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需求驱动地学创新 ——盘点2010年我国地球科学成果

浏览次数:544  发布日期:2011-01-10  分类:综合
    2010年,对地学工作者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国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研究相继获得显著突破,推进了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查开发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这一年,我国极端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从西南五省区干旱,到玉树地震、舟曲滑坡灾害,地学不仅为抢险救灾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而且在致灾因素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古生物化石保护法律制度日臻完善,“中华龙鸟”飞进上海世博,中国古生物研究世界瞩目 我国古生物化石丰富,种类齐全,但时有发生的乱采滥挖、倒卖、走私化石等行为,让具有重要科学研究意义的古生物化石面临灾难。 为解决这些问题,2010年,国务院出台《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并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了古生物化石的范围、保护原则和分类管理制度,指出要加强古生物化石发掘、收藏和进出境管理。我国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   打击非法化石走私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2010年,中国乃至国际社会为保护古生物化石作出了努力:我国学者发表古生物化石保护澳门宣言,呼吁全社会关注支持古生物化石保护工作。昆明海关查获33块关山动物群古生物化石。美国将海关截获的距今5.25亿年的66件史前动物化石归还中国。加拿大向中国移交35件从中国走私到加拿大的古生物化石。 中国古生物研究成果不凡,更要社会共享,上海世博会给中国古生物化石向世界展示提供了大舞台。 2010年,“中华龙鸟”飞进世博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主办了“中国古生物化石精品展”,展出了包括“中华龙鸟”在内的10件珍贵的古生物化石。首次集中亮相的“世界上第一只鸟和第一朵花”等国宝级古生物化石标本,成为我国丰富古生物化石资源和古生物化石研究成果的极佳诠释。   被称为“亚洲第一龙”的马门溪龙尾锤疑团被揭开。研究发现,尾锤前端为固定端,连接着尾椎序列;后端为自由端,作为尾巴的最末端。 山东诸城市发现大规模恐龙足迹群,已探明面积2600平方米,发现恐龙脚印3000多个。 河南西峡恐龙蛋化石点发现了张氏西峡爪龙,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单爪龙类恐龙。 贵州凯里动物群研究有新发现,潜居生物和底栖动物同期生活在古凯里的海底。5.8亿年前开始细胞迁移和分化的胚胎化石再次证明,瓮安生物群存在两侧对称动物。 被子植物起源是一个多世纪以来植物学中的研究焦点之一。辽宁地区再次发现的1.6亿年前的远古植物——“中华星学花”对传统“演化规律”提出挑战。 辽西首次发现原始鸟类化石的新属种——“原始沈师鸟”,为揭示鸟类可动性头骨的早期演化和早期鸟类的树栖能力演化研究作出了贡献。 产自我国内蒙古高原、已知最早的青鱼化石——伍氏青鱼,为鲤科鱼类的演化和地理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 中国古生物研究吸引了世界目光。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为此特推出中国论文专辑——《中国古生物学进展》,这也是该学报首次推出古生物方面的专辑。 为地质找矿、全球变化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灾害应急服务凸显地学服务社会的强大功能   2010年,我国学者针对重大地质问题科技攻关、重点矿种和重点成矿区带地质问题研究获得显著突破。 研究显示,南岭地区存在两大成矿中心,分别位于湖南省南部骑田岭—千里山和九嶷山地区。研究提出,东秦岭是世界造山型银多金属成矿省,而且是多期次、多类型钼矿化的巨型钼矿省。发现阿尔泰可可塔勒矿床及该区其他类似矿床是一种产于弧后盆地中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型矿床。华南地区钨锡矿床“东钨西锡”格局进一步厘清。    成矿理论的创新带来找矿突破。辽宁新发现储量21万克拉金刚石矿,创新找矿理论和寻找小而富矿的找矿新思路,是发现该矿的关键。提出玲珑金矿田为“胶东金矿”成矿模式,证实其深部发育第二富集带,矿田黄金资源总量超千吨。内蒙古首次划分金属矿产主要成矿系统,圈定找矿靶区80余处。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首次发现了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硫化镍矿,显示具有巨大找矿潜力。    能源领域的基础研究也相继获得突破。青海多年冻土区划定可燃冰找矿远景区。其中,羌塘盆地为最具找矿远景区,其次是祁连山木里地区、风火山—乌丽地区。南海神狐海域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储量约为194亿立方米。我国南黄海前第三系油气前景研究获突破性进展,崂山断隆带海相下古生界是首选油气远景区,青岛断坳带和勿南沙隆褶带是海相中、古生界的有利区。柴达木盆地发现石炭系厚层油砂,揭示了良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新技术为资源利用增加了筹码。地大(北京)攻克非水溶性钾矿高效利用技术,完成霞石正长岩制取碳酸钾、白炭黑和氧化铝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完全符合“绿色化工”要求。中关铁矿帷幕注浆工程成功封堵矿区地下水,中关近亿吨铁矿“浮”出水面可采了。 2010年,我国极端自然灾害频发,地学为应急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真正体现了地学为社会服务,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2010年年初,我国西南五省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系统、各省地矿局迅速组织专家编制了西南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图、应急水源地分布图、抗旱打井技术条件图等图件,为打井找水提供服务。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后,国土资源系统迅速组织技术人员驰援玉树。航遥中心制作完成了《玉树地区SPOT-5全景震前数据图》、《玉树地区SPOT-5局部震前数据图》、《玉树地区快鸟局部震前数据图》等;全国地质资料馆紧急加工并公布了玉树灾区地质构造图、基础地质图、交通位置图等,供救灾应用。部专家组基本确定宏观震中,查清地震破裂结构,获取了玉树地震同震形变场特征,为灾后重建避让选址提供重要依据。 