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浏览次数:575 发布日期:2005-04-13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资源和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在当今世界,新的人口资源环境危机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国也不例外。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党在发展观上与时俱进的重大变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可持续发展最核心的问题,是科学发展观在现实工作中的具体体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破坏生态环境的经济发展注定要成为无根之木。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是要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认真处理好其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使社会发展勇于挑起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两副重担。——《中国环境报》编者按 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自下而上和发展之道。●人与自然的和谐需要三种态度胡锦涛同志关于和谐社会的权威论述中,谈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的确,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应有之意。那么,如何构建人与自然相和谐和的社会呢?我们认为,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应倡导三种态度。倡导一种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伦理态度。我们必须意识到,自然环境不是我们欲望的函数,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体。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有一条永远割不断的脐带,当我们从自然母体中汲取营养而创造文明时,我们不要忘记自然母亲的恩德,更不能做一个以怨报德的不孝子孙。人不过是自然之子,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生死攸关。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紧密交织在一起,就如同心灵和躯体一样密不可分。今天,我们不能再以一个征服者的面目对自然发号施令,而必须学会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与和谐的调节者。从一个号令自然的主人,到一个善待自然的朋友,这是一次人类意识的深刻觉醒,也是一次人类角色的深刻转换。实现这一角色的转换不仅需要外在的法律强制,更需要我们的良知和内在的道德力量。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伦理学,以便为我们适应这种新的角色建立起新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倡导一种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的理性态度。纵观许多古文明的兴衰,我们发现,这些文明之所以从强盛走向衰落,是因为他们在文明发展过程中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生态规律,对自然界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酿成文明的衰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如此,玛雅文明如此,哈巴拉文明也如此。直至今天,我们仍未从中汲取应有的教训,甚至采用更加强大的手段破坏着更大范围的生态系统。如果说,过去的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破坏的只是局部的生态系统,最终导致一个区域性的文明衰败;那么现在的工业文明破坏的则是整个地球生态系统。难以设想,一个失衡的地球怎么能够支撑起一座庞大的文明大厦呢?因此,我们必须从现在起,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从自然界中学习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之道。我们不要过度迷恋人类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信条,实际上,现存的环境问题往往是我们对自然无知或知之甚少的结果,它的最终解决需要我们到自然生态系统中去发现和掌握生态规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摆脱目前的困境。倡导一种保护自然、拯救自然的实践态度。几千年来,文明人足迹所过之处常常留下一片沙漠,这是文明的悲剧。人类在不断吞噬自然的躯体,同时也在品尝自己所酿造的苦酒。今天,我们比任何时候都能贪图到气候变化的威胁。有数据显示,全球气温自1800年以来一直缓慢上升,20世纪是过去600年间最热的一个世纪。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行为,在自然界面前依然我行我素,那么,数百年后,巨大的热浪将会席卷地球每一个角落,海洋中漂浮的冰山将会融化得无影无踪。到那个时候,也许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不会重演,但更为严重的全球性的悲剧将会不期而至。面对如此前景,我们必须以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实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应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忻 晶 媒体)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保持平衡与协调,走持续发展之路央视《焦点访谈》曾播过一期使人震撼的节目《难圆绿色梦》。片中,几十年栽树治沙的老人徐治民在内蒙古园子塔拉培育了6000亩防护林,治理了一片荒漠。然而,村民分户承包防护林后,却无限度地砍树盖房、伐林卖钱,郁郁葱葱的防护林短短几年即被砍伐一空。无知的人们使绿洲沦为沙漠,再没有森林带来的风调雨顺。风沙漫卷,庄稼干枯,大自然留给他们的只能是离乡背井的苦痛教训。这部电视片不仅呼唤那片消失掉的防护林,更感召人们淡忘了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良知。观罢此片,感慨良久。难圆的又岂止是人们的绿色梦!淡水梦、粮食梦、新鲜空气梦、好气候梦……太多的曾在大自然寻常见到的东西,召集只存在人们怀念的旧梦之中。“曾经有一个美好的环境摆在人类面前,人类没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了才后悔莫及。”历史上不乏其例。总结几千年来很多文明,常常是繁盛兴起而落得个荒凉结局,究其原因,大多因为那里的人们在发展文明时,很少或根本没有遵循自然规律,对资源肆意开发和掠夺,从而导致生态系统崩溃,最终酿成文明衰败。小的文明部落如此,人类整体生活亦然。如果上天再给人类一次机会的话,人们是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呢?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就是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和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面,某些动物做得比人类要睿智得多。作家姜戎在《狼图腾》小说中为我们描述了蒙古草原狼的生活景况,一则关于狼捕食的细节着实值得人们感念:以狍子肉为美食的狼在发现一窝狍子时,它们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将狍子“赶尽杀绝”,总是留着几只小狍子让其存活下来。