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灾面前总有他的身影——记全国先进工作者、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黎志恒浏览次数:658 发布日期:2010-12-28 分类:综合 千钧一发之际,他当机立断,冲锋在前;四面危机之时,他强忍悲痛,力挽狂澜。他双肩担起一城信任,连续工作52个小时,第一时间为舟曲抢险救灾提供了重要的决策依据。作为甘肃省地灾防治首席专家,黎志恒有激情、有谋略、敢担当,大灾面前总能见到他的身影。在陇原这块辽阔而美丽的大地上,黎志恒用执著与无畏诠释一名共产党人的真诚和本色。 见到黎志恒是在甘肃地质博物馆的开馆仪式上,他个子不高,广额丰面,笑容明朗,眉宇间有几分豪气。走近这位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首席专家之前,我们已听到过关于他的一个个感人故事:冲锋陷阵,在舟曲、玉树、陇南抢险救灾现场屡建奇功;励精图治,带出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地质劲旅;十年坚守,还敦煌月牙泉一泓澄碧…… 舟曲,52小时急行军 “一直疾步走在我前面的院长,突然慢了下来,急切地说:‘小姜,快!快扶住我!’话音未落,只见他身体已摇摇欲坠。”“我赶紧上去搀住院长。他叮嘱:‘不要告诉别人!’语气虚弱,声音颤抖。”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姜才文叙述的这一情景,发生在2010年8月11日23时。 从8月8日开赴舟曲灾区,此时的黎志恒已经连续工作了52 个小时。 2010年8月7日23时,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北山区局地暴雨。午夜零时许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顷刻间,村庄被吞没、山城残垣遍地,街巷一片汪洋,人员伤亡巨大…… 灾情,牵动着每一个国土人的心。 8月8日4时35分,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院长、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奉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急令,带领六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先遣队,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环境处处长王永超等两位同志一道从兰州出发; 11时30分,先遣队到达灾区。一下车,黎志恒等队员和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国土资源系统的同志混合编组,立即对县城灾区、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出山口泥石流及周边重点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展开应急调查。一次人不下鞍、马不停蹄的灾区急行军开始了。 在这里,他们付出的不仅是体力,还有韧性;不仅是勇气,还有智慧;不仅是担当,还有创新。下面,回放其中几个片段: 8月9日2时30分,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舟曲现场汇报会刚刚结束,徐绍史部长立即召开部、省厅前方工作组领导会议,具体部署前线抢险救灾工作。会上,徐部长强调要把现阶段救灾工作重点放在救人、地灾隐患排查、监测预警、转移群众安置点安全评估上。 “徐部长这几点明确要求,对国土系统抢险救灾和快速排查地灾隐患的成功有决定性意义。”黎志恒回忆。 3时30分,黎志恒奉国土资源系统前方工作组之命,开始起草地灾应急排查技术工作大纲。 8时15分,黎志恒、王永超配合部环境司副司长柳源、处长熊自立等起草国土资源系统前方抢险救灾工作方案,11时30分,按时提交给从野外现场回来到县国土资源局看望职工的徐绍史部长。 下午三时,徐部长召开全系统200余人参加的舟曲抢险救灾动员大会,宣布方案,部署应急工作。 9日晚20点开始,黎志恒组织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等6名专业技术人员,连夜编制舟曲抢险救灾地质灾害紧急防灾预案,拟定异常极端气候天气引发新的地质灾害突发事件防范对策;10日8:00,紧急防灾预案按要求提交国土资源系统抢险救灾前方协调组,一小时后预案批准,随即下达甘南州、舟曲县政府。政府牵头,两级国土资源部门根据“预案”及时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及危险区域内安排群测群防人员进行24小时监测。8月11日晚,强降雨再次袭击灾区,舟曲南峪沟暴发泥石流灾害。而在此前,当地政府根据黎志恒他们编制的应急预案,已有效组织1675人有序疏散,无一伤亡。 如果把舟曲抗击泥石流比作一项战略行动,那么组织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泥石流监测与防范、人员疏散、灾情评估及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阶段的战役,都离不开黎志恒团队的冲锋陷阵。 