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条线”谱写安全曲 —— 镇江市地灾防治体制机制建设纪略

浏览次数:488  发布日期:2011-01-28  分类:专业领域/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江苏镇江,地处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境内长江、太湖、秦淮三大水系交错,地形地貌复杂,地质灾害频繁。自2001年以来,该市共发生120起中大型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冲毁、损坏民房2600间,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亿元。 镇江市委、市政府将地质灾害防治作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近年来,该市累计筹措资金4.5亿元,治理地灾隐患点180余处。同时,不断完善机制,探索地灾防治工作新路子、新模式,形成了一整套救灾减灾制度和防灾避险机制。其中,最具亮点的是地灾防治“五条线”建设。 建强行政管理一条线。市政府成立了斜坡地灾防治指挥部,分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公安、规划、住建、城管等15个部门为成员单位。全市设有4级防灾网络,现有分指挥部4个,乡镇街道工作组32个,居委会和相关单位联络点120个,联络员250名,监测人员314名。 建实事业支撑一条线。镇江市在已有地质环境监测站的基础上,增强地质环境监测力量,目前具有市、县(区)地质环境监测站4个,专业监测人员10人,监测设备10台套。 建立应急处置一条线。镇江市出台应急响应工作规章制度,建立地灾应急机构,细化应急响应工作制度,建立群测群防监测、地灾迅速报告、应急撤离、灾民安置等制度,成立2支抢险应急队伍。 建成专家咨询一条线。成立了地质环境工程技术专家库,对汛期防灾提出可应急的意见和建议,对彻底根除的地灾采用工程措施加以固化,消除地灾隐患。 建设中介服务一条线。强化地灾防治工程及矿山整治工程的市场管理力度,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和登记备案制度,工程参与各方必须具备相应级别的地质灾害防治危险性评估、勘察、设计、监理和施工各项资质,实行过程监督和年终抽查制度。 在“五条线”的基础上,促成全市地灾防治管理体制创新。 创建完善的制度体系。颁发了《镇江市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地灾研究与防治十年规划》、《废弃露采矿山环境治理规划》等制度。部署健全的监测体系。市、县、镇、村四级网络逐级负责,层层把关,分片包干,有异常情况立即上报并采取应急措施。镇江市建立专业监测队,对15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置监测桩,运用GPS定位测量仪、全站仪等,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监测,专人进行跟踪记录。构建有力的监管体制。一是把好项目立项审批关。防治工程项目必须经过科学论证,项目规划必须符合实际,项目审批必须集体决策,通过新闻媒体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二是把好工程招标关。严格执行《招投标法》,实行“阳光招投标”,杜绝“暗箱操作”。三是把好廉政安全关。建立健全地灾防治工程权力节点监控机制,对工程资金的使用层层把关,杜绝建设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