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推进绿色矿业发展纪实

浏览次数:570  发布日期:2018-09-29  分类:矿山地质环境
黑岱沟煤矿治理后现场     提到煤矿,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弥漫的煤尘。然而当你走进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黑岱沟煤矿时,这里会颠覆你过去对煤矿的认知。4万亩的排土场上,草木葱茏,鲜花绽放,仿佛置身于草原。 摘掉“黑帽子” 鄂尔多斯市是一座因煤炭迅速崛起的现代化城市,上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元素的活跃,煤炭成为鄂尔多斯当地经济和生活的主角,并掀起了一股资源开发热潮。以煤炭资源开发为主、依靠简单开采和转化的一大批“粗、散、小”型企业蜂拥而起。据鄂尔多斯市环保局副局长苏雅拉图回忆,那时焦化厂、电石厂、洗煤厂鳞次栉比,一到夜晚,厂区灯火通明,机声隆隆,远远望去,到处星星点点,颇为壮观。准格尔旗位于内蒙古与晋陕交界处,“鸡鸣三省”,因此也被外界“授予”一个“黑三角”的“美誉”。可以说,煤炭资源的粗放开发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严重破坏了鄂尔多斯的生态环境。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鄂尔多斯市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基数较大,边削减边增长问题更成为推进减排的一大难题。 鲜花盛开的矿区  如何走出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各地的发展方向。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推进下,关停高耗能、五小企业的序幕随之拉开。无破不立,有舍有得。在破与立的博弈、舍与得的调整中,鄂尔多斯顶住压力,提出“环保搭台,大家唱戏”的思路,建立起环保部门牵头,发改委、经委、监察、工商、公安等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制定了环境执法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和案件移送办法,有关部门各司其职,总动员、齐出手,形成了环境执法“统一战线”,坚定不移地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工作。  大量艰苦的付出,逐步换来了鄂尔多斯蓝天绿地,准格尔旗摘掉了“黑帽子”、“穷帽子”。  资源转化转出好空气  如今,走进准能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的观礼台,整个作业区尽收眼底,土方运输车辆有序穿梭,洒水车在沿途道路和各作业区洒水除尘,透过矿区远望,对面数公里外山上的车辆依稀可见,如果不是降尘环保措施到位,再好的视力也不能及。  黑岱沟露天煤矿党委书记胡存虎介绍,置身矿区不见煤,是黑岱沟煤矿的特点。大型采煤机械将采挖的煤炭通过封闭输送带送到公司的自备铁路中转站发往各地;另一部分则通过企业的电厂转化为清洁电能,实现了煤从空中走的传奇。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也是鄂尔多斯煤炭产业升级的一大特色。准格尔旗大路工业园区煤制油、煤制气产业链将煤炭的资源利用率做到了“吃干榨净”。  矿山披上“绿被子”  在黑岱沟北排土场上,记者看到,碗口粗的杨树魏然挺拔,李树、杏树和当地被称为123的果树苍翠连片。在种植区,西红柿、豆角、辣椒、茄子,农村常见的应季蔬菜应有尽有。  在紧邻哈尔乌苏矿的排土场上,7000亩紫花苜蓿绿色如茵,让人宛若走进了天然草原。2000亩大、长得一人多高的玉米地环抱排土场周围,一群野鸡在路边追逐嬉戏,全然没把车队“放在眼里”。鄂尔多斯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准能公司缔造绿色矿山的结果。通过发展绿色矿业,山绿了,水清了,狐狸、野鸡、野兔又多了起来。环保局有关负责同志自豪地介绍,现在这里已经是批准规划建设的国家级矿山公园,不久以后绿色矿山将向社会敞开绿色的怀抱。  矿山绿色发展的样本  同属国家能源集团的武家塔煤矿,1亿立方米的排土场上垂柳、新疆杨矗立在道路两旁,甘草等中药材茁壮成长。安全矿长季治福谈及排土场的复绿复垦时说:“早在十年前矿山复垦复绿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对于大学毕业就来煤矿工作的我来说,什么树种、什么草种适合真的不知道。各种花草在这片排土场被工人们试种了一遍,现在这里生长着56个品种的树木,沙柳根系发达、耐旱,杨树主根扎根深、速生……”季治福在介绍复垦复绿经验时俨然是一名林业专家。  据介绍,按照长期发展的绿色理念,这个排土场相当于5个足球场大小的蓄水湖散布在平台之上,矿坑里的裂隙水、雨水都被抽到这里,经沉淀、过滤、净化后用于浇灌复垦区的草木。湖里芦苇、香蒲郁郁葱葱,在极度缺水的鄂尔多斯高原,蓄水湖发挥着小环境内的湿地功能。  通过采访记者感到,在这里矿山企业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相关的农、林、矿等行业协同和谐发展,鄂尔多斯正在将矿山复垦变成绿色发展的样本。   
附件下载: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