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资源与作物布局结构研究表明 农业灌溉是华北地下水超采主因

浏览次数:525  发布日期:2010-12-28  分类:专业领域/地下水
    记者范建勇报道,近日,通过专家验收的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区域水资源特征与作物布局结构适应性研究”成果表明,农业灌溉用水是华北平原地下水超采的主导因素。    针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平原地下水严峻超采问题,从而实现农业灌溉合理用水和布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环所联合河北省气候中心、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等单位,历时三年时间,在大量野外调查、监测、试验和近50年来海量史料综合分析基础上,编制149幅有关区域降水与蒸发量变化、各类作物布局及灌溉强度、水资源承载力和超用程度分布等图件。该课题开拓性地解决了“气象(降水)、水文水资源、地下水与作物布局结构的四大系统之间监测和研究尺度不统一、以至难以耦合的领域重大难题,首次实现大区域、多种不同作物布局结构与气象、水资源和地下水系统之间适应性状况的量化评价。    课题首次阐明华北平原及各分区(尤其是严重超采区)的农林耗水作物种植结构布局和灌溉用水强度分布现状。研究发现华北平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作物灌溉用水强度不断增大,加之华北平原气候不断旱化,加剧了农业灌溉用水强度和地下水超采程度。研究表明,农田灌溉用水影响强度较大,是地下水严重超采区主导影响因素。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农田灌溉用水强度处于“极严重不适应”、“严重不适应”状态,且呈加剧情势。    对此,课题组有针对性地提出华北平原作物布局结构调整方略与对策:重点调整“极严重不适应”区的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比率,大幅度地减降灌溉用水强度;充分利用春季有效降水量增多条件,增强保墒耐旱技术研发,努力减降夏粮作物灌溉用水强度;构建全社会节水体系,提高节水意识,加大低效和浪费水资源的成本。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