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灾后重建提供测绘保障浏览次数:462 发布日期:2008-09-26 分类:综合——国家测绘局副局长李维林就汶川地震震区、周边地区及青藏板块地形监测结果答记者问 □ 李佳仪 日前,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对5.12汶川地震震区、周边地区及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监测结果进行公告。监测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灾区地形造成较大影响,但灾区以外地区地形变化不大。 记者:李副局长,能不能请您介绍一下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的背景? 李维森: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为准确掌握地震对震区及周边地区和青藏板块地形变化的影响,准确掌握地震对国家测绘基准基础设施、国家地震基础设施造成的影响,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于2008年5月下旬至7月中旬,共同组织实施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 为了科学实施监测分析工作,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组织专家对监测范围、监测手段、资料情况和数据分析处理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制订了详细的监测工作方案。 本次监测的重点区域是龙门山断裂带、陕西南部和甘肃陇南等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及周边地区。同时,鉴于此次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造成能量从青藏高原向内陆释放的机理,也部署安排了对青藏高原珠峰地区的监测,以获取青藏高原震后运动趋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本次监测的主要技术手段及监测过程。 李维森:本次监测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球导航卫星定位、重力测量等测绘高新技术,对重点监测地区国家卫星大地控制网点进行重新测量,与以往的测量成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分布在全国的国家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基准站地震前后数据进行分析,最终确定地震所引起的地形变化。 5月下旬,国家测绘局、中国地震局组织了约100个专家技术组,开展野外监测工作。 在青藏板块监测过程中,施测了五道梁、安多、当雄、日喀则、拉孜、定日、珠峰地区等地的多个GPS点,并在由拉萨至珠峰北测量路线沿途加测了重力点。通过将这些监测数据与1995年、2000年。2005年开展的三期青藏高原地形变化监测观测数据比对,分析汶川地震对青藏高原的影响 在龙门山断裂带以及陕西南部、甘肃陇南等地区,专家技术组监测了100多个GPS点。与此同时,收集了上述点位2005年至本次地震前的测量数据,以及全国范围的28个国家卫星定位连续运行基准站在汶川地震前后各10天的监测数据。 技术专家组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利用国际全球导航卫星定位服务精密星历、国际全球导航卫星定位服务跟踪站及我国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站点坐标和速度场信息,通过对地震前后的观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形成监测结果。 记者:监测结果如何? 李维森:监测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对灾区地形造成了较大影响,但对灾区以外地区的地形影响不大;灾区范围的测绘基础设施毁损严重,但灾区以外则影响较小。 记者:在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中,测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灾后重建工作中,测绘又有哪些贡献呢? 李维森:测绘为灾后重建的科学规划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测绘科学规划是灾后恢复重建的前提,测绘是科学规划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做好灾害评估和地质地理条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析等基础工作,综合分析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等各方面因素,科学界定适宜重建和不适宜重建的区域,以及调整优化城乡布局、人口分布、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等,都需要测绘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按照以人为本、尊重自然、统筹兼顾、科学重建的要求,测绘部门积极主动为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灾区各级政府编制相关规划,提供测绘成果和技术服务,已累计提供地形图和专题地图近4万张、遥感影像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9000多GB,以及灾区地形变化、地质灾情等分析评估报告,较好地发挥了测绘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 截至8月底,测绘部门累计获取灾区航空影像约13万平方千米、卫星遥感影像136万平方千米;制作完成全部98个受灾县的分县影像地图和部分地区的1:2.5万、1:1万、1:5000、1:2000影像地形图,共计7000多幅;优化和更新了抗震救灾综合服务地理信息平台和灾区三维地理信息应急服务系统;与中国地震局联合完成了汶川地震地形变化监测与分析工作;配合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出版了《汶川地震灾区地震地质灾害图集》;配合国土资源部,形成了灾情综合地理信息监测与评估报告,建成了灾情监测评估与灾后重建决策支持综合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记者:在灾后重建工作中,国家测绘局还有什么样的计划? 李维森:为贯彻落实《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国家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有序、有力、有效地推进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工作,国家测绘局正组织编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测绘保障实施方案》。按照“按需测绘、整合资源,科技支撑、保证质量”的原则,举全国测绘之力,加强基础测绘工作,加快恢复建设测绘基准点和建设地理信息系统,确保灾后重建、测绘先行。 在2008年年底前,我们要力争获取全部灾区范围的灾后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建成灾区应急测绘基准体系,完成灾区系列影像地图制作,实施灾区城镇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建立地震灾情监测与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为恢复重建提供及时、可靠、适用的测绘保障。 到2010年,再次获取全部灾区范围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建成灾区新一代测绘基准基础设施,测制完成灾区1:5万、1:1万、1:2000等比例尺的地形图和正射影像图,建设和更新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全面满足灾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对基础测绘保障服务的要求。 国家测绘局还要着力提高测绘应急保障服务能力。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加快应急测绘保障队伍建设,加强全国应急测绘力量和资源的整合;加大对基础航空摄影和用于测绘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与分发的统筹协调力度,加快建设多种导航卫星综合应用与服务系统、高分辨率立体测图卫星应用系统和先进航空遥感平台,显著提升遥感影像应急保障能力;全力配合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建成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充分发挥基础测绘在国家综合减灾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2008.9.11,中国矿业报,B2版) 附件下载:
|
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环境监测院
版权所有:中国地质环境信息网
北京市海淀区大慧寺20号 联系我们: 010-83473382
-= 京ICP备05065572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868号 =-