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北缘何频发山洪地质灾害

浏览次数:465  发布日期:2013-09-04  分类:防灾减灾
    8月24日至26日,云南昭通境内彝良、永善等县境内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暴雨引发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位于滇东北的昭通历来都是多灾之地,特别是2012年以来,彝良、永善等地连续发生地震、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2012年10月,彝良县龙海乡镇河村油房村民小组发生山体滑坡,造成田头小学教学楼全部被埋,18名学生和1村民被掩埋。    今年8月下旬,彝良、永善等地发生山洪、地质灾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云南昭通等地缘何易发山洪、地质灾害?昭通市气象台台长周永生对此作出了解答。地质条件是主因    周永生告诉记者,云南地处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在全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云南就占了10%,而其中,昭通市又占了云南的10%以上。《2012年度云南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指出的云南7大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地理区域之一的金沙江中下游崩塌滑坡灾害高发易发区中就包含了昭通的永善-绥江-水富-盐津-威信-镇雄等地。该区地处金沙江中下游高中山峡谷地貌区,新构造运动活跃,岩石软硬相间,多陡崖、危岩分布,是崩塌、滑坡灾害强活动区。同时,区内人口密度大,矿产资源开发、陡坡耕植活动强烈,对地形、地貌的扰动强烈,诱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大。特别是2012年9月7日,在彝良县与贵州省威宁县交界发生两次地震,导致山体松动,因而更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尤其在大暴雨天气中,山体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也更加频繁。汛期降水和四年连旱是诱因    “云南旱、雨季分明,昭通也不例外。”周永生说,特别是在雨季,局地暴雨发生频繁,地段性高强度降雨极易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8月24日至25日,受热带气旋“潭美”影响,昭通市普降暴雨,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整个降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达30多个小时,形成对土壤的强烈渗透,导致土层变重,与岩石基层的摩擦力降低,最终引发多处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此外,自2009年以来的四年连旱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岩土体松散开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单点暴雨偏多,干燥的山坡土体在暴雨后快速饱水,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增大、数量增多、范围更广。气象科研助力防灾减灾记者了解到,在8月下旬的暴雨预警服务中,云南省山洪地质灾害科研试验发挥了积极作用。    “暴雨诱发的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服务试验”是云南省气象局2012年进行的一项科研业务试验。该试验项目因地制宜,具有三个鲜明特色。一是项目进行了暴雨洪涝灾害气象风险区划。项目组织开展了云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工作。通过收集、整理、更新包括中小河流水利水文资料、山洪沟和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地理信息数据、经济社会与灾情资料等信息,该项目建立了云南省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查数据库,进行暴雨洪涝灾害气象风险区划,确定全省中小河流和山洪沟、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致灾临界雨量和风险等级指标。    二是该项目弥补了因自动站网的稀疏和空间分布不均等因素带来的降水量分析误差。项目建立了两个本地化业务系统:省级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系统和省级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其中,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业务系统综合考虑影响滑坡、泥石流发生、发育的内、外动力环境因素共同作用, 基于滑坡、泥石流风险区划研究和临界雨量、雨强研究结果,建立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模型。结合定量降水监测、预报业务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制作平台开展滑坡、泥石流灾害预报预警业务。以雷达、卫星资料为基础,结合全省加密自动站资料等,开展多种资料的综合分析应用,建立了一套10x10公里的QPE格点产品。而中小河流防汛精细化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初步开展了降水与流域面雨量、洪涝间的相关性研究。引入灾害预报和风险评估一体化平台,开展了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业务试验。    三是此项目建立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绿色通道。气象与国土部门签订了深化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合作协议,加强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信息的发布。双方联合通过电视、手机、互联网等载体将预警预报信息传递到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及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