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胡万宁建议加强燕山采矿迹地生态环境治理浏览次数:553 发布日期:2014-03-11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燕山是首都的绿色屏障和水源地,也是环首都生态建设的重点地区。同时由于燕山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基地,采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必然会影响京津冀生态环境。因此,如何加强燕山采矿迹地(采场、尾矿库、排土场)生态环境治理,提升京津冀生态文明水平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九三学社副主委胡万宁向全国两会提交的提案中如是说。 胡万宁表示,目前燕山的矿产资源开采严重污染了京津冀地区的环境,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造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监管不力,导致矿产开发者环境意识薄弱;资金得不到有效落实导致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工作缺乏物资保障;缺乏科技创新导致已完成的生态恢复工程稳定性不佳;生态恢复问题未引起相关部门的共同关注,整治效果不理想。 对此,胡万宁建议,国家要建立健全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建设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将其视作与生产同等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公益环节,并建立以社会力量投入为主,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引国内外企业、社会各界投资生态建设。 他还重点建议做好三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做好燕山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的基础理论问题,包括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矿区生态退化激励与修复,采矿迹地适生植被的适生特征和机制研究等。二是做好采矿迹地生态重建技术研究,包括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技术及新技术的研发等。三是做好采矿迹地景观生态重建潜力评价及矿区土地与生态环境管理的综合研究。 “此外,应将燕山采矿迹地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纳入大首都地区发展规划。”胡万宁认为,应成立京津冀燕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机构,京津冀在政策规划、项目财政、环境财政、环境生态、技术资金、市场运作等方面三地联动,出台一揽子适宜的政策措施,破解“先破坏、后治理”的传统矿业发展模式,加快燕山采矿迹地生态恢复工作的进程。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