或许在狼简单的大脑里已经意识到:如果食物链不再延续下去,等待它们的将是生存的危机。为了自己的明天依然过着足实的生活,狼群努力维系着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关系。狼且如此,何况人乎!其实,与自然的关系古人早已有所认识。我国传统哲学中有不少关于人与自然的论述,教育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较小的情况下,古人强调“天道”和“人道”、“自然”与“人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这种相互的“天人合一”的观点使古人与自然形成了亲近和谐和的关系。如今,我们提起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不是对遥远过去的简单重复和回归,而是自然意识的全面发展和升华,是基于对自然规律的更深理解和把握,更是基于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渴望。我国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这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也是对社会主义社会特征的一种新认识。具体来说,“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高度统一状态。其中,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证,能够从根本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当前,在人类对自然规律掌握仍然有限的情况下,需要慎重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应该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充当维护自然稳定的调节者,从而与自然达到和谐和的境界。虽然某些对人类不利的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风暴、地震、海啸等)从开天辟地以来就存在,不以我们意志而改变;但对于此类自然问题,人类可以采取一些有力措施,从而减少它的消极影响和破坏力,使自己得以更好地生存。只要人们能够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自然就能够成为人类的挚友,为人类谋福利、创幸福,让人类感受到自然的博大胸襟和优美环境。“风物长宜放眼量”,保护了整个自然界,归根到底还是保护了人类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和谐社会各种关系中非常重要的关系。只有人与自然和谐了,才能从根本上带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平 传媒大学)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因为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斗争性,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总结多年治水经验与教训得出的结论,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实践的要求,是从实践中得出的真知。那么,这一结论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搞清楚其理论基础,对于加深理解这一思路的内涵和指导其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规律、现象和过程的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关联、相互排斥的两个方面,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的双方包含着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趋势,又存在着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推动着事物向前发展。人与自然共处在地球生物圈的同一体中,人类的繁衍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必须以大自然为依托,利用自然;同时又必须改造自然,让大自然造福于人类,服务于人类。人与自然的这种对立面的同一和斗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怎样把握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呢?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事物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认识具体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二者的相互关系。辩证法要求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割裂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结,就必然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只承认同一,在绝对的同一中思维,或只承认对立,在绝对的对立中思维,都违背了客观世界的矛盾性。我们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很多方面过多地强调了人与自然的斗争性,片面地强调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思想长期以来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也导致了水利建设几十年中“与水斗其乐无穷”,忽视了人与水的同一性。人类一味地与大自然斗下去的结果使矛盾转化,即由自然对人类的侵害转化为人类对自然的侵害,使人类终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自食其恶果。如气温升高、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地面沉降、水土流失、土壤沙化等等一系列自然系统的失衡,无一不是人们与大自然过度斗争的恶果。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运用了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因为没有离开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斗争性总是和同一性相联结。因此,人与自然的斗争是同一体内部的斗争,是同一之中的斗争,是在保证自然资源为人类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兴水利、除水害。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和谐相处不等于没有斗争,因为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同一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没有人与水的斗争也就没有人类社会的发展。因此,只有正确处理人与水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才能真正使水资源得到可持续利用,从而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李晶 水务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国外“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尊重自然规律,营造和谐环境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是以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换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动力的传统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人类发行自然的力量转化为毁害人类自身的力量,人类在征服自然的同时却变成了被自然征服的对象。