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岩溶石山找水记浏览次数:358 发布日期:2012-06-07 分类:地下水 5月25日,由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牵头,省地质局等单位组织实施的广东省委重大民生工程——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和雷州半岛地区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项目的工作成果报告,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验收,并被评定为优秀报告,项目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粤北岩溶石山地区的工作(简称“粤北项目”)是由广东省工程勘察院(简称“省勘院”)牵头,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省物勘院、省地科所、省地质测绘院组成的粤北项目部完成,在基础地质、岩溶地下水勘查、地质科研、打井供水示范工程和寻找水源地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尤其是圈定了19个可为韶关市、清远市部分城镇供水的水源地,为合理开发地下水,有效解决粤北岩溶石山区干旱缺水提供了资源保障。民生工程牵人心 2008年粤北韶关、清远两市统计资料显示:11个县(市)缺水人口共计183万,占该区人口总数31%;耕地干旱面积43.8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7.5%。 2004年~2008年,粤北连续遭遇大旱,数百个村庄严重缺水,数万亩旱田失收,严重影响民生。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下雨水汪汪,停雨水流光,七分石头三分地,吃水用水贵如油。” 粤北旱情引起了党中央、广东省委领导的关注。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中,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选择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为联系点。2007年1月14日,李长春冒着风雪来到大桥镇调研旱情,与随同视察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时任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交谈,商量抗旱找水、解决民生困难的良策…… 广东省委常委在先进性教育整改方案中明确要求,要“尽快开展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和雷州半岛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和科学利用工作,有效解决当地居民饮水难和后备水源问题”,责成广东省国土资源厅、省地质局负责落实。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广东地质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 2008年4月10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陪同下,风尘仆仆地来到大桥镇视察,共谋抗旱致富之路。这对正在野外调查进行粤北项目设计的地质队员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上下齐心创一流 在粤北项目首次协调会上,广东省地质局副局长刘玉明强调,参战五单位的领导和职工要牢记省委的重托,以饱满的热情协同作战,优质、高效完成任务,向省委和粤北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2008年7月4日,广东省财政厅下达了有关粤北项目资金的通知,拉开了四度寒暑粤北找水的序幕。 省勘院为组建粤北项目部倾注了巨大心血,挑选年富力强、敢挑重担的余子桃担任项目负责人,徐标、王渊先后担任项目部经理,选派技术骨干杜庆棠、刘远锋、谢先明、王松等担任地质调查组组长,并组建了项目部临时党支部。 粤北项目部50人的“大家庭”各司其职,异常繁忙。粤北项目水文地质调查涉及11个县(市)、区,总面积2.84万平方千米。技术人员按照分工,开展基础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专业调查。每个专业又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3到4人,配一部小车,在项目部经理的调度下,紧张而有序地运作。他们还自觉实行“白加黑”和“五加二”工作制,除特殊情况外不请假,整个生活趋于军事化。 诚邀院士为师指明方向,争出一流成果,是广东省地质局和省勘院领导的共识。 2009年4月8日~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道先应邀带领十几名岩溶地质专家来到粤北考察指导。 年近八旬的袁院士顾不上长途颠簸疲劳,连续三天考察阳山牛鼻岩、上湖洞地下河等地,甚至不顾危险,进入溶洞内观察岩溶发育情况,收集第一手资料。 