2010年8月7日,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部专家组利用技术优势,初步查明舟曲泥石流成因、影响范围、方量等重要灾情信息,并对灾害遥感进行解译和灾情评估。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话题。国土资源系统启动四项工作,拟从地质记录的角度初步揭示气候变化长期趋势中自然因素所起的作用,探明岩溶、土壤、矿物的碳汇机理,评价我国二氧化碳地质储存潜力,查清我国浅层地温能和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以及可燃冰资源的分布。鄂尔多斯启动全球最大碳捕捉封存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10万吨二氧化碳。此举标志着中国政府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承担国际责任方面走在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前面。我国学者摸清115万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南缘逐步变干的气候变化特征,建立了大渡河、岷江河流阶地演化的时间序列,这些成果为高原隆升的环境、灾害效应研究奠定了基础。    基础研究步上一个新台阶,完成多尺度、不同内容的地质编图并数字化,我国地学服务方式从提供数据向提供在线服务迈进 2010年,我国学者在古大陆再造、地学重要标准物质、新矿物等基础研究领域步上新台阶。  “广西运动”起始时间确定。研究认为,赣南和粤北地区的奥陶系地层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古大陆再造研究表明,华北克拉通原属哥伦比亚超大陆家族,距今13.5亿年前开始从超大陆裂解。 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碰撞过程一直是青藏高原大陆动力学研究尚无定论的重大问题。大陆动力学研究提出新认识:青藏高原隆升是由印亚板块五阶段碰撞推进的。研究显示,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有复活迹象,为进一步认识青藏高原腹地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海域可燃冰成矿带上界面确定,研究认为硫酸盐还原—甲烷厌氧氧化界面以上没有水合物存在。我国学者利用黄土10Be示踪地球磁场变化取得重要进展。最新研究发现,地磁场强度变化在千年尺度上全球一致。 橄榄石是上地幔和陨石中的主要矿物。研究发现,橄榄石中微量元素扩散速率十分接近,并非简单地由价态和离子半径决定。新矿物“汉江石”获国际确认,对我国和世界新矿物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国家地质测试中心制成9个地学重要标准物质,地科院物化探所研制的76种地球化学标准物质成为国家级,有助于我国地质实验标准体系的建立。月球陨石样品的重新测定,确定了月球雨海纪的年龄应为39.2亿年,而不是38.5亿年。国际高精度离子探针斜锆石测年首获成功,对于解决硅不饱和岩石的定年难题起到关键作用。铂族元素检测新方法面世,一次富集即可同时测定6个铂族元素,有效降低了流程空白值。   2010年,我国完成多尺度、不同内容的地质编图并数字化,地学服务方式从提供数据向提供在线服务迈进。 我国深部探测获一系列重要发现。汶川地震断裂带科钻成果令人振奋,确定了汶川地震断裂带主断层、地震造成的最新断层泥,发现和厘定了汶川地震发生前的20余条古地震带,对龙门山的结构提出新的模式。地球微观物质探测研究首次实现大型矿集区三维透明化。松科1井大陆科钻全面完成,对大庆油田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全球古气候环境变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以空白区1:25万区调填图为基础,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项目取得一批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一套全新的地质—环境—资源图件、一个基础地质数据库管理系统及描述青藏高原演化历史的新的板块构造模型等,使青藏高原地质研究达到新的水平。 我国有了MapGIS版1:100万数字地图,整套地图包含77幅标准图幅,是我国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系列中比例尺最小的地图。《全球构造体系图》编制完成,该图系包括一张1:2500万主图和6张1:7500万辅图。《亚洲水文地质图》修编完成,反映了地下水赋存类型和产水能力。广海局研制出全文地质资料数据库系统,库存原始档案6万余件,成果资料约13万件,各类图件约6000张,全部实现数字化。 我国1:100万黄东海幅系列图完成,基本摸清东部海区地质构造演化特征。《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资源图》初步完成,建立了世界海洋矿产资源数据库,为开发利用海洋矿产资源、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奠定地学基础。中国成功绘制世界首张1:10万全南极洲土地覆盖图,是我国自主掌握的首批关于南极洲的重要科学数据。我国首次编制近海大比例尺海底地形图、沉积物类型图,对我国近海开发、国防安全、海洋油气与矿产资源勘探及海洋防灾减灾等具有重要价值。 走向国际地学舞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担起国际地学重任 2010年,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大步走向世界舞台,在国际地学界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10年度国际地学计划实施项目共30项,我国学者参与了11项。中国在国际地学计划中作用举足轻重。 中科院研究员周忠和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陈运泰院士获美国国际成就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科学家。北大张立飞教授当选美国矿物学会会士,是目前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学者。成都理工大学黄润秋教授当选国际工程地质协会副主席。刘嘉麒、郭正府、李建平、康世昌四位中国学者当选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联合会委员。段振豪任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共同主席,主管地球深部碳观测计划中的四个方向之一——碳的物理化学领域研究。地大(武汉)郭清海博士获2010年Ebelmen奖,成为我国获得这一重要奖项的第一人,也是获此殊荣的首位亚洲学者。 我国元数据标准及软件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由中国地调局资助和技术牵头的《CCOP地学信息元数据标准》研究成果先后被EPPM项目作为石油天然气领域元数据标准、推广为元数据管理软件,被确定为东盟组织地质矿产信息共享工作的元数据标准。 这些科技成果表明,在地学领域,中国学者正在昂首阔步走向世界。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