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山洪地灾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浏览次数:578 发布日期:2012-10-15 分类:防灾减灾 风雨还未来临,大地已竖起了耳朵。在江淮大地崇山峻岭间,山洪灾害预警防治迎来曙光。 2010年,一张密集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网在安徽大地上慢慢舒展开来。 经过两年多锤炼,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的各项建设任务进展顺利。一个由监测、预警、发布、保障等系统有机组成、相互协调、快速响应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初试啼声 赶在滑坡体来临前转移 “要不是及时通知我们赶快撤离,我的这条老命就保不住了!”这是今夏8月8日下午3时45分,在台风 “海葵”来袭时,安徽省绩溪县伏岭镇大障村逃过滑坡劫难的张老汉发自肺腑的声音。 当日下午3时45分,山谷中传来剧烈声响,大约5400立方米的滑坡体从山坡上突然坠落, 6幢房屋眨眼间被夷为平地。和张老汉一样,很多村民望着自家垮塌的房屋感到万幸,他们已经在两个小时前安全撤离。 时间向前推进。这天早上8时25分,绩溪县气象局预报员的电脑屏幕上显示,伏岭镇大障村累计降雨量已达114.8毫米。家朋乡和阳村等隐患点均有发生山体滑坡的可能性。 绩溪县气象局立即启动12121电话反拨系统,对24173户居民进行反拨提醒,并迅速向县政府报告: “雨情告急,迅速撤离!”在接到预警通知后,隐患点上的居民开始紧急撤离转移。 能够及时发现隐患点,源于安徽省绩溪县气象局自2011年10月起建设的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去年,气象部门的工作人员经过大量实地评估,在该县中小河流沿岸及地质灾害隐患点设立了23个区域自动站,提高了雨情监测能力,实现了从乡镇到乡村的延伸。 在防御 “海葵”的生死营救中,绩溪县没有一个老百姓伤亡,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初试啼声,便反响不俗,这项工程被当地老百姓形象地称为 “生命安全保障网”。 星火燎原 预报员津津乐道的“快捷键” 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试点示范,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在摸索中逐步推进,在全省上演星火燎原之势。 作为县级气象预警中心示范性建设单位,黄山市黟县气象局承担的气象预警信息一键式发布系统可以将气象预警信息在1分钟内发布到手机短信、预警显示屏、大喇叭、电话反拨、自动传真等各个渠道,有效地提高了发布速度,也大幅降低了差错率。 这套系统成了气象业务人员津津乐道的 “快捷键”。在今年应对台风 “海葵”的过程中,黟县气象局便通过一键式发布系统对外发布台风最新消息和防范措施。仅8月10日,黟县气象局全网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息5.5万条。“海葵”造成全县8个乡、镇均受灾,但由于预警及时,紧急转移安置人口3324人,未发生人员死亡,取得了很好的服务效果。 黟县气象局同时完成了 “县级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黟县气象灾害隐患点分布图”以及 “黟县农业气象重点服务分布图”。 如今,这些成果正向全省进行推广,为更多的老百姓带去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的福音。 据悉, 2011年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二期项目中的县级业务平台升级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安庆怀宁县气象局被选定作为示范性建设单位,向全省进行推广;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以及精细化暴雨灾害风险普查工作也被提上日程,歙县、岳西和金寨3个县作为试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 步步为营 铺开生命保障之网 安徽省气象局 “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自2011年12月成立以来,便一直致力于做好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紧紧围绕观测系统、预报预测与信息网络系统、预警信息发布与服务系统等多方面开展建设。 在建设中,安徽省气象局结合当地实际和现代气象业务体系的建立,尤其注重集约化设计,统筹推进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 “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 “乡镇综合信息站配套自动气象站建设”及 “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协调发展。同时,将新规划的区域站增加温度、风向、风速等观测要素,对原雨量站站址进行优化,真正实现防灾减灾气象先行。 此外,强有力的部门合作推动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保障了山洪地质灾害防治气象保障工程的建设工作更具效能。安徽省气象局与国土部门深化合作,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向精细化延伸;与水文部门沟通协调,建立非工程性措施雨量站点共享;与安徽省政府应急办、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发文,实现全省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手机短信全网发布。 目前,安徽省已通过非工程性措施安排31个县 (区)建设175个区域站和配套的监测预警平台,并通过山洪项目建设410个区域站、 18个县级数据处理中心、 1套市级移动计量检定系统、1套市级维修测试平台、 8个县 (区)县级综合业务平台、 1个县级预警服务系统示范单位。 这张由安徽气象人 “编织”的生命保障网正在迅速铺开。气象人将勾勒出江淮两岸人民头枕江河波涛亦能安然卧眠的幸福画卷。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