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矿山”变成“生态园” ——广西大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小记浏览次数:592 发布日期:2011-07-07 分类:专业领域/矿山环境地质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化镇古感村,有一个面积162公顷的矿区,过去因非法采矿引发了大量水土流失和农田植被破坏,周边田地因无法耕种丢荒多年。最近记者来到矿区采访,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块施工地,削填方、挡土墙、修排水沟、改良土壤、道路建设等施工作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大化瑶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覃克良局长告诉记者,他们已在全县掀起了一场旨在恢复矿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大行动,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治理力度在大化瑶乡都是从来没有过的。 争项目,矿山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大化瑶族自治县共有持证矿山73个,均是小型矿山。受利益驱使,2003年以前这里的非法采矿行为时有发生,造成了矿区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2004年到2005年,该县以“科学开发、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工作理念,按照“三不留,一毁闭”原则,对非法采矿矿山进行打击取缔和停采闭坑,矿山的非法采盗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 “我们把闭坑矿山中采矿权主体不明、泥石流发生严重的矿山作为申报对象,积极申报国家和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资金支持。”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韦姿羽介绍说。为了保护矿山地质环境,预防和治理矿山地质灾害,恢复矿区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该局先后请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和中国地质矿业总公司实地调查研究,编制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可研报告。有了可研报告后,该局先后争取到中央、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专项治理资金3420多万元投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国土资源局安排人员提前介入,深入矿区发动群众,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凡项目建设所占用的土地,争取得到群众无偿、无条件提供,营造了人人参与公益事业的良好氛围,项目实施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项目落地后,该局坚持依法招标,阳光操作,专款专用。从选定招标代理单位、监理单位到项目开标,一律由县政府组织,县纪检监察、财政等部门全程参与监督,确保了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 重治理,把“废矿山”变成“生态园” 矿山非法采矿对环境造成严重破坏,打击取缔和停采闭坑后,由于得不到及时治理,久而久之就变成了“废矿山”。那么,大化瑶族自治县启动实施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大行动进展如何?项目实施后矿区将迎来什么的新面貌呢?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在矿山治理现场逐一探究。 在古感矿区,记者看到现场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平土地、削填方、修水渠和道路建设等治理作业,忙得不亦乐乎。一位施工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治理项目是2009年中央投资项目,也是大化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3200多万元。由于植被遭受破坏严重,造成了矿区大量水土流失,山上的泥石流滑落下来掩埋了下游的大片农田,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治理后,将恢复耕地377亩、林地8亩,新建和恢复农田灌溉水渠780米,维修硬化道路58000平方米,保护农田面积1446亩,并成为该县旱涝保收的农业高产示范点。 位于岩滩镇的上吉钛铁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260多万元,是自治区支持和地方配套项目。上吉钛铁矿矿山原是个小型企业,开采和结束于上世纪90年代初,因闭坑年久,目前已找不到业主,是个典型的“废弃矿山”。为了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县国土资源局争取到自治区财政补助资金22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0多万元投入治理。自2010年3月18日开工以来,项目已完成长273米的堤坝修筑和采空区的土地整理工作,500米的泄洪渠道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项目竣工后,矿山采空区和排土场河岸的水土流失也将得到有效防治。 “等治理完成了,我们的‘废矿山’就变成‘生态园’了,这样矿区周边岩滩群众的生产生活就有‘奔头’了。”韦姿羽说。 强制度,从源头上治理矿山地质环境 为了从源头上治理矿山地质环境,该县国土资源局从强化制度和收取保证金上入手,在全县辖区内打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的工作局面。县局制定出台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制度》,注重对矿山业主的跟踪监督落实,敦促他们在开发中保护生态环境。按照“谁破坏,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由采矿权人对闭坑的矿山进行恢复治理,同时积极组织环保、财政部门验收,对不履行治理义务的采矿权人,依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条例》进行处罚。 从2009年6月1日起,该县国土资源局按照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要求,凡新立、延续、变更登记的矿山,必须足额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并提交《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不履行治理义务的采矿权人将受到严惩。目前,全县已收取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保证金60多万元。同时,对环境影响较大的钛矿开采和境内主要河流红水河及县道以上公路可视范围内,一律停止新建矿山的设立,现有矿山到期后不再给予延续。 “以非常措施、非常力度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覃克良如是说。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