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仙林地区矿山环境治理再造金陵生态绿楔

浏览次数:528  发布日期:2012-03-13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南京的“东大门”栖霞区仙林地区,居东西南北水陆要冲,环境优美,风景秀丽。仙林地区以发展高等教育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将发展为南京三大副城市中心之一。同时,灵山、桂山、龙王山位于仙林高校区南部,东连宝华山,西接紫金山,是南京市的一条重要的绿色生态廊道,也是连接南京外围大生态系统的绿楔。然而,开山采石使仙林地区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伤疤。 满目疮痍,原有植被早已荡然无存 从南京地铁二号东延高架线、长江四桥连接线、沪宁城际铁路、仙林大道等交通干线和高校区内望去,清晰可见破碎的灰褐色、黄褐色高陡边坡,残缺不全的山体在青山绿水中显得格外醒目,昔日风光秀丽的灵山、桂山、龙王山满目疮痍,原有植被早已荡然无存。 仙林地区的灵山、桂山、龙王山石灰岩资源丰富,20世纪50年代初便在此露天开采矿产资源。现在该地区共有30余个废弃露采矿山宕口,总占地面积137万平方米。矿山关闭后,原有矿山企业早已解体,治理责任主体已经消失。数十年的开采,秀美的青山已是断崖残坡、岩石裸露,采石场危岩耸立、成片的废土石堆与周围郁郁葱葱的山体植被极不相称。在雨水冲刷下黄浊的污水肆意横流,汛期暴雨季节有引发局部泥石流灾害的可能;暴风下废土石堆的沙粒随风扬起,遮天蔽日,成为城区空气的污染源。矿区残破不堪的环境极大地影响了南京东大门的景观环境,同时也给投资环境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因此,对灵山、桂山、龙王山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三项治理,重新打造南京生态廊道 2010年,由江苏省地调院承担,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实施的《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灵山、桂山、龙王山建材矿区关闭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成为江苏省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矿山环境治理项目之一。治理项目区属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年)》确定的76个矿山地质环境重点治理区之一,项目实施以来,已查明主要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据统计,治理区存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34处,崩塌隐患体土石方总计约6.4万立方米,占用和破坏土地总面积约119万平方米,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和浪费。这与南京市倡导的“生态园林城市”的格局大相径庭。 按照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生态廊道内将建设灵山—桂山、龙王山两大南京市城市森林公园、九乡河滨水休闲带等。因此,江苏省地调院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对地质灾害隐患的治理,二是对裸露边坡的综合治理,三是对宕口及废弃地平面的整治。三个方面的治理工作相互结合,并以地质灾害治理作为首要任务。该治理项目计划于两年内完成,共投入资金1.19亿元。 带动发展,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都已相继进行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整治工作,并已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对灵山、桂山、龙王山关闭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修复创建生态廊道的优美绿色环境,将形成与交通干道、景观道路及周边环境相适宜的自然景观,提升南京“生态园林城市”的品位。 通过整治,该地区将新增绿化面积91万平方米,破损的山体和废弃地将重新披上绿装,消除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水土流失得到控制。此外,该治理区将按照南京市城市森林公园的要求,形成与旅游发展相配套的新景点,可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提高当地的旅游经济收入。治理工程实施和后期养护、管理的同时,可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矿山环境治理的长远效益是不言而喻的,可谓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 规划中的仙林地区,环境和基础设施完善,占地80平方公里,可容纳60万人在此工作、生活和学习。未来的仙林地区,将成为一个崭新的新城区,一方令人留恋的家园,一座神圣的文化殿堂。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