的确,人们从世纪性洪水的咆哮和干旱的肆虐,以及席卷华夏大地沙尘暴的喧嚣中,分明感悟到大自然正向人类宣战。尽管,每次自然灾害在我们面前,都被众志成诚的我们所战胜。但这种胜利所昭示的只是在面临生死之交,一种同舟共济奋力拼搏的民族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是将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的一种自救。除此之外,我们要做的应是冷静地反思一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思忖一下,如何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谆谆告诫人们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要去做破坏自然的秦朝事。他在不配名著《自然辩证法》一书中写道:“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要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我们早已习惯以无法阻挡的霸气统治和主宰着地球,国人何以不能胜天?可是,“今天不为长江忧,明天便为中国哭。”滔滔不绝的洪水,满天飞扬的沙尘暴,连绵不断地自然灾害,是大自然对人类无限制索取的报复。科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能承载的人口数极限是17亿左右,国人的人口生产离这个极限不需要20年,到那时我们无论怎样地围海造田、开山垦田,可耕种的土地和粮食增长都将被过分增长的人口所抵消。土地、森林、江河、山陵、湖泊在人口的重城市下,就要发出难以承受的呻吟。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经济建设中遏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切实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已成为有识之士们的共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不能走国外“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应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使大自然更好地造福于人类。当无情的自然灾害吞没了国人的生命、房屋、牧畜和庄稼,我们会不会意识到这是大自然向我们人类发出的警告?能不能深刻地反思一下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每当我们利令智昏、盲目自大地奴役自然、虐待地球的时候,能不能想到我们得到的将是灭顶之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依赖全民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加强,形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并内化为自身的文化观念。人类啊,还是尊重自然规律,顺应历史潮流,做天人相谐的地球之子吧!那样我们自身和我们子孙才能生活得更加美好。(吴学安 司法局) 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这就需要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珍惜生存环境,实现“天人合一”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前提的工业文明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福音。但科学技术又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开辟了通向天堂之路,也可打开地狱之门。人类为了满足无限增长的物质欲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滥用科学技术向大自然疯狂掠夺和索取,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口爆炸、物种快速灭绝等问题日趋严重,人和自然的关系有走向对抗和分裂的危险。在永远逝去的20世纪最后10年里,国内发生了几件震撼国人的事情:1999年黄河断流13次,断流持续时间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段704公里;1998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沙尘暴越演越烈,而且范围更大,来势更猛。这一切一切。无不给国人敲响了一次次警钟。尽管人类在过去的岁月里忽视了自己的行为,许多行为与自然规律相悖,自己将自己推向尴尬的境地。而值得庆幸的是,人们终于在大自然的警告下清醒过来,痛定思痛,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经过认真思考,人们才意识到人类原来也可以换一种活法:首先,提高人口质量是人类生存的关键。人口的高质量增长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和资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终极因素。所以,高素质的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其次,环境治理与保护并重,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治理投资是执行基本国策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第三,大力发展科技教育。科技进步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第四,消除贫困。贫困和环境污染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贫困会使人们产生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贫困也是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重大障碍。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努力建设小康社会,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是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第五,公众参与。促进公众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和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公众作为参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体,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扮有重要的角色。第六,协调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极度复杂、时空尺度过广阔、开放的“自然——经济——社会”系统工程。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就必须实现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有机统一。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面对诸多生存危机,人类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走出困境。这就需要进一步开发人与自然更加自觉的和谐状态,重新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天人合一”的协调发展理念,在更高的科技水平上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李俊英 水利委员会) (5-3293-HJB)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