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生态环境治理纪略浏览次数:503 发布日期:2015-08-21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上图为复绿后的冷水江市锡矿山。 曾经,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一片繁华,“世界锑都”的盛名,吸引无数人奔赴至此。但繁华易逝,过度采掘让锡矿山变得满目疮痍,环境污染成为当地发展之痛。 为找回绿色家园,从根本上改善锡矿山地区生态环境,冷水江市出重拳整治,以产业整合、环境治理、基础设施、生态修复、新兴产业、民生工程为重点,推进锑产业健康转型发展,努力将锡矿山建设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示范片区。如今,绿色正逐渐重回锡矿山。 利剑斩污,非法企业全部关闭取缔 看着周边冒出来的一片片绿色,在锡矿山土生土长的康石厚心里舒坦了不少。“你们要是前些年来,肯定一刻都不愿多待。到处一片荒凉,草木不生长,粉尘漫天飞。现在你们能看到满山青绿,不容易啊!”老康感慨地说。 年轻时的康石厚,曾是个下矿工人。那时的锡矿山,抬头能看见蓝天,低头也能瞧见绿草。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锡矿山进入掠夺式开采阶段,生态环境急转直下。 “2009年,锡矿山一个山头就有96家小型冶炼厂,到处黑烟滚滚,草木被熏死殆尽,只剩下裸露的废渣刺得人眼睛生疼。”同行的娄底市国土资源局人员回忆起当年的场景,依旧心有余悸。 2010年,一场涉锑企业关闭整顿风暴在锡矿山掀起,关闭涉锑企业82家,取缔选矿小作坊145处,7家锑开采企业整合为4家,民营锑冶炼企业整合为9家。目前,锡矿山地区非法建设涉锑项目已全部关闭取缔。 “整治后的企业,全部配套建设了烟气脱硫设施,并通过了省环保厅组织的验收。我们还将对这些企业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大型锑业集团,提升环保水平。”冷水江市环保局总工程师李建胜说。 一系列整治措施,效果十分明显。以老康所住的长龙界地区为例,去年空气中二氧化硫日均浓度值同比下降76.7%。 变废为宝,从此再无新的工业三废 新账不能再欠,旧账努力还清,是锡矿山生态环境整治的底线。 旧账多,冷水江市采取多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国土资源部门实施地质勘查、宝大兴老窿调查等工程,掌握基本情况后,对工业污染源、废渣、河流等进行分类专项治理;另一方面,对锡矿山宝大兴塌陷区进行地面专业沉降监测和地下支护,修建了2.7公里避险公路作为救援通道;实施肖家湾河和谭家河清淤工程、拦挡坝工程,在15个村实施引水供水工程,解决了1万多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建成重金属污水处理站7座,总处理能力达7100吨/日。 旧账也很棘手。仅以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砷碱渣为例,砷以砷酸钠形式存在,含有剧毒且易溶于水。多年来,这些废渣因为没有适合的处理技术,只能露天无序堆放,对土壤、水资源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最难还的一笔旧账。2014年起,冷水江市启动青丰河、涟溪河综合整治工程,通过类似垃圾填埋的方式,用反渗透膜将河两岸的废渣与河流、土层隔离,并用水泥加固,防止其流动和渗透。一期工程共处理400万吨历史遗留废渣。 根治废渣最终还得抓源头。为此,锡矿山与中南大学、湖南有色金属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组成研发团队,经过数年努力,实现了砷锑分离、砷碱分离、砷酸钠干燥三大关键技术突破,砷碱渣全部实现回收利用。不久前,锡矿山闪星锑业牵头并参与研发的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这一技术,使曾经令人闻之色变的砷碱渣变废为宝,从此再无新的工业三废产生。 生态修复,还“锑都”绿水青山 “虽然现在不住矿上了,但还是希望老家环境能变好一些。”85岁的曾贤云原是锡矿山宝大兴区陶塘街的居民,说起老家是又爱又恨。 多年滥采滥挖,使锡矿山许多采空区成为一个个巨大的“蛋壳”,曾贤云此前就住在这薄薄的“蛋壳”上。“有一回,别人来我家,在地坪上跺了一脚,地面啪的陷进去一大截,吓得他直跳!”搬到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后,她才终于睡上一个安稳觉。像曾贤云这样的搬迁户,在宝大兴区就有3000余户、1.1万余人。 为治理锡矿山生态环境,2005~2008年,国土资源部分3次拨出专款共1700万元,2010年起又投入专项资金3.1亿元,分3年实施资源枯竭型城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种树复绿、搬迁避让、引水供水、河道清淤改造、塌陷区监测、8所学校改建等项目同步进行,并把环境治理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多年努力,矿区生态环境和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逐步改善。“以前住矿区,天天胆战心惊,现在搬迁下来,住得舒服多了,心情身体也好了,特别是整个锡矿山环境有了明显改观。”宝大兴俩塘安置小区78岁的张春娥激动地说。 如今的锡矿山,正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娄底全面实施“绿化娄底四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对59座矿山进行复绿。其中,锡矿山是2013年度“矿山复绿”示范工程,湖南厅下拔300万元矿山复绿专项资金。冷水江市抓住机遇,通过与省林科院合作,逐步探索出一条矿区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路子,拉开了“矿山复绿”行动大幕,累计造林4000余亩,大叶女贞、楸树等一批抗污树种如今已在锡矿山上摇曳生姿。此外,当地国土资源部门还对锡矿山等60多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使锡矿山、双峰县坳头山磺矿等矿山既披上了绿装,又消除了地灾隐患。 从锡矿山盘旋而下,回头看去,满目青翠,一抹抹新绿披在矿山之上,犹如一件美丽的绿披肩。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