在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前方工作组的领导下,黎志恒作为专家组长,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现场救灾工作的五项第一: 第一支到达现场并展开泥石流灾害应急调查的专业技术队伍。8月8日中午。 第一时间提交地灾紧急防灾预案。8月10日。 第一时间提交了舟曲白龙江沿岸72公里地灾隐患应急排查结果。8月11日。 第一个提交灾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8月19日。 第一个完成舟曲县城重大地灾防治工程勘查和设计。10月29日。 行色匆匆,战报频频。国土资源系统第一时间为舟曲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地质依据,为抢险大军赢得了时间,促进了抢险救灾的有序推进,维护了灾区群众及救灾队伍的生命安全。 对黎志恒来说,舟曲并不是唯一的“急行军”。在青藏铁路沿线36个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中;在陇原大地87个县(市)的质灾害调查与区划中,艰苦的环境,繁重的任务,紧张的节奏,形成了他“说话快、行走快、办事快”的工作作风,培养了他特别能负重,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比黎志恒小八岁的监测院总工程师赵成告诉记者:“我跟他出去过很多次,陪不住,真是陪不住!好多次,我都一觉睡醒来了,看到院长仍在紧张工作。” “陪不住”,几乎是每个与黎志恒工作过的人的同感。 黎志恒如是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应该这样工作。” 向前,向前! ——从陇南到玉树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甘肃省的陇南7个县(区)和甘南舟曲县地成为重灾区。5月13日中午,黎志恒接到急令,带领技术人员和部、省专家组一道,奔赴陇南等地震现场,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应急调查。 首战是对宝成铁路109隧道山体崩塌进行调查。109隧道山体崩塌不但威胁着附近人民的生命财产,而且阻断了内地通往灾区的铁路大动脉,影响救灾物资的运输。黎志恒对记者说:“现场状况之惨烈,是我从业30多年从没见过的,大面积的山体崩滑撕裂了山坡,余震不断,山石不断滚落。隧道口浓烟滚滚,一辆车头受损的油货混运车正在隧道中燃烧,隔得很远就能感到火辣辣的炙烤,列车像个巨大的炸弹,随时有爆炸的可能!” 15日上午,部省专家分组分段联合开展调查。黎志恒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张作辰处长一组,通过现场调查,利用光电测距仪测量铁路线上面崩滑体的高度、宽度和角度,对灾害体进行计算和危险性评估。刘传正教授执笔,专家们你一言我一语很快形成应急调查报告。当天下午2时,报告上报陪同周永康到现场指挥前线救灾的汪民副部长,让中央领导及时了解到宝成铁路徽县段山体地质调查及崩塌灾害基本情况及专家组的处置建议。 头顶悬着岌岌可危的巨石、足下踩着随时可能崩塌的山坡,黎志恒一行紧张地工作着。5月15日10时26分,正当他们忙着测量崩滑体时,5米外掉下一块几吨重的巨石,从他们刚走过的地方隆隆滚下。“如果早下来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5月25日下午,文县临江镇,黎志恒、蔡桂星带领调查队员正在河口村调查,又一次遇到青川6.4级强烈余震,伴着远处传来的轰隆隆巨响,地面开始颤抖,四周的山上尘雾轰然而起,山石滚滚顺坡而下,四处飞溅,人们根本无法站立。手机突然没了信号,张川、魏新平两个野外调查小组顿时失去了联系,同志们焦急万分,派人寻找、多方联络。直到夜暮降临时,他俩才拖着疲惫的身体,裹着一身泥土陆续回来。同事们冲上前去,紧紧地拥抱,悲喜交加,泪流满面。 黎志恒说:“震区抢险就是豁出命的事,不停地余震引发新的灾害随时可能发生,调查时根本顾不上个人的安危!” 2008年6月5日,在文县碧口镇灾区现场,省厅和部环境司领导带着黎志恒向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甘肃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了地灾隐患排查概况,领导们充分肯定了野外一线地质队员的工作。 坚守灾区40多天,在省厅的统一指挥下,黎志恒带领的团队和省内地勘单位及外省支援灾区的数百名排查队员,克服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冒着生命危险,排查灾害隐患点2200处,提出的科学处置方案,使41.07万群众得到安全撤离,完成评估安置点647处。 监测院副院长孙於春告诉记者:“回到兰州后,黎志恒又连续熬夜加班加点投入下一阶段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仅用了8天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份甘肃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很快,国家批准甘肃灾区地质灾害治理专项规划经费28.28亿元,为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提供了资金保障。” 