他对粤北项目实施提出了6条指导性建议:一要加强综合调查;二要加强野外现场测试;三要准确划分岩溶地下水流域;四要确定地下水监测的重点;五要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完成各类试验;六要在勘探技术上采用空气钻进、压裂、二氧化碳洗井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袁院士的建议为粤北项目顺利实施并取得一流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实习生卢胜华来说,2009年10月12日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第一次野外工作的地点,竟然是自己的家乡英德市 洸镇,他心情分外激动。可正当他整装待发时,却从家乡传来噩耗,奶奶永远离开了人世。准假后他立刻赶回家,尽完孝道,便匆匆赶回驻地,化悲痛为力量,为家乡抗旱找水出力。 2009年11月,王渊接任项目经理一职,既要管行政又要管技术,白天参加野外调查、选址定孔位,夜晚安排工作、整理资料。两年多时间里,他与家人聚少离多,连岳母因病重去世都没来得及相送,直到次日深夜,才能赶回家处理后事。 共产党员王松是地调组组长,负责新技术、新方法、新仪器的应用,总是超负荷工作。无论是面对荆棘丛生的野外还是遭到别有用心的人围攻殴打,她从不退却,像“钉子”一样坚守在岗位上。2010年至2011年间,她先后3次推迟了婚期,直到粤北项目野外工作完成后,才步入婚姻殿堂。在粤北项目部,这样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不胜枚举。科研攻关结硕果 乳源县大桥镇红云希望学校,是由香港纺织染总工会捐资兴建的中学,教学质量一直名列乳源县前茅。每年秋冬季节,该校师生都面临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困境。 项目部通过地质调查,尤其是应用遥感和物探多种技术手段,在构造裂隙相对发育的学校内、外钻探两眼水井,日抽水量达300立方米,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化解了撤校危机。 大桥镇塘华村海拔约600米,缺水人口600人,受旱耕地1200亩。每年雨季,全村靠村边洼地的鱼塘积水,入秋后,就仅靠村前一股小泉水维持生计。项目部施工一口井,解决了村民用水困难。 “一孔之见”的突破引起了连锁效应,项目部顺势前进,先后在曲江县樟市镇、英德市英红镇、连州市东坡镇等钻探30口示范井。为全面规划、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经验。 2012年5月25日,王渊向省专家组汇报了粤北项目的丰硕成果。 基础地质取得了突出进展。首次在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全面开展1∶5万地下水资源勘查监测工作,对岩溶水文地质特征有了新认识,系统调查了区内泉水和地下河分布情况,系统评估了地下水水质。首次采用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方法重新评价区内地下水资源,提高了计算精度。 采用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手段,取得可喜科研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的多重介质岩溶动力学理论,坚持以水文学及地下水动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出粤北岩溶地区地下水信息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的三维流可视模型、流域水文模型,为实现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提供技术平台。采用国际领先的岩溶管道-裂隙-孔隙三重介质地下水流动力学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樟市、石枯塘和翁城-渔湾三个典型规划水源地岩溶地下水数值模拟系统。 项目部首次在野外综合应用“3S”一体化技术,即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将空间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 在省内首次使用德国“野外便携式水质检测仪”,和“现场测试盒”,对判定地下水类型起到直观、快捷的作用。粤北项目首次使用瑞士产的高精度、高分辨率的“野外荧光光度计”,应用于地下河连通示踪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粤北项目开展的四个专题研究,包括粤北岩溶石山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及其赋水性特征研究,粤北岩溶石山地区遥感、物探方法在隐伏和埋藏型岩溶地下水勘查中的应用研究,粤北岩溶石山地区水型地方病调查研究等,均取得可喜的成果。 粤北项目取得的最重要的成果——在区内圈出规划水源地19处,可开采地下水资源总量为每年5亿多立方米,为解决粤北干旱缺水问题提供了资源保障。 2010年2月2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中国地调局局长汪民在广东省地质局局长欧阳志鸿的陪同下,冒着严寒和雨雪,莅临粤北项目部视察,向职工致以亲切的慰问,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解决粤北旱片供水做出贡献。欧阳志鸿要求参与单位的领导要全力支持项目部工作,关心野外工作员工的疾苦,齐心协力完成好省委省政府交给他们的光荣任务。 对于粤北项目部而言,勘查监测项目工作成果通过了评审验收,是对他们工作的极大肯定。广东省工程勘察院院长古锐开表示,粤北项目的后续工作还很多,任务很重,但只要省委、省政府一声令下,他们将责无旁贷,再战粤北!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