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地震灾区抚平伤痕——访四川国土厅厅长杨冬生

浏览次数:561  发布日期:2013-05-24  分类:综合信息;防灾减灾
    5月9日中午11时50分,临近下班,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党委书记、厅长杨冬生仍在与相关处室负责同志紧张研究前一天发生的次生地灾。虽然杨冬生到任时间不长,但说起次生地灾他已头头是道。记者就当前国土资源厅最紧迫的工作,以及芦山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工作等话题,采访了杨冬生。    最紧迫的工作——恢复重建监测预警网络,高效开展应急除险 记者:就防治芦山地震引发的次生地灾而言,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么?    杨冬生:地震灾区次生地灾点多面广,当务之急是要果断恢复重建监测预警网络并高效运转起来。“4·20”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区域和“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重叠,属于龙门山断裂带,长期以来地震多发,地灾十分发育。目前,已在地震灾区初步排查地灾隐患点13715处,涉及近16万户、7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地震后新增的地灾隐患点有1938处,原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绝大部分也出现了变形加剧、险情加重的趋势。    此外,地震灾区又是四川典型的降雨集中区,极端天气频发,在降雨激发下,极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从目前的情况看,凭我们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手段,还无法对次生地灾进行根治,现阶段最有效的方法是组织避让。而避让的前提是必须进行有效的监测,这方面四川已经有了很好的经验,那就是群专结合、群测群防。    还有就是要高效开展应急除险。目前,雨季已经来临。“4·20”强烈地震发生以来,地震灾区累计降雨量为50毫米,这离全年1760毫米的降雨量还有很大的差距。同时,由于山区群众临时安置点安全场地可选择性差,且地灾隐患多以高位小型崩塌、滑坡为主,危险性高、险情大,因此,开展应急排危除险,积极消除地灾隐患,确保安置群众安全的任务还十分艰巨。目前,宝兴县和芦山县已经启动的地质灾害应急治理有12项,应加快这些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勘查治理工作实施进度,争取在主汛期来临前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任务。    下一阶段工作:次生地灾防治,灾后重建规划,保障地方经济建设 记者:国土资源系统下一步抗震救灾的思路和重点是什么?    杨冬生:过渡安置阶段我们的任务很重,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抓好次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目前,四川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我们将继续抓紧抓好,要特别警惕的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四川发生了两次强震,这使得地灾防范形势非常严峻,地灾防治工作将伴随整个灾后重建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期。    二是争取政策,做好规划。在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要做好的十一个专项规划中,国土资源部门承担两个,一个是四川芦山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另一个是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做好这项工作,一方面要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要积极争取中央和国土资源部的政策支持。目前,四川省厅已经建立了机构,由厅长亲自牵头负责。    三是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坚持“两手抓、两不误”,一方面抓好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另一方面抓好地方经济建设。省委提出多点多级发展战略后,各地竞相加快发展,对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四川省国土资源厅经过一个多月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文件,提出了四方面16条措施,并通过厅务会审议上报省政府。    收获与启示:反应迅速,排查果断,评估及时,信息公开 记者:总结国土资源系统在这次芦山地震发生后的应急工作,我们有哪些收获和启示?    杨冬生:一是反应迅速。地震发生后,省厅第一时间启动了地灾防灾应急预案,全省国土资源系统迅速进入应急状态。4月20日中午,省厅专业救援队伍冒着余震威胁,第一时间赶到位于震中的芦山县龙门乡、宝盛乡开展地灾应急排查及抢险救灾,成为最早进入灾区的单位之一。随后,省厅又迅速派出6个地灾防治应急工作组,分赴地震灾区及周边10个市州30多个县,指导地灾防治。    二是排查果断。针对震后和汛期叠加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险情,省厅组织了350多人的地勘队伍在地震当天就到达灾区全面开展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国土资源部动员了120多人的地勘队伍参与排查,武警黄金第三总队也派出90多人支援此次应急排查工作。这支500多人组成的地灾应急排查工作组目前已基本完成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工作。    三是评估及时。按照省委要求,四川省厅组织了6个全国最顶尖的地灾防治专家在第一时间拿出了宝兴县城和省道210线的评估意见和处置建议,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的评估意见,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根据专家论证意见,省厅目前已组织省内4个专业地勘局所属的15家地勘单位启动实施了宝兴县城区海南高级中学后山不稳定斜坡等22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应急勘查、设计大会战,并已紧急启动了危害最大、险情最重的宝兴县冷木沟、较场沟泥石流等12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治理工作。    四是信息公开。此次我们利用所有的媒体手段对排查出来的地灾隐患点基本信息挂在网站上,登载在《四川日报》上,还邀请国土资源部权威专家在四川卫视黄金时段向群众进行宣讲,这些工作的开展唤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对全社会防灾意识的提升有很大的推进作用。    杨冬生最后说,四川多难,但多难兴邦,目前四川省国土资源系统干部职工已紧急行动起来,参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为推动各地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