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加强废弃采石场矿山环境治理

浏览次数:537  发布日期:2013-10-30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针对露天矿山资源开采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淮北市高度重视,采取多项措施,逐年加大治理力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是编制了《淮北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淮北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将全市矿产资源划分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进一步明确将自然区、重要风景区,以及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列为禁采区,禁采区禁止设立采矿权。加强规划管控,从源头上减少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二是按照“强强联合、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的原则,对数量多、规模小、布局分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低的采石矿山,进行有效整合,全市采石企业已由高峰时的200多家减少到现在的20家,生产规模平均达到每年20万立方米以上。    三是对历史遗留和责任人灭失的废弃采石场,按照“轻重缓急、依次治理”的原则,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地质环境治理项目,自2003年以来,共获批6个废弃采石场治理项目,治理面积1235亩,获得省财政补助资金1620万元。    四是根据《安徽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管理办法》等政策规定,对全市24家(包括今年6月份已注销采矿权的4家)采石矿山企业依法收缴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共缴存保证金1649万元,缴存率为100%。五是把废弃采石场治理纳入今年市人大二号议案。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市人大二号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市政府分管市长,国土资源局、财政局、发改委等单位为成员,各负其责,共同做好全市采石场管理、采石宕口治理工作,并定期向市人大领导汇报。六是探索废弃采石场治理社会参与新机制。为解决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该市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市场机制为依托,以资源换环境为基本思路,力求引导和规范社会资金投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政府牵头、社会参与、多方受益的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新格局。该市第一个由社会投资治理的废弃采石场治理项目——淮北市老猫洞废弃采石治理项目总治理面积约100亩,总投资464万元,目前完成社会投资350万元,工程量已完成约70%。    据了解,淮北市全市除年产3300多万吨原煤外,还生产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1200万吨,露天矿山资源的开采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目前,全市露天采石场破坏面积约2.5万余亩,历史遗留和采矿权灭失的采石宕口群有112处。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