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舟曲江顶崖滑坡应急处置纪实

浏览次数:584  发布日期:2018-08-15  分类:防灾减灾
专业人员查看钻孔岩芯显示的滑坡坡面。   7月12日,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发生山体滑坡。   滑坡前缘挤占白龙江河道,致使原本36米宽的江面仅剩5米,白龙江上游水位上升约7~8米,南峪乡的南一村、南二村部分房屋被淹,水电站被淹,公路、桥梁被冲毁,损失巨大。由于预警、处置及时,居民未出现人员伤亡和失踪。   江顶崖滑坡属多次活动的滑坡,历史上曾多次堵断白龙江,廻水淹没上游形成次生灾害,具有链式灾害特征。滑坡在遭遇极端降水和白龙江大流量、高水位冲刷的情况下,有再次复活滑动的可能性。一旦大规模堵江,不仅威胁南峪村的安全,中断道路、水电站安全运行,也将危及上游舟曲县城及下游陇南市区的安全,并对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江顶崖滑坡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社会各界高度关切,自然资源部和应急管理部派出专家指导,甘肃省委省政府靠前指挥,省州县上下联动,产学研协调联合,科学、有序、高效开展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和公共设施安全。  灾情就是命令!江顶崖地质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省抢险救灾指挥部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国土资源厅前方领导小组具体工作部署,高度重视江顶崖地质灾害防治应急处置工作,切实履行应急中心肩负的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技术工作组织、协调、指导职能,有效发挥了支撑、保障、服务作用,取得了江顶崖滑坡应急处置工作的阶段性胜利。目前,救灾工作己转入综合治理方案编制阶段。  响应迅速 组织有力  舟曲江顶崖地质灾害发生后,甘肃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甘肃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规定,根据江顶崖滑坡堵江灾情,立即启动地质灾害应急二级响应。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依据《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响应工作方案》,立即启动重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  7月13日16时,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主任、监测院院长张举赶赴舟曲灾害现场,并调集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技术人员10余人赶赴舟曲抢险救灾。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副主任、监测院副院长郭富赟于13日14时也带领技术人员赶赴舟曲抢险救灾工作现场,并及时协调、邀请兰州大学等单位技术专家,赶赴舟曲指导抢险救灾工作。  根据省委书记林铎讲话精神和舟曲江顶崖地质灾害抢险救灾指挥部会议安排部署,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牵头组成监测预警组,协调省水利厅、气象局、地震局等单位从地质灾害应急监测、气象水文监测、微震监测等方面做好江顶崖滑坡抢险救灾期间的监测工作,保障抢险工作安全进行。为高效有序做好监测预警组工作,省国土资源厅成立了舟曲江顶崖滑坡前方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应急调查组、监测预警组、专家咨询组和后勤保障组。领导小组由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忠民担任组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钟义担任副组长,张举为领导小组成员和专家组成员,郭富赟任江顶崖滑坡应急处置技术总负责、应急调查组组长和专家组成员。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则充分发挥了应急处置技术工作组织、协调、指导等作用,有效保障了江顶崖滑坡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序进行。  协调有序 推进有力  7月12日,江顶崖滑坡发生滑动堵江后,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立即调派正在陇南开展工作的地质灾害勘查设计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川带领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先期调查,及时提交了《舟曲江顶崖滑坡初步调查材料》,并在抢险救灾指挥部会议上作了情况汇报。  7月14日凌晨1时,在参加完省抢险救灾指挥部工作会议后,张举立即组织现场技术人员讨论、编制了《甘肃省国土资源厅舟曲江顶崖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并于1时30分提交厅领导审定后提交省抢险救灾前方指挥部。  7月14日8时,依据厅前方指挥部领导小组工作部署,将本次应急处置划分为应急调查、应急排查、应急监测、应急勘查、综合勘查与治理方案制定等工作内容,并协调推进。应急中心完成了江顶崖滑坡无人机测绘,在第一时间进行数据处理,向省抢险指挥部提交了1:1000航测影像图。  