2009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了7级地震。当晚,徐绍史部长电令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张力学,要求甘肃派员支援玉树。张力学立即向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厅党组连夜召开会议成立“甘肃国土系统支援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省地矿局立即组织监测院及第二、第三勘查院等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60余人奔赴灾区,开展地震次生地质灾害排查预警和临时居民点安置的选址工作。 黎志恒和厅环境处王永超处长带领先遣队11人,4月15日上午从兰州直奔玉树。大灾面前,没有比抢时间更重要的事!一连八九天,黎志恒始终冲在第一线,他们经历了三次暴风雪。特别是冒着飞雪去治多县、曲马莱县调查那次,途径5000多米高山时,强烈的高原反应使人人胸闷、气短、举步维艰。黎志恒说:“我的血压一向正常,那些日子的低压已是95、高压160。”,到达曲麻莱县城后,他头痛得像要裂开,甚至自己下不了车。 每天工作十八九个小时,他和队员们完成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41处,涉及安置和避险人口422人。完成了甘肃国土支援玉树地灾隐患排查报告和阶段工作总结,以及近40份野外调查表。向青海省国土资源厅指挥部提交了《青海玉树4·14地震灾区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工作技术要求》及《青海玉树4·14地震灾区安置点场地适应性评估工作要点》,被批准为国土资源系统前方工作的技术要求。 本报记者刘振国在玉树灾区采访期间,曾和黎志恒在一个帐篷住了一个星期。他眼中的黎志恒,是个能担当、能坚持、敢于拼命的科技工作者,是个有谋略、有激情,善做表率的领导者。 刘振国说,从黎志恒的所作所为,感受到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动车效应” 劲旅驰骋陇原 黎志恒在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担任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地质灾害防治首席专家,意味着急、难、险、重任务经常不期而遇。他的团队每年要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多次应急性调查。他说:“每次应急性调查,特别是参加抢险救灾,我院不仅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也进一步淬炼了应急作战能力,提升了一往无前的团队精神。” 黎志恒经常对同事们说的一句话是,“干咱这一行,每项工作都人命关天,险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万不能有一刻延误、一丝马虎”。 2005年3月19日的清晨,黎志恒接到急告,兰州市靖远路庙巷子地灾隐患点出现边坡蠕动。他带领技术人员火速赶到现场,迅即做出短期内随时都会有滑塌发生的预测,建议国土部门马上启动群测群防应急避险体系,同时提出紧急避让措施。当地的一些老住户说:“我们在这里住了几十年,掉土块子的事见多了,不会有问题!”市政府根据黎志恒的预测和措施建议,排除一切干扰,组织工作人员背的背、抱的抱,硬是把一些不情愿走的群众从险境中撤离出来。一小时后,滑坡发生了!13户人家的房屋全部倒塌。由于这次成功预报和果断避让,避免了58人伤亡,减少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2006年11月1日10时,兰州市红古区德顺煤矿井口附近发生山体滑坡,正在井下进行维修作业的16名矿工被困。下午16时,接到省厅通知,黎志恒带领地质专家,与省厅和市局等主管部门同志迅速进入现场勘测。通过调查,发现井口布置在湿陷性黄土层,这种地层结构松软且不稳定,而且还在蠕滑之中,山体滑坡大约有100多万方沙石将主井口和通风口封住。天色已黑,调查工作仍在进行,晚10时,黎志恒带领专家组拿出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建议救援指挥部根据地质情况,对仍在滑移的山体紧急部署实时监测,随时提供矿区地灾变化防范措施,确保矿井实施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主管厅长带着黎志恒及时将这一方案上报省领导,指挥部立即采纳,并组织实施。……被困井下13个多小时的16名矿工全部获救。此时,黎志恒他们已连续工作8了小时 近几年来,黎志恒主持和组织了甘肃省重大地质灾害及矿山突发性实践应急调查30余次,制定科学抢险方案和应急处置技术措施,成功避险2000多人,挽回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黎志恒说“急、难、险、重任务,是大家共同面对的艰巨挑战,也是我们一班人带好队伍的难得机遇。” 甘肃监测院是一支朝气蓬勃的年轻队伍。全院现有职工165人,平均年龄36岁。