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战略研究取得重大进展浏览次数:518 发布日期:2015-04-24 分类:地下水 日前,由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承担的国土资源地质调查项目“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战略研究”历时3年,取得重大进展,验收综合评分93分,获优秀级。 中国地调局地科院水环所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通过开展“我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保障程度论证研究”和“黑龙港地区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一、查明我国13个粮食主产区的分布范围、农业种植现状及其灌溉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状况与趋势、各粮食主产区地下水资源保障农田生产用水能力。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紧缺、对地下水依赖程度高的国家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于淮河以北地区,尤其黄淮海平原的河北和河南粮食主产区,灌溉农业用水对地下水依赖程度不断增大,安徽粮食主产区淮河以北地区农业开采量呈增加趋势,急需加强基本农田地下水超采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工作,进而提高这些农田区抵御连年干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地下水保障能力。 二、在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高、地下水超采严重的黑龙港地区,依托吴桥试验站、曲周试验站、南皮试验站和海兴试验区,通过高精度调查和综合研究,首次查明该地区地下水超采与灌溉农业之间关系、小麦/玉米等秋粮作物及蔬菜和耗水型(苹果、梨、桃子和葡萄等)果林用水对地下水超采影响程度和应调控阈,以及节水灌溉与地下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基于农民模式与不同情景综合优化模式对比,建立吴桥和曲周节水-省肥-稳产的灌溉农业预测模型,首次阐明黑龙港地区不同水文年型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作物缺水程度、不同灌溉模式的适宜分区和节水省肥潜力,提出相对农民模式的综合优化节水灌溉方案和实施对策,示范应用取得显著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 三、该研究续作项目“中国主要粮食基地地下水资源综合评价与合理开发研究”,基于国家973课题“海河流域二元水循环模式与水资源演变机理”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区域水资源特征与作物布局结构适应性研究”创建的区域地下水功能可持续性评价和灌溉农业用水与水资源承载力之间适应性评价的理论方法,研编和构建了我国国家粮食主产基地黄淮海区的灌溉农业用水强度分布图、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分布图和灌溉农业地下水保障能力分布图,将有力促进我国主要粮食基地安全建设和优化结构与布局调整。 以上成果对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调整种植业结构与布局。地表水过度开发和地下水超采问题较严重,且农业用水比重较大的河北、山东、河南等五省(区),要适当减少用水量较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改种耐旱作物和经济林;2018年底前,对3300万亩灌溉面积实施综合治理,退减水量37亿立方米以上”的实施,将具有支撑作用。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