7月14日16时,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专家指导组到达舟曲县江顶崖滑坡现场实地踏勘,了解应急调查工作进展。经本省专家组共同会商,形成了《自然资源部专家指导组关于舟曲江顶崖滑坡专家咨询意见》,为滑坡应急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15日,应急中心负责编制了《舟曲江顶崖滑坡应急监测方案》。在汇总各组工作情况后,又牵头编制了《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滑坡险情应急调查开展情况汇报》,报请省抢险救灾前方指挥部会商批准。  7月18日9时,在综合前期调查资料和分析江顶崖滑坡监测资料的基础上,经专家充分论证,向前方指挥部提交了《舟曲江顶崖滑坡应急调查报告》。郭富赟代表省厅前方指挥部出席省抢险救灾指挥部组织的新闻通报会,对滑坡发育的地质背景、基本特征、成因机制、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汇报,得出滑坡基本稳定的结论,并提出了加强监测预警、抢通临时道路和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对策。  7月18日18时,由应急中心技术方法室负责的江顶崖滑坡应急监测方案实施完毕,在江顶崖滑坡安装7台GPS监测站、6个自动裂缝位移动监测点,为保障临时道路抢通和抢险救灾人员安全,在门头坪滑坡前缘次级小滑坡布置1台GPS监测站。  7月18日20时,所有自动监测站点顺利完成调试并投入运行,监测平台在舟曲县国土资源局平台和省应急中心同时接收到数据,为后续抢险救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7月21日,经厅前方指挥部部署,为进一步核实江顶崖滑坡的关键参数,应急中心编制了《舟曲县南峪乡江顶崖滑坡应急勘查方案》,并经专家咨询组审查通过后实施。目前,已施工3个钻孔,钻探进尺146米,基本控制了滑坡的厚度、规模,为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在重点完成江顶崖滑坡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王忠民、钟义等带队对憨班乡果敢村滑坡、立节北山滑坡进行了调查,张举陪同调查,实地指导监测预警工作。应急调查组负责汇编了《舟曲县地质灾害隐患点排查报告》和8个重要隐患点的应急调查报告。  科技支撑 精准服务  这次应急处置工作,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共调派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地矿局三勘院、一勘院、测绘院,省国土规划研究院和兰州大学等单位共计专业技术人员65人26台车辆参与调查监测排查工作。  本次江顶崖滑坡应急调查工作中,应急中心共调派应急车辆6台、中小型无人机3台、机载激光倾斜摄影设备1套、地质雷达1套、GPS8套、自动裂缝监测仪6套。在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应急勘查中充分利用新技术,不仅高效,而且数据精准,为滑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了可靠依据。  应急处置工作利用无人机航测影像图精确测定了滑坡平面参数,利用地质雷达基本确定了滑坡厚度,利用机载倾斜摄影建立滑坡三维模型,利用GPS使滑坡的位移监测达到了毫米级精度,配合传统的钻探技术、电测深技术,达到了“空天地”技术综合应用,提高了效率和精度,准确计算出滑坡规模,精确监测滑坡变形。  组织引领 敢于争先  应急中心作为全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牵头单位,在江顶崖滑坡应急抢险中,不仅注重技术支撑,而且注重党建引领。  根据党委部署,第一时间成立了舟曲江顶崖地质灾害应急抢险临时党支部,郭富赟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滑坡现场组织动员,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同时,为发挥全体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作用,成立了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舟曲江顶崖滑坡应急抢险突击队。从应急中心领导到中层干部,从技术人员到司机,都是抢险救灾突击队的成员。  7月12日,正在西和县参加报告评审会的监测院地灾室主任、高级工程师张川,接到命令后长途奔波,第一个赶到滑坡现场,并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应急中心主任、监测院院长张举一到舟曲,连夜组织人员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工作机构。一天之内,张举头顶烈日,从白龙江边开始步行,三次攀爬到了尚不稳定的江顶崖滑坡体上端。连续加班加点、致使身体不适而仍然坚持的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刘心彪;两次奔赴现场,两昼夜即组织完成应急监测系统的共产党员、高级工程师侯燕军;轻伤不下火线,独立完成江顶崖滑坡无人机测绘的石鹏卿工程师;自始至终坚持在一线的段永伟工程师;为完成应急监测设备安装,带病工作的李攀龙工程师;一个月连续工作而很少休息的司机刘兴平;后到而勇于担当的应急调查队副队长窦晓东工程师;细致而忘我工作的监测院综合办副主任高晖,还有石睿、闫沛礽、贾强、康永强、赵多慧、施锦、蒋永智、王世瑞、王俊卿……他们在迎风飘扬的党旗下集结亮相,在应急抢险的第一线昼夜奋战。  入党积极分子、青年技术人员闫沛礽朴素的话语,道出了一线党员干部的心声:“没啥好说的,这是我们的本职工作。”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