有各类专业技术人108人,其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29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45人;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10名,本科学历的75人……一批技术人员已成为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的专家骨干,被人民群众称为“陇原地质环境安全卫士”。 “监测院成立的时候,局里仅给了10万元启动资金。”院党委书记邓国强说:“以前是我们出门四处找项目,现在是项目找上门。 2009年我院完成地质项目140多个,收入5000多万元。”随着院里科研生产的发展,职工收入也大幅提高,“2004年,我一年收入在三四万元,现在有七八万元,其他人情况也差不多,基本上都翻一番。”应急中心副总工程师郭富赟告诉记者。 监测院的现状,很容易使人想到动车效应。动车之所以力量大、速度快,是因为每个车厢都有动力装置,每个车厢都是整体效能的创造者、高速运行的推进者。“动车效应”的启示在于,要把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领导第一位的工作。对此,黎志恒他们一班人想到了,做到了。他们把监测院带成了一列强劲的“动车”。 “前不久,黎院长以今年自己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得1.5万元奖金为基础,在院里设立了青年科技奖,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年轻人。”邓国强告诉记者。现在单位项目多了,经济收入也多了。黎志恒更加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鼓励年轻人往上冲。一些刚毕业两三年的大学生,已在老同志的指导下开始独立承担项目。 2008年,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 无悔选择 三代人的地质情结 让我们再回眸舟曲: 8月8日晚的现场会上,徐绍史部长问:“这次舟曲泥石流灾害冲出山口的物质量有多少?”。 部长的意图是清楚的:只有准确把握泥石流冲出量,才能为抢险救灾组织清淤力量提供科学依据。当时会场出现了短暂的静默,还没来得及实地测量,谁敢放言。 “大约180万立米左右!”黎志恒一语千斤。 后来调查勘测和航遥资料解译计算结果:泥石流涌出量是181万立方米,与黎志恒估算仅仅一立方米之差!“因为有了当天下午现场的仔细踏勘,以及多年的经验积累,我对自己的估算还是比较有把握!”黎志恒说。 黎志恒舟曲救灾现场的一口报数,并非灵感突现,而是厚积薄发。偶然之中,显现了丰厚知识积累和长期实践探索的必然。 黎志恒从事地质是门里出身。他父亲原籍广东,父母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支援大西北建设的地质工作者。自小生活在地质队大院的黎志恒,从前辈身上,看到了老一代地质人甘于寂寞敬业勤勉的品格,继承了“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精神。 黎志恒是奋斗者,也是幸运者,时代给了他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需求结合的机遇。他17岁招工进入地质队,从一个普通学徒做起,不断的进修学习,一步一个脚印的经历了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的成长过程;工作数年后,又考入中国地质大学攻读研究生。这种工作学习交替递进的经历,就像对钢材的反复淬炼,为他从事科研和管理打造了一个坚实的“高地”。从这个“高地”出发,不断进取,是他的现在进行时。 2007年,黎志恒获“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突出贡献奖”,2008年获甘肃省“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中国科协“抗震救灾先进个人”,2009年被甘肃省确定为第一层次领军人才,2010 年又被评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谈起这些,黎志恒把话题转向他的同事。他说:“地质工作更多的是协同作战,得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没有高素质的团队,我是做不了什么的。”“能和这么多优秀的人才合作共事,是缘分,是福气!” 邓国强说:“黎志恒对社会、对单位的贡献不少了,对家庭的亏欠实在太多。”黎志恒的妻子李淑田原来也是甘肃地矿部门的高级工程师, 2002年机构调整,为了全力襄助丈夫,45岁的她主动选择了退休。 “我常年在野外工作,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她不得不这样(退休)。”提到妻子,黎志恒歉疚之情溢于言表,语气蕴籍温馨:“这些年,我几乎没做过一顿饭、没洗过一件衣服,一个月在家吃不上几次饭。教育孩子、孝敬老人的担子基本都在她的身上。”黎志恒告诉记者,他儿子大学本来读的工程专业,大三那年,儿子随黎志恒出野外,看了监测院做的兰——成——渝输油管线地质灾害防治勘查、设计项目后说:“爸爸,你们的工作真了不起!” 孩子报考硕士研究生时选择了水文地质专业。黎志恒告诉记者:“儿子现在中国地质大学读博,学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一家三代人都与地质事业结缘,黎志恒为之自豪。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