是不适宜于过多的人口居住。    在建工程多,也是我国当前发展阶段的显著特点,不仅仅是在城市,在农村和深山峡谷之中,在湍急河流上都有为数众多的工程在施工,比如在大渡河、岷江、白龙江等到处都有。深山峡谷和江河上的工程,受狭窄空间限制工程展布不开,不得已有的把工棚等就建在河漫滩上,或河流支叉的沟口处。遇有强降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在陡峭狭窄的山谷,极易形成泥石流。有一些降雨发生在上游或泥石流沟较远距离的会水区域,山洪在前奔腾咆哮,遇有障碍物顷刻间转变成动能强大的泥石流,导致选点不适当的工棚等受灾。而往往是受灾地区事先临灾征兆不明显,让人感觉突如其来,猝不及防。这类泥石流同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 深入研究成灾模式,建立基层地灾监测机构 地质灾害防治是极其复杂、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对造成灾害的自然因素,虽然我们的调查和研究工作有一定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我国目前的防灾减灾体系,但我们还缺乏规律性的认识,特别对那些隐蔽性强、突发性强的复杂成灾模式还较少深入研究。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研究工作,研究西南复杂山体的成灾模式,研究西北黄土高坡的成灾模式,特别要抓紧研究地震灾区今后很长时期的成灾模式。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对自然规律有了合乎实际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对造成灾害的人为因素,我们要区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新建的工程或居民点选址,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地灾危险性评估制度,从形式上都能够执行,也发挥了较好的效果,存在的问题是有些工程没有严格执行同步治理的承诺。当然我们也有事后追究机制,一旦成灾就要追究责任,关于这方面是管理上进一步严格到位,加强检查监督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已建的工程和历史上早就成型的城镇,在过去没有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可能工程选址就不适当,可能已经超过了当地的地质环境容量。对此,应该进行事后的地灾危险性评估和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估,及时发现隐患,该搬迁的搬迁,该治理的治理,该监测的监测。但我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这样的两个评估是浩大的工程,现行经济条件下,再加上地域因素、文化因素和习俗因素等等,实践操作的难度要比理论上分析的难度大得多。 我国特殊的国情迫使地灾防治监测预警要承担更大的任务和责任。我们现在已经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群测群防体系,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特别在地灾多发的县普遍建立起地质灾害监测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如在每个县都有一支有一定专业知识、机动性强、装备好一点的地灾监测队伍,像森林警察与护林员形成基层护林防火体系一样,与群测群防员形成防灾减灾体系,我国地灾防范能力一定能大幅度提高。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